第四卷 沙場爭雄 第三百零四章 輔政三策

這一夜,史稱黨閥之亂,被後世譽為大漢三大政變之一,與景帝吳楚之亂、武帝巫蠱之亂合稱為大漢三大政治懸案。

因為後世的人並不了解黨閥之亂的真正始末,所留下來的記載也描寫不多,大多都是寥寥數筆帶過,故此也引發了後世史學家與考古學家們的巨大猜想。

但說到底,這都是一些後話了。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黨閥之亂奠定了漢末改革吏治的先驅,將固有的漢末奴隸制度予以重申,實行『天子百姓向聖學問』的大同景象,可也無可厚非的,據說帝都許昌城內數日瀰漫著血腥之氣,所殺所謂頑固派黨羽總計不下五萬四千八百多人,牽涉皇權門閥官吏從太尉、小到守門校尉,更是多達三千餘眾。

可謂大漢自巫蠱之亂以來,牽涉最廣、殺頭最多的黨錮之爭,後史料記載,『兵戈宮闈所亂,操令逐信,所屠眾黨、哀鴻涕零,昌百餘日除。』也便是說,殺完人之後,就算處理了屍體,這股血腥戾氣也將近百日後才消散了個乾淨,可見這件事情,在當時是有多麼大的影響。

只是事情發生之後,奇怪的是,曹操的大兒子曹昂,突然被身為父親的曹操革去了一切職務,還在家中面壁讀書,這讓一時間很多人都想不明白。

而更加奇怪的是,曹操據說還收到了從長史司馬懿手中拿過來的一個裹布,不過就是這個不起眼的消息,在黨閥之亂過後又一批官員自願罷官免職,告老還鄉。

「天子詔,命曹德為武昌侯,光祿勛!」

長樂大殿,百官聚集,事情過去了三天,在高高的壁壘之上,一名尖嘴中常侍,面對著百官,當眾念了起來。

「謝!陛下隆恩!」

曹操還是在劉協的身邊,同樣在壁壘之上,而曹德領受天子詔,同時長身跪拜著,不過劉協的表情似乎受到了某種驚嚇一般,鬱郁不振,在那中常侍念完詔書之後,也半分沒有緩過神來。

「愛、愛卿平身。」良久,見曹操使了個眼色,劉協這才堪堪說道。

可以看出,此刻大殿百官之中,人數少了將近三分之一,其中倒是董承還在,不過人看起來也頗為的忐忑的樣子,沒有了以往的神態,眾人紛紛見曹德領命,第一時間倒不是恭喜曹德,而是當先看向了不遠處站在一個特殊位置的曹信。

或許很多人都知道,曹德這個當爹的能封侯,而且還是武昌侯這樣的徹侯,完全都是因為淮南侯曹信的厲害,這讓大多數官員都非常的羨慕。

此時的曹信,站的位置很特殊,與百官不同的是,站在壁壘下、百官前,除了曹操、曹信的位置顯然在大殿是最耀眼的,而且前者的腰間還佩戴者劍,甚至穿上了鞋子。

要知道,以漢代的禮法,百官是不能穿鞋子上朝的,就連襪子也不能穿,更不要說帶上佩劍了,除非功績非同一般的人物,才能得到如此權利,曹操早就得到了,而曹信呢,是在去年得到的,外加三錫。(註:參看第二百二十九章曹信臨朝(五),九錫:車馬、衣服、樂、朱戶、納陛、虎賁、斧鉞、弓矢、鬯g)

三錫是九錫的一種,是古代君王賜給功臣的九種禮器,只有天子才能佩戴九錫,形式性多過使用性,曹信的是三錫這也決定了前者如今站著的特殊地位,這就是其中的一錫,納陛、上朝走進大殿的通道與百官不同而且站著的地方也與百官不同。

另外兩個錫,是車馬和朱戶,車馬不用太多解釋,又叫金車大輅(lu),即黃馬八匹,其德可行者賜以車馬,朱戶便是紅色的門,如今許昌淮南侯府的門,就是紅色的,一般還有除了丞相府之外,許昌別的府邸都不能使用朱門,那是一種權貴的象徵。(註:百姓口中朱門酒肉臭也是從這裡而來。)

但曹德都知道,自己的兒子曹信,可不會看重這些虛權,即便是如三天前的那場黨閥之亂,曹德和百姓也都是義無反顧的站在曹信這一邊,沒有任何理由,因為相信所以相信吧。

「安民。」曹操此刻在壁壘之上,目視著下方的曹信,隨即看了看大殿百官,大聲道:「……還有滿朝文武大臣,如今吏治新定,內憂雖除,然外患未消,如今兗、豫兩地流民愈發眾多,長此以往朝廷接納不定,尚有軍務管制之措施、才德立舉之措,爾等可有何妙策予以助之啊?」

雖然此刻大殿名義上是百官,但大多是曹操的人,不過郭嘉因為身體的原因沒有上朝,司馬懿又從不上朝,而百官中只有荀攸和荀彧領銜著。

不過曹操的話,頓時把一些人都難住了,剛弄了這麼一個大亂事,要收拾殘局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稟丞相,臣有輔政三策,可助丞相與陛下。」然而正當眾百官眉頭深鎖之際,還是曹信打破了沉默。

當即聽到這話,曹德的臉上不覺一絲好奇,壁壘之上曹操更是一臉笑意。「就等安民你這句話了,如今奉孝不在我身邊,只有你才有良策。」

只見這一句話說完,殿內眾人都紛紛予以動容,更是曹德一臉的驕傲。

曹信當下輕笑一聲,隨即正色道:「第一策,重整戶籍、戶貫收納外州百姓,豫州剛定大多農田荒廢已久、臣聞堯舜之時,百姓便已食為天,以此為定大開屯田安置,授以農田為耕種收複利息,則一可令百姓安居,二可十民養一兵,十家養一伍,則軍民自此一家,足可震懾外敵,三可令利息補充州庫,不讓庫銀空虛……」

「好一個第一策,好一個軍民自此一家……那……豈不知這第二策呢?」聽著聽著,曹操不覺雙目一亮,連忙追問道。

曹信又說:「第二策,行州郡學事,開學府、定諸家,尊奉兵、法、陣、數、文等學業,頒布天下,唯才是舉策,凡有向學之心者皆可入學,學成之後為朝廷所用,一者,為我軍灌輸人才,二者……利民向學定千古善業。」

「那……最後一策呢?」曹操又問道。

「開辦軍機處,如今天下分崩,群雄並起,軍機處者從事,將我軍從伍、什、百夫、校、都等分管諸事,謀策略……行策論,督辦軍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