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天下變革 第二章 順勢

這一日的清晨,天色雖然有些陰沉,但薪年宮議事殿內的議政仍然在進行。如今天下初定,秦始皇卻也並不敢怠於政事!

眾人正議論處理一些在執行前日諸般一統國策時帶來的問題時,忽然間議事殿下遠遠傳來一聲長長的吶喊聲:「鴻翎急報——!鴻翎急報——!」

眾朝臣一驚,立時停止話頭,向殿下望去。便見黑沉沉的天色中,一名鴻翎急使正飛步而上,高舉著一個赤紅錦盒!

鴻翎急使奔到近前,被郎中令蒙毅攔住,蒙毅接過急使的錦盒,大聲道:「陛下,有前線緊急軍情!」秦始皇點了點頭道:「呈上來!」

「喏!」蒙毅領命,帶甲上殿,將錦盒遞了上來。

當蒙毅來到玉階之下時,秦始皇揮了揮手,趙高奔了下去,將錦盒接過,親自打開,驗明無虞,方呈於秦始皇!

秦國令:鴻翎急使不得近王,近衛甲士無詔不得近王,所呈書簡等物未細察不得近王!這都是秦始皇擔心刺客行刺而頒布的法令。不過,在扶蘇看來實在是防範過度了,有點小題大作、風聲鶴唳之感。不過也難怪:權力越大的人越怕死!

便見秦始皇細閱報信竹簡,臉色頓時大變,怒道:「匈奴又寇上谷、漁陽、九原、雲中四郡,殺死、擄走我大秦邊民十餘萬!真是豈有此理!」秦始皇臉色鐵青,怒髮衝冠,「嘩啦」一聲大袖一甩將身前王案所有的奏簡等物全部給掃倒在地,長聲而起,咬牙切齒地道:「無恥,卑鄙,強盜!」

眾人近年來未嘗見過始皇如此暴怒,一時不禁嚇得心驚膽戰,惶恐不已!

扶蘇聞言大怒,心道:「這也怪不得父王生氣,天下剛剛平定,正在努力進行統合的工作,在這時節,匈奴大舉來犯,豈不是故意往父王臉上抹黑!這讓自詡千古一帝,威震天下的父王如何不暴怒異常!」

李信起身昂然道:「陛下,匈奴頭曼單于貪婪成性,以往我大秦忙於徵戰六國,不及理會於他,便連連寇邊犯境,實在可惡!如今我七國歸一,他竟又統兵來犯,實在是對我巍巍大秦蔑視已極,微臣奏請陛下,興大兵滅之,以正國威!」

眾大臣聞言紛紛起身,大呼小叫:「對,討滅匈奴、割了頭曼的狗頭!」「我大秦天威不容褻瀆!以血還血!」……一時間,大殿內紛紛攘攘,文武百官群情激憤,一致要求對蹬鼻子上臉的匈奴蠻寇與以迎頭痛擊!

而在眾人紛紛攘攘之時,扶蘇則一言未發,只是靜靜地想著自己的心事。

始皇面色稍緩,掃視群臣,忽見坐於首位的扶蘇竟然一聲未吭,不禁有些奇怪。始皇揮了揮手,眾文武們立即停了下來,始皇陰沉著臉,冷聲道:「王兒,諸卿都有發言,你為何一言不發?」

扶蘇聞言起身道:「父王,兒臣在想,匈奴是一定要打的,否則任其連年犯境,豈不等於讓我大秦以身飼虎,會讓其越養越大,後患愈甚!?但是如何打、何時打,這卻是值得思量!」

始皇面色又緩了緩,點頭道:「那你又有何建議?」

扶蘇恭聲道:「匈奴舉族騎兵不下二十萬人,彪悍血勇,來去如風,可以進行長途遠程奔襲,我大秦防不勝防!所以要打匈奴,必須解決四個問題。

一、騎兵問題:只有騎兵對騎兵才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但我大秦騎兵目前雖然在技術上領先匈奴,但是在兵器上落後於匈奴,在馬種上落後於匈奴,在機動性和遠程奔襲能力上也弱於匈奴。除了少量精銳騎兵以外,目前我大秦並沒有可以與其直接對抗的騎兵部隊!若不顧此實情、強自遣大軍出戰,我軍戰力弱於匈奴,再加上不熟草原地形,恐怕要十戰九敗!

二、防禦問題:游牧民族對於農耕民族來說具有先天的優越性。匈奴人的財產屈指可數,往往用一兩匹馬便可輕易馱走,可以說草原之大,無處不是匈奴人的家園。所以,匈奴人來去如風,飄忽無蹤,在戰略上他們具有先天的優勢,可以輕鬆的任選地點對我大秦發動先發制人的進攻。

而我農耕民族,無論是房屋、田地、傢俱等等沒有一樣東西是可以卷巴卷巴就能帶走的,所以在戰略上有先天的劣勢,處於被動防守的境地。

而要想抵消匈奴人的這種先天優勢,只有想辦法限制匈奴人的這種飄忽性,最好的辦法便是築長城。我大秦可以將秦長城、趙長城、燕長城連成一氣,這樣綿延萬里的巨大防線可以輕鬆將匈奴人將在長城之下,匈奴人戰略上的先天優勢也將不復存在,我大秦便可安全的在長城之後積草屯糧,尋機打擊匈奴。

三、補給與道路問題。要滅匈奴,就必須深入草原,茫茫的草原上往往數十里乃至上百里不見人煙,在這種情況下,大軍的補給必須完全依靠於後方供應,而不能像征戰關東一樣可以就地徵集,這樣大軍出征所須的補給將是一個極其駭人的數字,所以不解決補給問題妄言出征只能是自取其辱!而要有充足、及時的補給,憑我大秦目前的交通情況根本難以辦到。解決的辦法就是:修路!修築一個連通全國的優良高速道路網,這樣便可以傾舉國之力向北方前線運送補給,我大秦才能有獲勝的可能。

四、錢財問題。建騎兵要錢,築長城要錢,準備大量的補給也要錢,所以要想擊滅匈奴,所需的花費必將是天文數字;而且也不可能在一兩年內就獲得徹底勝利,必須有做好持久戰的打算,所以必須有非常優秀的經濟人才來統管全國財政,這樣才有可能籌集到足夠的軍費。

但即便如此,這樣對於我大秦經濟的要求非常高,雖然我大秦富有四海,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兒臣認為:以三年時間先修一個聯通全國的高速道路網,再以三年時間築成一個橫貫大秦北方的萬里長城,而在這六年時間裡,我大秦可以一邊積草屯糧,一邊改良騎兵,這樣六年以後,估計我大秦就可以對匈奴發動連綿不絕的致命打擊,一舉解決北方邊患!

以上皆是兒臣愚見,請父王聖裁!」

眾文武聞言啞然,剛才頭腦發熱,紛紛叫打,現在一聽扶蘇這般分析過來,這才發現問題嚴重,以如今大戰之後的國力,根本現在就難以支撐起這樣一場龐大的戰爭,所以一時也不禁有些氣餒!

但也還是有人對扶蘇的建議有些異議,大將楊端和出言道:「武安君適才所議幾點都頗為精僻,為老成謀國之言,但臣認為築長城不妥。要知道,迢迢萬里之遙,耗資必然極為巨大,雖有我秦、燕、趙以前所築長城為根基,但恐怕也有掏空國力之虞!而且長城處處設防也等於處處不設防,匈奴人若集中兵力攻其一處,也並不是不能攻破。而長城一處若破,其餘全線便都成了擺設!所以臣認為不妥!」

扶蘇聞言搖頭道:「楊將軍此言謬矣!有了長城,匈奴人即使想攻入中原,也只能集中兵力攻其一處。但是諸卿想過沒有,要是沒有長城,會怎麼樣!」扶蘇提高了聲音,厲聲道:「我告訴你們,若沒了長城:我大秦北方將處處都是漏洞,來去如風的匈奴人將會像進自家院落一樣輕鬆,隨時派個數百上千人的小股部隊都可以輕易殺入中原騷擾和劫掠!有了長城,匈奴人一年可能殺來一兩次,但如果沒有長城,匈奴人只能一年會殺來幾十次,上百次!為了我華夏民族萬世永安,我大秦即便花費再大代價,也必須築成長城!」

「對,對,君上說的是!」諸文武紛紛贊同。楊端和想了想,也赦然道:「未將考慮不周,讓君上見笑了!」

秦始皇思考了半晌,欣慰地道:「王兒所言甚善,攻打匈奴這事的確急不得!就讓匈奴再器張幾年吧!王兒,你回去以後,將適才所言擬成具體條陳呈上,朕再仔細思考一下!」以秦始皇之英明和睿智,看問題自然一點即透,但即便如此,始皇面色還是有些不悅,不免有些悻悻然。

扶蘇忽地靈機一動,出言道:「父王,打仗首先需要的便是金錢,而我大秦目前最缺這方面的人才。兒臣去年遊歷齊楚,發現了一個善於內政和理財的天下奇才,足可為我大秦籌措到足夠的錢財!前日,一直沒有時機薦於父王,如今國家正須用人,父王可否接見此人一下?」

李斯一聽慌了,治栗內史韓通可是李、趙一黨的人物,扶蘇此言分明是對九卿之一的治栗內史之位虎視眈眈啊!

李斯看了看韓通,韓通這時也正在冒冷汗,心知不妙,但此時也不敢出言,若惹怒了尚在氣頭上的始皇,可不是好玩的。只好偷偷看了一下始皇身邊的趙高,心中暗暗叫苦!

這時始皇聞言大喜道:「有如此理財能手,此人姓甚名誰?」扶蘇笑道:「此人姓蕭如何,淮上隱士,為兒臣訪得!兒臣可以向父王保證,此人理財之能冠絕天下,若朝中有人能超過他,兒臣甘願輸他萬金!」

眾人聞言大驚,扶蘇這般看重的人才,看來定非尋常之人!

始皇也有些意外道:「看來王兒對此人十分有信心嗎,這真讓朕有點迫不及待想要見他了!王兒,就定在今日下午如何?朕在南書房親自接見於他!」

扶蘇大喜,內心暗樂,心道:「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