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風起雲湧 第三十五章 文死諫

漫天飛舞的雪花肆無忌憚的飄落下來,將天地之間裝點成一片銀白,光禿禿的樹丫上堆滿了積雪,無力的伸展著,在寒風中顫抖著,似乎要將這漫無邊際的寒意驅走。雪地上兩行車轍漸漸模糊,飄揚的大雪,將剛剛壓出來的車轍掩埋,轉眼之間只有兩道依稀可辨的痕迹留在大地上,就像是大地的傷疤。

車轍前進的方向是開封府的西門,走近城門,來來往往的人便多了起來,那些冒著嚴寒來開封府里討生活的百姓,將手縮在袖子里,將脖子裹得緊緊的,生怕有一絲寒風吹進去。無論是賣炭的、賣油的、賣菜的……還是行走於各個城市之間的商人,臉上都幾乎看不到什麼笑容。一切只因為城門口貼出的一張告示。

這張告示寫的其實是每朝每代都會公布的事情。皇帝要立太子了。而趙德昭選定的太子是他的二兒子,偏偏這個二兒子的名字很有趣。翼王——趙惟吉。

朝中的大臣們敏銳的察覺到一絲不對勁。趙德昭有長子,名叫趙惟正。而且,趙德昭的身體一向挺好,三十來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為何忽然要選太子?選太子也就罷了,不選大兒子,偏偏選了二兒子。這對於大臣們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的信號。大宋的第一次帝位傳承就鬧出了「斧聲燭影」的典故。第二次帝位交替,卻是趙光義死在幽燕之戰,趙德昭在謝慕華和趙普等人的支持下,血洗了開封府,清除異己,這才坐上了皇帝的寶座。而現在立了次子趙惟吉,長子是不是會服氣,這就難說的很了!

眼下,這些皇子們的年紀都不算大,最大的趙惟正和趙惟吉只不過才十來歲年紀,應該還算得上是個孩子。可一下子把皇位這個天底下最大的誘惑丟在這些孩子的面前。讓這些本來應該親密無間的兄弟要如何相處下去?

開封府里的百姓都知道,在皇城之外,二百多名官員跪在宮牆之外,求趙德昭收回成命。他們的理由很簡單,立儲應當立長,為何要立次子?嫡長子的繼承製乃是古往今來的天理。趙德昭一句話,讓趙惟吉成了太子,無論如何,這些大臣們也受不了。

雪依舊飄飄搖搖的下著,跪在宮牆外的大臣,一個個如同泥塑木雕一般,身上堆積了厚厚的白雪,被他們的體溫融化,衣衫都已經濕透。外邊的官服、裡邊的棉襖,都像是剛從水裡撈出來的一樣,嚴寒之下,許多地方都已經開始結冰,可是這些堅持的大臣就像打了雞血似的,硬著頭皮,跪在宮牆之外,聲稱,若是皇帝不收回成命,這些大臣寧願死在這裡。

小太監一溜煙的跑進去皇宮彙報去了,棉鞋下邊沾滿了雪,這個小太監跑得太過於心急,腳下一滑,在御書房的門口摔了個仰八叉。趙德昭看著有趣,喚道:「快起來吧,在這兒摔跤,像什麼樣子?」

小太監唯唯諾諾的爬了起來,低聲說道:「皇上,外邊那些大臣都已經從寅時跪到午時了。外邊風雪太大,寒冷無比,有幾位老大人只怕都已經撐不住了。聽說,御史台和三司的部分官員也會陸續趕到,都要進諫皇上,求皇上收回成命。」

「哼!」趙德昭冷哼一聲,將手裡的奏摺重重的合上,拍案而起,將一旁伺候著他批閱奏摺的太監宮女嚇得半死。趙德昭走了幾步,在房間里踱著步子,冷笑道:「一個個都有天給做膽么?朕要立誰,難道還要過問他們?難不成,要朕把皇位傳給德芳,將來德芳再傳給惟正,惟正再傳給惟吉才是正道嗎?真是笑話!」

小太監都低著頭不敢吭聲,他們知道皇帝心中的怒火從何而來,說到底還是趙光義當初搞出來的那個金匱之盟惹的麻煩。趙德昭雖然靠著謝慕華血洗了開封府坐上皇位。可名義上,還是引了金匱之盟。也就等於變相承認了金匱之盟的法律效力。如今大臣們抬出來的嫡長子繼承是一個道理,其實,暗地裡,趙德昭最怕的是,有人引出金匱之盟,說皇位將來應該傳給趙德芳。

如果不是為了堵住群臣的嘴,趙德昭也不至於馬上就把太子給確定下來。他也沒有辦法,趙惟正雖然是長子,但是為人剛愎自用,年紀小小就已經輕浮無比,傲慢無禮。而且更要命的是,趙惟正的身體很差,或許是當初王皇后懷著他的時候動了胎氣,這位長子從出生開始,大病小病就沒有斷過。讓趙德昭很是無奈。

趙惟吉就不同,年紀雖然小了點,卻是乖巧懂事,又是喜愛讀書,又頗愛武藝,深得趙德昭的喜愛。所以要立太子的時候,趙德昭想都沒想,就指定了趙惟吉將來繼承自己的皇位。可是怕什麼就有什麼事。趙德昭的眼線回報,在西京的趙德芳,似乎得到了某些方面的支持,想要引出金匱之盟,證明自己繼承皇位的合法性。趙德昭還沒來得及頭疼,外邊的大臣又來了一出,就算不用金匱之盟,也應該立長子的戲碼。

西京那邊,到底是哪些混蛋在跟朕搗鬼?趙德昭知道這一次絕對不是謝慕華,因為謝慕華遠在雁門關,而且西京那裡,當初謝慕華為了取信於自己,從來就沒有和趙德芳聯絡過,無論是明面上還是私地下,都絕對沒有接觸。現在西京洛陽,已經處在趙德昭的嚴密監視之下,更加沒有發現有謝慕華在那裡蠢蠢欲動的痕迹。

那到底是什麼人呢?趙德昭臉色越來越難看,根本就不去看那幾個緊張無比的小太監。腦子裡轉來轉去都是這些事情。可是一時半會也理不出個頭緒。便隨口喚過一名小太監:「吩咐御膳房準備好薑湯,他們要跪,就讓他們跪著好了。要是哪個倒了,就要禁軍將他們扶到前院來,用薑湯灌了,找馬車將他們送回家去。這些人,一個個腦子裡都讀書讀糊塗了。」

「是,皇上!」小太監急忙跑了出去。

那輛結實的馬車,晃晃悠悠的進了開封府,街上的行人並不是很多,若是不急著賺錢開鍋的話。十有八九都窩在了溫暖的房子里,烤著炭火,一家幾口人說著閑話,喝點熱酒,吃幾口小菜。馬車在寬敞的大街上慢悠悠的走著,走過州橋,走過御街,遠遠的便能看到宮牆外跪著的那些大臣了。

車廂里一個人靜靜的掀起窗帘,一股凜冽的寒意卷進了車廂里,讓那位女子不禁打了個寒戰。她看著宮牆外跪著的那一群人,臉上卻露出得意的笑容。這一招棋,步步為營,果然是把趙德昭逼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了。

趙德昭以為這件事和謝慕華無關,其實他錯了。有關,只是謝慕華從來沒有親自和趙德芳聯繫過,他是吩咐小周后那邊的人手,暗中搭上趙德芳。這一條線,謝慕華從來沒有管過,也沒有問過,他相信小周后的本事,一定能把這件事給辦妥了。所以,到了如今,謝慕華只是給了小周后一句話,讓她告訴趙德芳,無論如何,他還有金匱之盟在手。無論如何,他不能放棄這一張護身符。

在西京等於被軟禁一樣的趙德芳,就像快要溺死的人抱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他不是忘記了金匱之盟,而是他知道,金匱之盟是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趙德昭當初是可以引金匱之盟,可是趙德昭不也一樣把盧多遜一系的官員殺得片甲不留么?沒有那些老將的支持,沒有謝慕華身先士卒來到開封府給他開路,他這位哥哥就能登上大寶?開什麼玩笑?

現在的趙德芳,要兵沒有兵,要權沒有權,要錢更是沒有。只有爛命一條。朝中凡是有理想有抱負的官員都懂得不要接近趙德芳的道理。他雖然不是皇帝,卻已經成了孤家寡人。而這一次,小周后轉告這句話給他的時候,趙德芳一點都不激動,只是苦笑著反問道:「難道要我一個人走到皇宮的門口,喊道,官家,按照金匱之盟,你應該立我為皇太弟嗎?那我豈不是找死?」

小周后自然不會把全部的實力展現給他看,而僅僅是讓趙德芳看到的冰山一角,就足夠讓他震驚了。這些年來,謝慕華和小周后在日本發足了戰爭財,兩岸的貿易幾乎被他們壟斷。朝廷以為自己得到了不少,其實暗中的款項早已流到了謝慕華的手中。這僅僅是錢而已。兵,謝慕華現在手中就有八萬,江南那些被他和楊延彬一手帶出來的軍隊呢?五郎的水師呢?一旦出現什麼變故,這些軍隊肯定是毫不猶豫的站在謝慕華這一邊啊。權……一個謝慕華就已經可以拉攏到足夠的勢力支持了。

趙德芳忽然得到這樣的強助,心頭也開始打鼓,他不是傻子,沒有人會為自己白白做事。可是自己已經在西京被軟禁了起來,這輩子大概只能是這樣,等著老去,等著死去。不如去搏一搏,也許還能有一線生機。將來,謝慕華就算是想要篡了自己的位置,難道就沒有忠於宋室的軍隊和大將了嗎?趙德芳只是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被壓迫了這許多年,忽然被一個火頭點著了心中的希望,那爆發出來的慾望更是無窮無盡的……

拼了!拼了……拼了……

小周后的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想起了那個和她有過合體之緣的男子,如今在雁門關也不知道過得怎麼樣了。這個計策,謝慕華用得實在是天衣無縫,從趙德芳傳出要引金匱之盟的謠言一出,馬上趙德昭就坐不住了,搶先立了太子,而只要趙德昭還有點腦子,太子肯定不能選趙惟正,這樣的話,一下子就把趙德昭推到了風頭浪尖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