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嘴!」謝慕華從腰上取下趙光義御賜的佩劍,重重拍在案子上:「楊延彬,繼續說!」
傅潛、孔守正難得的對望了一眼,終於閉上了嘴巴。現在謝慕華是監軍,武功郡王都要忌他三分,又有尚方寶劍在手。要說惹怒了謝慕華,治他們個罪名,先斬後奏的話,那死的也未免太冤枉了!
楊延彬看了看一旁沉默不語的趙德昭,深吸了口氣:「我軍利在弓弩。神臂弓射程遠、威力大,是對抗遼國騎兵的第一利器。但是神臂弓移動不便,兩次射擊之間耗時太長。往往只能對遼軍形成一次打擊,遼軍騎兵就已經衝到陣前。」
楊延昭補充道:「我軍弓箭手雖然眾多,但是力量稍差,通常用的都是九斗弓,八斗弓,騎兵用的弓更是要比步卒輕上一斗。契丹人騎射功夫相當了得,馬弓不遜於我軍步弓,陣前對射,遼國人的重甲又佔了些便宜……」
謝慕華點了點頭,楊家兄弟說的都是實情,以步制騎是因為宋代沒有北方和西北兩大戰馬出產地,不得不提出的戰略。若是以戰鬥力而言,精銳禁軍並不亞於遼國騎兵。只不過騎兵機動性強,來去如風,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要打就打,要走就走。步兵追擊騎兵?那是笑話。事實證明,在火器沒有問世之前,游牧民族對農耕民族是壓倒性的優勢。所謂以步制騎,只不過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而已……
楊延彬點著地圖:「若要取得勝口,眼前這兩股遼軍必須要先行擊潰,否則的話,就算我軍強突到得勝口,得勝口的守軍居高臨下,騎兵衝擊,身後兩支遼軍內外夾擊……只怕會有全軍覆沒之虞!」
「兩萬先鋒大軍里,只有一千餘騎兵。既然不能和遼國騎兵正面硬拼,不如以弓弩結陣,以騎兵誘敵。吸引遼軍向我軍大陣移動,以神臂弓殺敵,令敵軍陣型潰亂,方有可乘之機……」
楊延昭卻和弟弟有不同的看法,當即搖了搖頭:「可惜神臂弓過於遲緩笨重。而一千騎兵里能和皮室軍相當的只怕唯有驍騎軍的三百將士,誘敵,也要能誘才行,我只怕這千餘騎兵,誘敵不成,反倒被遼軍一口吞了……」
孔守正又忍不住了,他本就是一介武夫,一著急頓時站了起來,扯開嗓子大吼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按你們的說法,這仗是怎麼打怎麼輸……那,那還打什麼,大家拼了命得了……」
這次謝慕華沒有發怒,他就像沒聽見孔守正的話似的,獃獃的看著前方,口中含混不清的喃喃自語:「神臂弓……前……古……」
「大人!」楊延昭抱拳道:「謝大人,這一仗我軍勝算不大,舍弟提出弓弩結陣,騎兵誘敵之法只怕是唯一可行的辦法。即使這樣,也要看我們的運氣,若是騎兵誘敵不成,或者神臂弓無法對遼軍造成致命打擊……」
趙德昭臉色平靜,朝楊延昭擺了擺手。楊延昭會意,退到一邊。
這營帳里的氣氛有些詭異,眾人都不敢說話,看著謝慕華。
忽然,謝慕華就像想通了什麼事似的,面露微笑,轉過臉來說道:「楊延昭,你說,若是騎兵誘敵成功,神臂弓也能發揮神效的話,這仗你敢保必勝嗎?」
楊家兄弟齊齊踏前,拜倒在帳中,楊延昭大聲說道:「打仗難言必勝,不過若是大人所說屬實,這仗又是小將指揮的話,打輸了,小將乾脆自己抹了脖子好了。謝大人,楊延昭願立軍令狀!」
謝慕華卻是收斂笑容,臉色一板,轉首向趙德昭說道:「王爺,您意下如何?」
「行軍打仗,小王一竅不通。但憑謝監軍安排!」趙德昭這話並非推卸責任。他宅心仁厚,待人真誠。明知道在座眾人都是因為他才陷入這死局之中,趙德昭也是心有不忍。那傅潛、孔守正有多大本事,趙德昭看得一清二楚,既然已經是死路一條,倒不如用楊延彬的方法,或許能搏出一線生機。
謝慕華看著傅潛、孔守正:「兩位將軍,你們可聽我號令?」
傅潛、孔守正齊聲答道:「謹遵監軍大人號令!」
「好!」謝慕華雙手捧起尚方寶劍,站得筆直,厲聲道:「孔守正,我命你帶領神臂弓手和弓箭手,隨我連夜操練!」
孔守正面容一整:「得令!」
「傅潛!」
傅潛急忙踏前一步。
謝慕華面色森嚴:「你帶領五百本部軍馬,護衛武功郡王。」
「得令!」
謝慕華冷冷的看著楊家兄弟:「楊延彬,我命你挑選五百騎兵,若是步弓拉不開兩石者,統統降為步卒。步軍兩石以上臂力、能騎馬者任你挑選。隨時聽我號令!」
「楊延昭,我命你總領全軍,自我以下,所有人聽你號令。如何安排作戰,由你一力承當。任何不聽號令者,你可先斬後奏!」
「得令!」
謝慕華的嘴角泛起一絲笑意。耶律斜軫雖然是大遼名將,但是我謝慕華就要憑身邊兩位楊家虎將,加上多了那一千多年的見識,與你拼個高下。趙光義想要我們為趙德昭陪葬?老子偏要打爛他的如意算盤……
我命由我不由天!!
……
「大王……」帳外傳來親衛的聲音。
「進來吧!」耶律斜軫揉了揉眼睛,放下手中的書卷。他手中正拿著一本《孫子兵法》。
耶律斜軫身材高大,容貌清秀,卻有一股攝人的威嚴。部下對他都是敬愛有加,不過耶律斜軫治軍有方,軍紀嚴明。他統帥的南院諸軍,驍勇善戰,深的如今大遼國皇帝耶律賢的信任。
耶律斜軫仰慕漢學,精通韜略,無論行軍打仗還是駐守南京之時,都喜歡研讀兵法,那《孫子兵法》早已被他讀得滾瓜爛熟,但還是時常翻閱,每次再讀都會有新的體會。而那本書上不知道被他批註了多少字。
斜軫不止一次告訴部下,這漢人兵法博大精深,千萬不可以為遼國兵精就目中無人。須知從古到今,以寡敵眾、以弱勝強的戰例比比皆是,大遼雖然對中原各國勝多敗少,但是也不可大意輕敵。自古驕兵必敗,打仗從來沒有必勝的,哪怕是兵力懸殊達到十倍,也未嘗就打不贏……
帳門一掀,一個彪悍的武士走了進來:「大王,耶律學古將軍回報,明日與大王合擊青沙河宋軍,一切謹遵大王號令!」
「恩!」耶律斜軫點了點頭。
這青沙河的宋軍,他早已打探清楚,兩萬宋軍中只有少數騎兵。領軍大將是傅潛、孔守正這樣的一勇之夫。武功郡王趙德昭長於深宮婦人手,不足為懼。唯一的變數在那監軍謝慕華,雖然是個無名之輩。但正是因為無名,才不為耶律斜軫所了解。斜軫從來不是個輕敵的人,也不會因為謝慕華籍籍無名就小瞧於他。
不過就憑這區區兩萬人馬就想攻打斜軫親自駐守的得勝口,未免也太不把這大遼名將、南院大王放在眼裡了吧?就算是大宋引以為豪的名將曹彬潘美,也不敢如此放肆!
「得勝口?你們想都別想,青沙河就是你們的葬身之地!」
耶律斜軫捏緊了拳頭,他年紀剛剛三十,少年成名。十年前,遼主耶律賢剛剛即位之時,蕭後蕭燕燕的父親、蕭思溫便一力向耶律賢推薦耶律斜軫,說他有經國之才。不想耶律賢並不看得起他,只是淡淡的說:「聽說過,只不過此人豪放不羈,不知道他願不願意從小官做起?」
蕭思溫極力推薦,稱讚斜軫胸中才學不可估量。耶律賢為了給皇后和國丈面子,這才勉為其難招來斜軫,當面詢問時政得失。誰知耶律斜軫應答如流,耶律賢大喜過望,以蕭燕燕的侄女賜婚,命耶律斜軫節制西南面諸軍,不久就提拔為南院大王!恩寵有加,一時無二,就算是另一位遼國名將耶律休哥,此時的風頭也遠遜斜軫!
在沙河一戰,拚死斷後以身殉國的蕭統倬,跟斜軫從兒時起就是好友。雖然蕭統倬官職不高,但卻和斜軫情同手足。兩人妻子懷孕時,曾經指腹為婚,後來果然誕下一男一女。平日里斜軫和蕭統倬還相互以親家相稱。
這次沙河大敗,耶律奚底不聽斜軫的勸告,一意孤行。害得兩千遼國精銳戰死沙場,蕭統倬被亂箭射死。斜軫心中也是憤恨無比,若不是大敵當前,早就寫個摺子送到耶律賢那裡,彈劾耶律奚底了!
耶律斜軫這次出征,將蕭統倬的靈位隨身攜帶,就是立誓要為他報仇,活捉宋朝皇帝。
「蕭統倬,你是我大遼勇士!你的仇,哥哥一定要給你報!」
耶律斜軫將一碗酒倒在蕭統倬的靈位前。轉身向親衛大聲喝道:「傳令三軍,三更做飯,五更出發,天亮之後,我要皮室軍的鐵蹄踏碎宋軍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