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民眾才是真正的力量

第一節民眾才是真正的力量

變革時代的先驅者

——乞丐起義與厄格蒙特序曲

前些天偶然打開電視,正巧看到NHK(日本廣播協會)

台的"名曲展播"。這天放映的是貝多芬的厄格蒙特序曲。據說貝多芬共寫了十二個序曲,其中以一八一○年完成的厄格蒙特序曲最為有名。

二次大戰剛結束時,我住在東京的大田區。那時在狹小的公寓里,深夜欣賞貝多芬的唱片曾是我一大樂趣。當時正是第二任會長戶田的事業陷入苦境之際。我每天同他艱苦奮戰,同時自己又染上肺病,身心極度疲勞。在此困苦之中,貝多芬的雄壯樂曲給了我巨大希望與勇氣。我感到自己目前的處境正如"暴風雨中的青春",眼下不正是走向光輝勝利的序曲嗎?!

據說,貝多芬有感於歌德取材十六世紀荷蘭獨立運動的劇本《厄格蒙特》,才創作了這個序曲。後來貝多芬在一封寫給友人的信中,充分表達了對歌德的敬意。他寫道:"我由於熱愛那個詩人,才創作了那首曲子。"(《貝多芬書信集》,小松雄一郎譯,岩波文庫版)

在荷蘭獨立運動中,為了民眾,為了信仰,獻出生命的領導人厄格蒙特,以及團結在抵抗強權運動的核心乞丐黨周圍的民眾群像,從他們身上我們得到許多群眾運動的啟示。

十六世紀,歐洲發生了震撼全土的重大事件:宗教改革運動爆發,新教興起,出現新教與舊教的尖銳衝突。在這嚴重的形勢下荷蘭發生獨立運動。

十六世紀前半期,荷蘭與今天的比利時、盧森堡以及法國北方部分領土,屬於同一國家,名叫尼德蘭國,受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統治。一五一六年查理五世繼承西班牙王位,尼德蘭便成為西班牙屬國。翌年,德國爆發宗教改革運動,新教也逐步傳入尼德蘭。當時的尼德蘭已發展成工商業中心地帶。新教主張"勤奮工作,為神所知"的道德觀念,這自然深得民心,迅速傳播開來。但是尼德蘭的統治者也同德國一樣採取了鎮壓新教的方針。不過,查理原是尼德蘭人,了解當地民情,所以他的鎮壓並不十分嚴重。一五五五年,查理五世退位,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繼位,情況發生巨大變化。

腓力二世把大約一百年前撲滅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時使用的審問異端者的宗教裁判制度,重新搬到尼德蘭,對新的"異端者"進行殘酷鎮壓。因此矛盾速迅激化。

終於在一五六六年發生起義。那些對國王腓力二世憤怒已極的數百名尼德蘭中下層貴族,一舉衝進布利尤色宮。

他們向國王請願,要求"廢除宗教裁判制度","召開解決宗教問題的聯邦會議。"就在此時,一個國王的近臣侮辱他們說:"這些人不過是一群乞丐而已。"這就是乞丐黨一名的由來。

他們此時正為自己組織的名稱犯愁,聽了這個,便饒有興緻地反其義而用之,把一個侮辱性的稱呼,變成自己的光榮稱號。據說當時他們還舉杯高呼:"乞丐黨,萬歲。"後來就在這名稱之下,集結起反抗暴政的力量,進行了名垂千古的鬥爭。

我深覺公然把乞丐這一蔑稱反過來當成自己的榮譽的作法是頗有氣概的。凡事大度,不把對方放在眼中也很重要。我想,不管對方如何攻擊自己,惡語也好,侮辱也好,全然不過是向天唾吐的小人行徑。我們應當具有才能和度量使自己永遠挺起胸膛,闊步前進。

具有歷史意義的"乞丐黨"成立了,起義開始。但是鬥爭異常熾烈。

第二年,一五六七年,西班牙國王立即派去阿爾發公爵進行鎮壓。阿爾發建立"除暴評議會"(血的評議會),展開恐怖的鎮壓活動。因此,以厄格蒙特為首的八千多個貴族和市民慘遭殺害。在這場狂暴之中,十多萬民眾被迫逃到海外。

乞丐黨受到沉重打擊,倖免的人大都流亡國外。那些流亡者在國外組織"海上乞丐黨",繼續革命。潛伏下來的人化名為"森林乞丐黨",展開攻打教會、襲擊修道院等激進的游擊活動。在這場苦難之中,鬥爭呈現出真正的獨立戰爭特色。

一五七二年,"海上乞丐黨"佔領布里爾。進而攻下佛蘭德爾和德倫特兩個州的各城市。以此為契機,抵抗運動逐步取得成功。一五八一年,北部七個州發表獨立宣言,荷蘭共和國獲得自由、獨立。

不經歷苦難,便不會有凱歌。"乞丐黨"在迫害面前沒有屈服,終於成為爭取民族獨立的"核心"。從這段歷史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在"乞丐黨"背後,最活躍的人物有厄格蒙特和奧蘭治親王威廉等人。看來,厄格蒙特很富於智慧,在戰場上勇猛果敢,是個有魅力的人物。他反對西班牙暴政的行動,正是代表民眾的呼聲。

後來歌德在戲劇中對厄格蒙特作了感人的描寫。劇本大約在厄格蒙特逝世二百年後的一七八七年九月完成。當時歌德三十八歲。

他筆下的厄格蒙特是一個熱愛自由、正義的革命宗教運動盟主。他在群眾中有崇高威望,"天下人全都熱愛厄格蒙特伯爵。"

戲劇中的厄格蒙特責難那種由於無謂的不安與恐怖,浪費眼前大好時光的人,他說:"只有享受眼下的瞬息時間,才會對未來充滿信心。"他還說:"我已站在高處,還可以走到更高地方,而且不能不走。我感到希望與力量,我還沒有到達最高頂點。"(《歌德全集4》,內垣啟一譯,潮出版社版)

歌德通過這些語言的設計,表現出厄格蒙特勇敢的個性。

"構成主人公特徵的是剛勇,這是他的天性,是他一切行動的基礎。"(同前書)

厄格蒙特最後中了阿爾發公爵圈套,被俘後遭判死刑。但是他的信念一直絲毫未變。他的情人克萊露芬拚死設法營救,最後失敗,絕望之餘服毒自殺。在厄格蒙特赴刑場之前,牢房中出現克萊露芬的幻影,為他的正義之死祈禱。厄格蒙特最後指出:愛國志士的鮮血不會白流,他說完"我要為自由而死。"之後,大踏步走向刑場。厄格蒙特走上斷頭台,戲劇即將拉幕,此時他高呼:"為了營救出你們最熱愛的人,愉快地死去吧,就象我現在這樣。"(同前書)

厄格蒙特就這樣,大義凜然,臨危不懼,留下錚錚的壯語。

歌德的親密朋友、歷史學家、德國劇作家席勒在《荷蘭獨立史》(丸山武夫譯,岩波書店版)中寫道:"我認為尼德蘭獲得自由是最引人注目的世界大事之一,也是使十六世紀成為最光輝世紀的原因之一。"

他在書中還熱情地讚揚了荷蘭的獨立史是"群眾強大的美好紀念",它說明一個人的勇敢能發揮出多麼巨大的力量;

覺悟的民眾能夠創造多麼偉大的成果。

一個人頂住逆風站立起來,該有多麼困難!另一方面,支持這個人,與他齊心協力,又需要多大勇氣!在現實中,抱著不安與躊躇,無所作為地被歷史洪流吞沒者數不勝數。面對這種現實,席勒竟稱讚為"群眾強大的美好紀念",足見其內心激昂之情。

"惡魔為了自己的繁榮,最需要的是善良人們保持沉默。"

這是第十七次帕格沃什①會議宣言的一句話,是今天這恐怖的核武器時代,充滿和平願望的呼聲。

①帕格沃什會議——全名"科學與國際問題會議"。1957年在愛因斯坦等呼籲下,在帕格沃什召開。以後在世界各地召開多次。一直沿用此名。

任何時代的"序曲",永遠是由"先驅者的勇氣"與"民眾團結的力量"合奏而成的。上述歷史觀點概括了時代的根本潮流,我們決不應當忽視。

扭轉法國革命進程的婦女

——魯庫勒夫人的果敢行動

法國大革命距今已二百年。這次革命震撼整個歐洲,宣告了封建桎梏時代的結束。同時這次革命產生了"人權宣言",樹立起"自由"、"平等、"友愛"的思想概念。這個劃時代的宣言已成為今天民主主義的源泉。尤其具有重大意義的是,這次革命使受壓迫的底層群眾的能量爆發出來,成為扭轉歷史的主要角色。在這場革命運動中,出現了一幕幕動人的群眾場面。

拉法耶·薩巴契尼的《斯卡拉母修》(加島祥造譯,潮夕庫版),就是一部以法國革命為背景的、激動人心的熱血小說。

革命前的法國,特權階級的僧侶和貴族高高在上,被稱為第三等級的平民們處在受歧視被剝削地位。然而這種暴政最終仍是被民眾打倒了。在這部小說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插入唐·吉訶德向風車衝鋒的一段情節。

小說主人公安德烈·路易勇敢地起來向權力者宣戰。他的義父凱路卡第公爵諷刺他的行為是盲動。義父說:"你讀過唐·吉訶德吧,在他沖向風車時,發生了什麼事?現在在你身上發生的事,就和那時一樣。"路易反駁說:"如果風車過於強大……,我就要設法在風的身上下功夫。"

他把風車比作特權階級,風就是群眾。用刀槍不能把風車打倒。可是一旦風吹起來,風車就不能不轉。可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