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三國志》(二)

第三節《三國志》(二)

"仁德"之人·劉備的軌跡(1)

——論領導者的條件

在《三國志》主人公劉備的足跡中,的確有許多故事,足以使人想見劉備其人的人性,給人以豐富的啟發。和關、張的"桃園結義",對孔明的"三顧茅廬",晚年和東吳交戰大敗等等……所有這些,都是離開劉備的個性,不可能出現的。

通常,劉備被稱為"仁德"之人。但在戰亂之世的領導者重要條件之一的軍事才能方面,他並無可觀之點,只能說他是一般的才能。實際上,劉備固然在三十年當中,經過許多戰役,可以說是個戎馬一生、身經百戰之將,但在他得到孔明之前,並未取得像樣的戰果。他之所以能成為蜀帝,成為三國時期的一方之雄,是因為他作為領導者還兼有特別顯著的"德"。

許多史書上,說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有英雄之器。"①(《三國志四》,守屋詳、竹內良雄譯,德間書房版)這就是說他人物風格的高潔和闊達,能使人聯想起漢高祖來。在戰鬥攻防這類智謀方面,他雖遠不如曹操,但在作為領導者非常重要的包容力、重誠實、守信義等等人性方面,可以說劉備是本時期首屈一指的德高之士。這點,從劉、關、張、孔明、趙雲等蜀君臣親密無間,勝過手足的情誼中,可以得到充分的證明。

①此處系改用我國陳壽《三國志》的原文。

《三國志》之所以不單只是作為戰鬥攻防的戲劇,而且,即使在今天,它仍作為人的戲劇,充分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就在於劉備處戰亂之世,與其臣下難能可貴的深厚的個人情誼。產生蜀軍這種獨特的結義式的紐帶,很大的原因是由於劉備既是個極其守"信義"的人,同時又是個非常講"情誼"的人。

最足以說明劉備深厚"情誼"的事例,恐怕要算是那場為關羽報仇的大戰了。終生的結拜弟兄關羽被東吳謀殺之後,劉備不聽部下的一切反對,出兵伐吳,眾所周知,這次戰役劉備的軍隊大敗,西蜀瀕於危殆。從這種意義說,這次戰爭是劉備晚年致命的失敗,其結果,會招致西蜀的滅亡。所以對劉備領導能力的薄弱,即使受到後人的嚴厲批評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實上,這種領導上的幼稚與愚蠢,經常出現在劉備這個將軍身上,這就是使他復興漢室的遠大理想變得半途而廢的最主要原因。這不能不說是劉備個人的致命缺點。

但是,這次發兵討吳雖從軍事常識說難以理解,然而,如果從劉備的心情來說,那麼這是他不能把誓同生死的結義兄弟的仇置而不顧的、一種"情誼"的直接噴射。如果不考慮這點,那隻能意味著"信義"的死亡。將人世上最可貴的"信"、"義"棄而不顧去求得勝利,這種做法真的能存在嗎?

……這次事件是好是壞姑且不論,總之對於劉備說來,這是一個絕不肯做這樣策謀和打算的人,是一心以"信"、"義"為重的感情噴射。在這點上,又可以使人領略他那對人所具有的絕大吸引力的純粹生命。對於孔明、關羽、張飛、趙雲這些與之志同道合的人來說,恐怕正是把這點看成是主君的美德,而寄以絕大信賴的吧。

作為人的至情直接流露和作為領導者的高瞻遠矚——劉備往往缺少這兩者的平衡,從而每次招來不幸。和這次傾全蜀之力為關羽進行報仇的作戰一樣,劉備的這種"情誼"、"仁德"造成災禍的事例還有許多。當他被曹操的軍隊打敗,在千里的路上退卻時,劉備攜帶了愛戴他的數萬百姓。但是,和不懂打仗的百姓一起行軍,是極其困難的。在曹軍的追擊下,許多民眾犧牲了。據吉川的《三國志》所寫,他看到這種光景,十分悲哀,他說:"這些無辜的老百姓多麼可憐,都是因為我,才使他們遭受這樣災難。……如果沒有我那就……。"說著他就想投河自盡。這是最能象徵劉備人性的一個場面。他就是具有這樣感傷性側面的一個領導者。周圍的臣下向他進諫說:"死易生難,活下去的道路,本來就是非苦鬥不可。難道您拋棄眾多的百姓,就您一個人企圖解脫嗎?"這樣,他總算放棄了自殺的念頭,決心重整旗鼓,但這次撤退畢竟付出了很大的犧牲。

在退走時帶領百姓在一起,這一決定是否正確,這是贊否分岐的、很難說清的問題。實際上,的確也有人嚴厲批評劉備的這一決定。但他熱愛民眾的心情,是十分可貴的。而且,我想,正是這點,是一個做領導的人必須做為龜鑒的。從這種意義說,劉備可以說是具有比其它人都加倍強烈的"慈愛之心"的一位好領導者,而這種"慈愛之心"恰恰是為民上者的人倫基礎。但是,對他說來,問題在於他的力量。如果沒有與領導者相應的力量,那麼不管具有什麼樣的高邁理想與溫馨的心情,最後甚至免不了要犧牲可貴的百姓。領導者劉備的悲劇之一,就在於他空有這美好的心情而缺少保證這種心情的實力,由於這個緣故,使西蜀招致不幸的事例,絕不在少數。

總而言之,劉備的故事,說明了即使一個領導者非常熱愛民眾,但能將民眾保護到底,又是何等的困難。這點,也是我本人平素真實不假的感受。正義與力量——能夠兼而有之,對於領導者說來,該多渴望能夠同時具備這兩種條件啊。

考察"仁德之人"劉備的一生軌跡,使人再一次認識到這點。

"仁德"之人·劉備的軌跡(2)

——母親、繼承人、人生論

關於劉備,有一件不該輕易看過的事,那就是關於他的母親。劉備是個很有孝心的青年。父親已故,只有母親一人。

劉備衷心敬愛母親。而他的母親又是個非常氣性剛烈的人。偉大的母親,任何時代也好,都是這樣的。

劉備離開故鄉,二年、三年——雖然壯志未酬,但在思鄉之念的驅使下,他回到母親身旁。這位老婦人不但沒為兒子的歸來高興,反而嚴厲地向他說道:

"這是怎麼的啦,活像個吃乳的孩子。……你這樣,還算是個憂國的大丈夫嗎?既然回來,也就不必提了。但不准你久呆,今晚安歇一晚,明天你就走好啦。"

同時老母還以嚴峻的愛子之情,鼓勵他說:"你要想到千萬人的幸福!我這個余年無幾的媽媽,算得了什麼!你的心思——好容易立下的大志——如果只為了我這樣的一個媽媽就有所鬆懈,那麼媽媽我為千萬人的幸福,寧願少活幾年,也要鼓勵你出去啊"(《三國志》,吉川英治著)。

正因為有這樣偉大的母親,劉備才沒有放棄初衷,並加強了自己的決心,得以不斷地前進。的確,母親與孩子的關係是十分重要的。我見過許多這種關係,我是深知,母親的一個決心的舉動,一個決心產生的力量,對孩子會產生多麼大的影響。同時,通過劉備的這樣家庭環境,正像俗語所說"家貧出孝子"那樣,可以說,一個傑出的人物,大都是出身於貧寒家庭,這幾乎是古今不變之理。

另一方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和劉備正相反的事例卻是他的長子劉禪。西蜀在劉備死後,這位劉禪繼承了帝位,他沒有其父那樣的大才,這主要是因為他在不知艱難的環境中長大的。的確,培養後繼者是極其困難的,領導者最大的憂慮也在這裡。以劉禪來說,他是劉備年近半百時所生之子,劉備死時他只有十七歲。從這種意義說,也許他被過分地驕寵了。

戶田先生說過如下意思的話:"父母在艱難創業時所生的孩子多易成人。"這是告訴我們說:從某種意義上對於孩子說來,了解父母最艱難的時刻,和父母一起體驗千辛萬苦,是對孩子最大的教育。

不過,劉備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對自己的兒子劉禪的未來,不摻雜任何私情。他預感到死期臨近,向孔明託付一切後事,留下了遺言。吉川英治先生在他的作品中對這一場面做了如下的描寫:

"君(孔明——引用者)之才十倍曹丕。孫權也難與君相比。……所以必能安蜀,使基業不致壞墜。但太子劉禪年紀太幼,很難說將來會如何。如劉禪充分具有為帝之資,君又輔助之,固所欣慰。但,如劉禪魯鈍、非帝王之器,則丞相可自為帝,以治萬民……。"

隨又給劉禪留下遺言:"汝父死後,汝可父事孔明。"吉川英治先生以動人的筆觸接著描述說:"這該是何等英明的決心,何等悲壯的遺詔啊。這分明是說,太子如不才,汝可自立為帝、完成帝業。孔明伏俯在龍床之下,痛哭流涕,幾成血淚。"劉備作為領導者不同凡響之處,正如表現在他對孔明的信任那樣,他不搞專制君主那種習以為常的家天下,比起家天下來,他更重視大義,這說明他毫無私心的態度。

他的這種態度,可以認為是君臣的楷模。而受託一切後事的孔明,在劉備死後,果真以"死而後已"的決心,為完成先主的大業,奮不顧身地開始了盡瘁於國的努力。

這樣,我們從各種角度來觀察了劉備的人性,而他走過來的、波瀾起伏的人生軌跡,也給人們留下了許多有益的教訓。首先,這是劉備在西蜀建國以前的事:當時,他周圍的人為劉備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