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發揮每個人作用的「人的組織」(二)

第二章發揮每個人作用的「人的組織」(二)

要深深理解"人"與"生命"

——深通人心機微的文化人桑原武夫

本年四月十日(一九八八年),法國文學研究家桑原武夫逝世了。享年八十三歲。桑原先生直到生命的最後,仍活躍在人生"第一線"上,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優異的成果。作為日本人,他是稀有的卓識之士。可以說是與法國的人道主義者阿蘭相彷彿的大知識分子。

我曾經和法國的"行動知識人"安德烈·馬爾羅舉行過幾次對談,後來將對談的內容,題為《人的革命和人的條件》的對談集加以出版(潮出版社版)。那時,桑原先生給我寫了一篇情真意切的序文,他的厚意使我永遠難忘。

大概是四十年前,我在青年時期就對桑原先生如下的一段話,深為感動。

"現代的人道主義,是否名副其實,取決於是否心中有民眾。"("樸素的人道主義",收於《桑原武夫全集5》,朝日新聞社版)

真正的人道主義,的確應該立足於民眾現實之上,具備貫徹理想主義的精神和態度。它應該是這樣一種遠見卓識:能夠先期敏銳地覺察出強烈要求,以民眾為主角的真正民主社會的時代大勢。這也可以說是和佛法所追求的、以實現眾生幸福為第一義的精神,一脈相通的吧。

在桑原先生的巨大成就中,可以舉出他在人文科學中開創了共同研究的道路。文學、哲學這類人文系統的學問,由於它的性質,幾乎全是以個人為單位進行的。但是桑原先生在同一研究課題下,動員了濟濟多士的研究者,使之充分發揮出他們的力量,不斷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的確是劃時代的創舉。

桑原先生之所以能開闢這樣的道路,其背後存在著先生這樣的一種信念:"如今,獨創的行動,離開協作和組織起來是不可能實現的。"("青年的冒險精神",同前書)

桑原先生之所以能吸引許多研究者,完成以共同研究為中心的任務,其秘訣究竟何在呢?這可能有種種原因,如他深厚的教養以及旺盛的好奇心等等。但是,我這裡願意特別指出的一點,那就是桑原先生是個具有人情味的深深"理解人的人"。

先生自己也說:"在德語中不是有個menskenner(懂得人的人)的詞語嗎。……為了能成功地使大家攜手並肩前進,主要的因素,是靠懂得人的人。"(《人的史觀》,潮出版社版)

這是前輩的對人生的意味深長的金玉之言。

對於共同生活,共同行動的夥伴來說,最重要的存在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最希望的領導者的形象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那決不是單純的技術者或單純的有教養的人。也不是有名聲的人、有財力的人。人們希望並歡迎那種深知人情機微、明白人的心理、能充分理解自己的領導者。能得這樣的領導者,就會形成一個生氣勃勃的集體。桑原先生深明此理。所以才強調共同研究中的"懂得人的人"的重要性。

關於這點,不只關係到領導者,而且在整個人生中也是個重要的課題。

桑原先生還說:

"我想,在人生的道路上最重要的是理解人。……這不是指關於抽象的人的一般學理上的知識,而是指由自己去觀察、理解每一個活生生的人,並根據和他們打交道的體驗,得出的見識。"(同前書)

這種對人、對人生的透闢的洞察——我認為桑原先生的偉大之處正在這裡。桑原先生雖然年逾八十,仍然精神矍鑠地從事各種活動。他的"懂得人的人"的底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更加放出光采,更加生氣勃勃地被發揮出來。

集體組織這種東西總不免把人劃一化。而且科學的知識也容易把人抽象化和一般化。這樣,在觀察人物時,大多只是以自己的好惡感情或先入為主來觀察人。但是,這些做法,都不外是精神脆弱的表現,不能全面把握人而已。真正重要的是,如實地了解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著的人的生命本身。那種時而苦惱、時而啼笑的活生生的人,才是真正現實中的人。

關於這一點,一個領導者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具備高邁的人格,必須具備敏銳的、強韌的洞察力才行啊。

佛法的偉大性就在於從現實出發來發現真理,一貫徹底地凝視現實中每個人每一件事物,從中發現真實。組織的成功與失敗,完全在於是否熱愛每個具體的活生生的人,並從這裡開始,作為人與人交流的出發點。

辨認"誠實"的人的眼力

——柴田勝家和毛受家照

看穿人的真實。再也沒有比這點更加重要、更加成為一切事物的關鍵了。但是同時,也沒有比它更難掌握、更難指望十全十美的了。

被人們認為是天台宗中興之祖的妙樂大師說過:"障未除者為怨,不喜聞者為嫉。"我想特別提出"不喜聞"這件事。

正像世上所說"忠言逆耳、良藥苦口"那樣,不願意聽到不合自己心意的話,不願聽到刺耳之言,這是一般凡夫俗子的常情。

反之,奉承和甜言蜜語,就極易聽得進去。如果是這樣,就不會有自身的成長,也不會有相互的進步。只讓那些與自己氣味相投的人圍繞在自己周圍,肯定會自掘墳墓。造成領導者"不喜聞"的驕傲與怠慢,是失敗的重大原因。《新編太閤記》①(吉川英治著,講談社版)裡邊,描寫了一個名叫毛受勝助家照(在歷史上名叫庄助或勝介)這樣一個人物。他原是柴田勝家背②的侍從頭,雖然年紀很輕,卻極有見識。有一次,他看到柴田勝家的舉動過於粗暴,他為了喚起勝家的注意,把勝家要看的書某一頁摺疊起來。勝家打開一看,那摺疊的地方寫的是暗暗規勸勝家的一段文字。勝家看後很不高興,自那以後,就疏遠了毛受家照。據說,在柴田的親隨當中,再沒有比他更受到勝家冷淡待遇的了。

①《新編太閤記》——"太閤"是指豐臣秀吉,本書的主要內容就是寫豐臣秀吉一生的故事。②柴田勝家(1522-1583),日本戰國末期,織田信長麾下有名的武將。

但是時間會證明誰是忠臣。後來,柴田勝家,在"賤嶺"一戰中,遭受了豐臣秀吉大軍的致命打擊,當時從死中救出勝家的,正是毛受家照。"秀吉攻來了"。一聽到這個報告,勝家軍就陣勢大亂,許多人嚇破了膽,裝病的,逃跑的,相繼出現,甚至勝家平時信任的人都呈現逃跑的醜態。當時,有一員武將,向敗退的勝家再三請求將表示主帥所在的帥字旗交給他,這就是毛受家照。目的是為了做勝家的替身去死。當他終於得到了帥字旗後,便率領少數的幾名親兵回馬馳入秀吉軍中,壯烈地戰死了。當勝家看到毛受家照來要求接過帥字旗時,翻然悔悟,但悔之已晚。而且據傳,打了勝仗的秀吉,也厚葬了毛受家照的首級,找來毛受家照母親,鄭重地進行了弔問。

人是無法從表面現象來理解的。平時寡言少語、性格溫和、面孔白皙的毛受家照。在我們身邊肯定也會有像他那樣忠誠的勇者。是讓這樣的人發揮作用呢,還是讓他白白死掉呢?而且要知道,如果讓一個"毛受家照"白白死掉,就會使許多有心的人大為寒心。

背叛者的心理結構

——隱藏在虛榮與驕傲後面的"卑怯的心"

這裡有一段關於豐臣秀吉和明智光秀的有名的故事。秀吉與光秀都是戰國時期有名的代表武將,他們兩人的性格卻完全不同。其最明顯的差別,據說在於他們侍奉其主君——織田信長的態度不同。信長氣性剛烈,主張才幹決定一切,而且是個唯理主義者。因此,在對待家臣們的失敗上,其人縱然以往有過很大的功勞,也立即以嚴厲的態度沒收其所封的領地。據說由於他的這種冷酷的做法,使得家臣們心裡總是戰戰兢兢。秀吉與光秀都是信長依重的部下,他們對其主君感到一種畏懼心理。

但是,對於秀吉來說,無論信長是個多麼難以伺候的主君,和自己過去窮困時期相比,他覺得侍奉信長還是要好些,所以他一直忍耐著。

但光秀則不然,據說光秀在戰國武將之中是個難得的具有最高文化的人,擅長和歌,文化修養在當時算是數一數二的,作為武將他的才能也很出眾,是個智勇雙全者。

但是,光秀對自己的才幹和修養很自負,而且又出身於名門,因此對信長的做法往往不以為然。

在光秀的觀念里,總覺得比起信長自己是名門出身。因此,他總是不能心悅誠服地跟從信長。不滿和反感鬱積在他的心中,終於造反,發動了"本能寺之變"①,導致了他的悲慘的末路②。關於光秀謀反這件事,有人說是出於對信長的粗暴處置的怨恨和對前途的不安;有人說是出於光秀的個人野心鑽了信長疏於防備的空子。許多研究,說法各有不同。但不容否認,起因於像上邊所說的光秀本人的性格,或者往更深一層說,起因於光秀的生命的傾向性。

①本能寺之變——天正十年(1582)明智光秀髮動兵變,殺死駐軍在本能寺中的織田信長的事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