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4章 大白艦隊出使朝鮮!

沈凌菲被阻撓在江華島。

注意,是阻撓,不是扣押,也不是軟禁,更不是監禁。對於朝鮮人來說,江華島乃是度假勝地,是王權的象徵。只有王族的人,才有資格登上江華島。沈凌菲被困在江華島,也算是禮遇。

準確來說,朝鮮人並不想直接扣押沈凌菲的船隊,只是迫於韃子的壓力,不得不做個樣子。但是,如果沒有外界因素的干擾,朝鮮人頂不住壓力,就不得不真正扣押沈凌菲了。

「朝鮮這個小弟還是不錯的。」

「必須給他們一點實質性的支援。」

琢磨片刻以後,張准迅速的做出了決定。

在接到信息的時候,張准就下意識的感覺到,沈凌菲被阻撓回國的背後,肯定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往來朝鮮的明國商人,其實是不少的,為什麼偏偏只有沈凌菲受到阻撓?這裡面,恐怕不僅僅是韃子的原因。朝鮮有人希望藉此事大做文章,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朝鮮阻撓沈凌菲順利返回,其實內里是有貓膩的——朝鮮人希望得到明國的幫助。由於韃子的壓力問題,朝鮮一直希望得到明國的實質性支援,而明國一直無法提供實質性的能起決定性的支援。這顯然讓朝鮮人覺得很失望。因此,他們不得不將求援的目光,落在了張準的身上。

張准在山東崛起的消息,朝鮮人應該知道了。虎賁軍在黃縣擊潰韃子,還將韃子的兩個貝勒包圍在登州城,相信朝鮮人也知道了。沈凌菲是代表張准到朝鮮做貿易生意的,相信朝鮮人同樣清楚。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朝鮮人通過沈凌菲而聯通張准,目的不言而喻。

要給朝鮮一點支援,難度不小。這個支援,必須是武力上的。以目前虎賁軍的能力,要是進入朝鮮,就是又開闢一個新的戰場。對於目前的虎賁軍來說,還是有相當的壓力的。皇太極很快就會南下,虎賁軍必須集中主力迎戰南下的韃子。但是,有壓力也必須迎難如上。張准絕不能眼白白的看著朝鮮落在韃子的手裡。

韃子最缺少的是什麼?第一是人口,第二就是糧食,第三就是水師。這三樣東西,朝鮮都有。如果讓韃子完全的控制朝鮮,迫使朝鮮為韃子提供人力、糧食和水師的話,韃子的實力,將會得到極大的增強。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不能讓朝鮮完全的投向韃子。

「大白艦隊做好去朝鮮的準備!」

「五天後,所有的軍艦,都集中到威海衛軍港。」

「將所有朝鮮的相關資料,都集中起來,大家抓緊時間熟悉。」

張准對身邊的海軍高層快速的說道。

「明白!」

楊國華等人急忙回答。

「注意保密!」

張准又謹慎的說道。

「明白!」

楊國華等人自然明白保密的必要性,張准就沒有繼續強調的必要了。很快,海軍的各級軍官,就知道了大白艦隊要去朝鮮的消息。一時間,所有人都鬥志昂揚,精神抖擻。大白艦隊出現,不就是在這種時候發揮效用的嗎?出使朝鮮,弘揚國威軍威!

第二天,張准立刻從鷓鴣灣軍港回到大都督府,總體上部署出使朝鮮的計畫。因為葉龍欣和恭冰兩個參謀都在河間府,這邊只有楊裘風和幾個年輕的還沒有成熟的參謀,要制定這麼一個龐大的計畫,還是有點難度的。朝鮮畢竟不是江南。虎賁軍對那裡的情況,不是很熟悉,很多情況,都要臨機處置。

而且,從政治地域上來說,朝鮮是另外一個國家。就算是附屬國,那也是相對獨立的國家,有些必要的程序,是必要遵循的。這也是為什麼叫做出使朝鮮,而不是進入朝鮮、進攻朝鮮、侵略朝鮮。張準是明國的後軍都督府大都督,當然是以明國官員的身份到達朝鮮,這就叫出使。

換言之,張准率軍前往朝鮮,並不是單純的戰鬥,還涉及到複雜的外交的問題。對於外交這一攤,張准基本上是不懂的,尤其是要以明國官員的身份出使朝鮮,他還真的有點不習慣。剛好高弘圖在政務部處理政務,張准立刻來找高弘圖求助。

「玉麟,此事可不小。朝鮮人阻撓沈凌菲順利返航的目的,是要拖你下水。一旦你去了朝鮮,就可能被朝鮮人拉住。朝鮮人是要拉住你對抗韃子。這一點,你可要考慮清楚。」高弘圖皺眉說道。

他也是老狐狸了,自然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貓膩。只要張准到達朝鮮,沈凌菲肯定可以順利的返回,這是毋庸置疑的。朝鮮人的真正目的,乃是和張准建立聯繫。只要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就不會為難沈凌菲。換言之,只要張准踏上朝鮮的地面,想要脫身,就有點難了。

確切來說,朝鮮人是想和張准建立聯盟關係,然後利用張準的力量去對抗韃子。相信虎賁軍連續打敗韃子的信息,朝鮮那邊也知道了。畢竟,距離黃縣大戰已經過去了四個多月,朝鮮人應該將方方面面都了解得比較清楚,並且做出了拉攏張準的決策。

「我必須去!我願意和朝鮮人建立這個聯盟。」張准斷然說道。

他當然很清楚,朝鮮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阻撓沈凌菲順利返回的目的,就是要他張准到達朝鮮。一旦到了朝鮮,朝鮮人肯定會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將他拉住,然後想辦法從他這裡得到實質性的援助。要是他不答應朝鮮人聯盟對抗韃子的要求,除非是動用武力,否則,是無法脫身的。不過,共同對抗韃子,不正是張准也需要的嗎?

「你別急!你要進入朝鮮的問題,我看還是要綜合考慮。朝鮮內部的情況,還是比較複雜的。朝鮮的問題,也不是單純依靠武力就能解決的。即使你和朝鮮人建立聯盟,還有很多的問題要解決。」高弘圖謹慎的說道。

「我明白,慢慢來嘛。」張準點頭說道。

「這些日子,我也從昔日同僚那裡,了解到一些朝鮮的情況。你要是有時間,我就給你說說吧。」高弘圖看到張准堅決要去朝鮮,就沒有繼續勸阻,換了話題說道。

「好!」張准爽快的點點頭。

高弘圖就慢慢的解說起來。

朝鮮的局勢,比較複雜,也比較脆弱。

一直以來,朝鮮都是明國的忠誠附屬國。這是從明國開國之初就形成的。當初,朝鮮還叫高麗。高麗政權由於長期受蒙古人統治,其國王已經完全蒙古化,惟蒙古人的命是從。但其國人和愛國大臣還是嚮往中國的先進文明。蒙古被中國人趕走後,高麗王還是追隨蒙古人,這激起廣大高麗人民和愛國大臣的憤怒。

剛好高麗王派遣大將軍李成桂率軍出征明國,李成桂在人民和愛國大臣的擁護下,發動兵變,推翻了高麗政權,建立了新政權,向明國皇帝(皇帝只能是中國人,也就是當時的洪武皇帝朱元璋)請命,並請求新國的國名。朱元璋賜其國名為「朝鮮」。從此,朝鮮是中國的「不征之國」。

萬曆年間,日本基本統一,豐臣秀吉向外擴張,入侵朝鮮。朝鮮抵抗不住,向中國求援。中國派遣軍隊,趕走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援朝」的偉大勝利。朝鮮國王室對中國感恩戴德,朝鮮人民和中國人民,也結下了深厚的戰鬥友誼。

兩國的文化、貿易往來,是非常頻繁的。朝鮮高層基本都懂得漢語,使用漢字,和朝鮮貴族、高官交往,基本上不需要翻譯。還有大量的朝鮮人定居在北京、南京等地。朝鮮國內建築的樣式,還有各種政治制度,都完全是照搬明朝的。

朝鮮光海君朝末年,韃子興起,連續打敗了明軍。朝鮮作為明國的附屬國,也感受到了韃子的強大壓力。光海君不得不採取一種圓滑的外交政策,在臣服明朝的同時也向韃子示好。這種態度為朝鮮的正統派兩班階級所不容。再加上光海君在治國方面的一些失誤,以及宮廷內部不同勢力之間的爭鬥,最終引發了朝鮮的內部政變。

天啟三年(1623)三月十二日,朝鮮發生宮廷政變。西人黨的李貴、李適、金自點等人在仁穆王后和新崛起的南人黨勢力的協助下,召集軍隊在綾陽君的別墅內會合,打入慶雲宮,發動宮廷政變。三月十三日晨,綾陽君李倧即位於慶雲宮之別堂。是為李朝仁祖。仁祖即位後,光海君的親信——大北派的李爾瞻、鄭仁弘等被賜死,光海君和家人被流放到喬桐島。

仁祖在兩班階級、尤其是儒家學者支持下,採取親明排金的政策。當時明金對峙,韃子要想西進伐明,就要考慮東面朝鮮的行動。對於如何處置朝鮮,韃子朝廷內部有兩種意見。《李朝實錄》記載,「第三子洪太時(皇太極)常勸其父進犯我國;其長子貴永介(代善)則每以四面受敵,仇怨甚多,則大非自保之理,極力主和,務要安全,非愛我也,實自愛也」。

努爾哈赤為避免兩面作戰,對朝鮮採取拉攏的政策,多次派遣使臣赴朝鮮投書,希望朝鮮與明朝脫離關係,與韃子結盟。但是朝鮮不為所動,仍然支持明朝,反對韃子。朝鮮還將獲得的很多有關韃子的情報,都送給了明朝。

此時,明朝遼東巡撫王化貞標下練兵游擊毛文龍,率領兵丁二百餘人,在朝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