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7章 夜闌人靜思遼東(下)

以前,朝中大部分官員對熊廷弼是畏懼的,惟獨張鶴鳴不買他的帳,為什麼?張鶴鳴在平定黔貴叛亂中功勛卓著,威望絲毫不低於甚至高於熊廷弼。由於有張鶴鳴帶頭,朝臣們隨之亦公開倒熊。說實在的,以熊廷弼的性格,的確得罪了很多人。此人的性格,有點像是後世的PDH,太耿直,太情緒化。

巡撫王化貞掌有十四萬兵力,熊廷弼卻僅有五千兵馬,他被朝中官員們架空了。事情被熊廷弼搞到這種地步,任你有再高的軍事天才,也無可奈何。但是,熊廷弼依然我行我素,一點都沒有改正的意思。

也許有人會說,熊廷弼被排擠是因為朝中出現了奸臣,出現了魏忠賢這樣的千古第一九千歲。熊廷弼的悲劇,完全是因為魏忠賢而造成的。如果沒有奸臣,熊廷弼的命運,絕對不會這麼悲慘。

其實,歷朝歷代,都有忠奸之分,忠和姦是相對的,問題是你如何駕馭這種局面。在剿滅女真勢力上,朝中所有官員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魏忠賢也不例外。魏忠賢也不希望看到韃子坐大。他從韃子那裡得不到任何的好處。比如說,在袁崇煥主政的時候,魏忠賢對遼東的戰事,還是非常積極支持的。

熊廷弼應利用好這種一致,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求同存異,不能沾火就著,更不能出口傷人。一個政治人物,如果不能控制住自己性格中的弱點,下場將是十分可悲的。

正當經撫二人就戰與守的問題爭執得不開可交時,正當王化貞準備發動一舉蕩平的渡河之戰時,天啟二年,也就是韃子天命六年正月十八日,努爾哈赤率領十萬八旗鐵騎,踏破冰河,如狂飆般向遼西大地席捲而來,一場決定遼西存亡的戰役終於打響了。

王化貞在遼河岸邊布置的兵力,沒費吹灰之力就被努爾哈赤解決了。緊接著,十萬大軍包圍了僅有三千兵力的小城西平堡。西平堡守將羅一貫面對百倍於己的強敵,毫無懼色,他利用火器的優勢多次擊退八旗兵的進攻,戰鬥進行得極其慘烈,城下堆滿了八旗兵的屍體。戰鬥進行了整整一天,西平堡仍然巍然屹立。努爾哈赤怒氣衝天卻又無可奈何,只好留下少部分兵力繼續圍困,率大軍迎戰轉而攻打鎮武堡。

廣寧城中的王化貞得知西平堡被圍,當即沒了主意。熊廷弼從右屯衛下達命令,命王化貞立即派兵解西平堡之圍。面對女真大兵壓境,未經戰陣的王化貞完全亂了方寸,對熊廷弼的命令此刻非常的服從,他命孫得功為先鋒,率廣寧守軍,匯同鎮武守軍、閭陽守軍等火速增援西平堡。在平陽橋與攻打鎮武的韃子遭遇。孫得功是先鋒,先鋒先鋒,應沖在最前鋒,可是他卻鼓動總兵劉渠打頭陣,自己在後面觀望。

多日來,明軍在王化貞一舉蕩平方略的鼓舞下,士氣空前高昂,銳不可當,剛一接觸便將韃子兵殺得紛紛敗退。當時在遼西的明軍,都是從全國各地調來的精銳。當時陝西的起義軍還沒有爆發,明軍可以集中全力在遼西。因此,一開戰,野豬皮就吃了大虧。發現戰事不利,努爾哈赤和眾貝勒急忙重新調整人馬,將生力軍拉上來,雙方繼續血戰在了一起。

野戰是韃子的優勢,韃子騎兵的戰鬥力在當時的中國,應當說是不可戰勝的。戰不多久,明軍漸漸不支,孫得功趁機大喊:打敗了,打敗了,邊喊邊逃跑。這一喊一跑,明軍當即亂了陣角,總兵劉渠、祁秉忠、副將劉徵相繼戰死。明軍大面積的潰敗了。相當數量的明軍被韃子殺死,殘存的明軍爭先恐後隨著孫得功向廣寧逃命。

廣寧鎮武、閭陽守軍已被擊潰,努爾哈赤回過頭來再攻西平堡,未攻之前,李永芳勸降,令人持旗在城下喊道:「知守城羅將軍是好男子,速降,當共富貴。」羅一貫在城頭回應:「朝廷何負於汝而反,豈不知羅一貫是義士乎。」同時也命人樹起招降大旗勸李永芳投降。

努爾哈赤見勸降無勸便重新組織進攻。這一次打得更加激烈。韃子反覆攻了三次,都沒有攻下來,韃子的屍體與城牆相齊,陣亡千餘人。城中火藥用盡後,又不見明軍增援,羅一貫在絕望的情況下拔劍自殺,三千將士全部戰死,無一降者。

西平堡之戰是明金交戰以來最慘烈的一次戰役,明軍僅以三千兵力對抗數萬韃子,並重創其千餘人,令敵人為之膽寒。羅一貫則以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慨譜寫了一曲抗擊異族侵略的讚歌。羅一貫作為民族英雄將永遠受到景仰,而孫得功、李永芳這樣的漢奸,應該永遠都被釘在民族的恥辱柱上。

逃回廣寧的孫得功一進城便派兵奪取城門,封鎖府庫,並在城中宣揚,前方打敗了,城中百姓要趕快剃髮迎接汗王入城,以免遭受屠城之禍,並發動兵士活捉王化貞。這個大漢奸對於迎接野豬皮的到來,非常的積極。

王化貞此時尚在巡撫衙門處理公文,對外面的情況毫無所知。而孫得功的部下正往巡撫衙門奔來,情況萬分危急。王化貞手下的部將江朝棟破門而入,王化貞還喝斥其無禮。江朝棟告訴他孫得功叛變投敵,廣寧城已被孫得功的叛軍佔領,大人要立即隨末將衝出城去,以圖後舉。

王化貞當時驚得手足無措,在江朝棟的護衛下,來到馬廄。馬匹早已被部下偷騎著逃命去了,廄中只剩下兩峰駱駝。江朝棟將自己的座騎讓給了巡撫大人,然後將一些重要的文書、印信等置於駝背,殺出城去。

熊廷弼得到西平堡失守的消息,急忙率僅有的五千將士增援廣寧,途中遇到了倉遑逃命的王化貞。王化貞身邊此時僅余幾十人,其狀相當狼狽,遇到經略大人後,如遇到救星,他放聲大哭,泣不成聲。

熊廷弼見平日口出狂言,心高氣傲的巡撫如今變成這副德行,內心頓時大為高興,忍不住挖苦說:「你當時欲提六萬雄兵一舉蕩平奴酋的豪情哪去了?這個樣子,算什麼呢?」

王化貞慚愧無以對。當時,有人進言趁廣寧尚處於混亂中速速進軍奪回廣寧。也有人提出憑寧前衛據守。熊廷弼見到處是從廣寧逃出的難民,長嘆一聲說:「晚了,如今只有撒入山海關,憑關據守了。」

王化貞此時已是敗軍之將,哪裡還敢反駁,而熊廷弼此令一下,關外守軍和百姓棄城而逃,關外千里沃野頃刻間便成了一片廢墟。其實,熊廷弼當時是有反擊廣寧城的可能的。但是,他主動的放棄了。從此以後,這裡就成了韃子的疆域。

史載為王化貞所依仗的蒙古兵乘機殺掠,逃亡的士兵亦隨之哄搶,逃亡的民眾雪上加霜,十僅存一,被遺棄的老幼在道旁哀號,到處是被蹂躪踐踏而死的屍體。遼西民眾沒有死於異族的鐵蹄之下,反倒成為官軍和蒙古人的刀下之鬼。

巡撫逃跑,孫得功佔領了廣寧,他立刻將這一消息報給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大喜,他率軍向廣寧奔來,行至距廣寧不遠處,就見孫得功率領城中已剃髮歸降的軍民焚著香,敲鑼打鼓,吹著喇叭迎接努爾哈赤進城。

進入城中,只見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城中民眾皆已剃髮,跪於街道兩側,歡呼著迎接廣寧城的新主人。孫得功別出心裁,他在城門處鋪上黃布,努爾哈赤是踏著象徵天子的黃布進入廣寧城的。

【作者註:一定要記得孫得功這個大漢奸!他的兒子,就是在《鹿鼎記》裡面出現的孫思克!】

廣寧城易手,遼西境內沒有隨熊廷弼撒入關內的將領們陸續率兵民歸順韃子,他們是:鎮靜堡參將劉世勛。大清堡游擊閻印,大凌河游擊何世延,西興堡備御朱世勛,右衛屯備御黃宗魯,錦州都司陳尚智,鎮撫堡都司金勵,劉式章、李維龍、王有功,平陽橋守堡閔雲龍,鐵場守堡俞鴻漸,錦安守堡鄭登。團山守堡崔進忠,鎮寧守堡劉詩、藏圖祚,鎮遠守徐鎮靜,鎮安守堡鄭維翰,鎮邊守堡周元勛,大康守堡王國泰等……願意當漢奸的人很多。

努爾哈赤欣喜萬分,在城中大罷宴席慶賀,犒勞八旗將士。為了表彰孫得功的功績,努爾哈赤任命他為游擊,鎮守廣寧。天命七年(1622)二月十一日,發生了一件令人無法想像的事情,努爾哈赤竟將遼陽城的大福晉阿巴亥、眾妃子,以及眾貝勒的福晉們接到廣寧,統兵大臣一行人等出城叩見。

衙門之外,路鋪紅氈。巳時,「大福晉率眾福晉叩見汗,曰:『汗蒙天眷,乃得廣寧城。』眾貝勒之妻在殿外三叩首而退。嗣後,以迎福晉之禮設大筵宴之。」慶祝攻克廣寧勝利的氣氛因這些女人的到來而達到了高潮。

廣寧失守,對朝中力挺王化貞的大臣們無疑是當頭一棒,反對王化貞的大臣們立即上書要求嚴懲王化貞。天啟皇帝當然十分惱怒,議後將王化貞捉拿下獄,熊廷弼被革職還鄉,聽候處理。後來熊廷弼覺得自己一身是理,若待在老家,恐遭朝中政敵陷害,便從老家返京城,懷著十二分的自信,請求懲處自己。

也許他當時以為,廣寧失守與自己毫無關係,並且恰好驗證了自己當初主張的正確。令他無論如何沒想到的是,反對他的一些大臣和閹黨們的相互呼應,竟將他與王化貞同罪論處,逮捕入獄,御史梁夢環誣其貪污餉銀十七萬,御史劉徽告發說熊廷弼家資百萬,但抄家後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