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5章 改革大都督府

張慎言頓時愣住,欲言又止。

張准居然在打懿安皇后的主意,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沒錯,懿安皇后張嫣對崇禎的影響力的確很大,要是她主動開口,崇禎或許會考慮。但是,張嫣同樣知道,張準是反賊,一切行動,都是以推翻朝廷為目的的,她怎麼可能答應張準的要求?她想讓張准推翻自己么?

再說,就算張嫣出面,內閣和六部也會積極反對的。還有山東的三個藩王,同樣會強烈反對的。讓張准主持山東的軍務,就等於是讓張准控制整個山東。一旦朝廷開了口子,山東就等於是沒有了。你什麼時候見過被張准吞下去的地盤,還有吐出來的?

山東戰略位置如此重要,張准要是控制了山東,就可以隨時切斷運河,斷絕京師和明國北部軍隊的後勤供應。這樣一來,整個明國北部,都要全部枯萎掉。這是萬萬不可以的。即使是最腦殘的皇帝,最腦殘的內閣首輔,都不可能答應張准這個狂妄的要求。

高弘圖深沉的說道:「我贊成玉麟統管山東軍務。要是藐山覺得還有誰比玉麟更有能力抗擊韃子,還請提出來。要是沒有,此事還請史可法大力促成吧。」

張准輕描淡寫的說道:「漫天要價,就地還錢,朝廷既然不急,咱們急什麼?反正死的都是普通的百姓,朝廷緊張什麼?」

張慎言苦澀無語。

他明白,張準是在將朝廷的軍。我提出這麼狂妄的要求,是有理由的。理由就是我能保護這些百姓的安全。北國的百姓,就算沒有五百萬,三四百萬還是有的。韃子如果到來,這些百姓,必然遭受屠戮。你朝廷要是不能保護這些百姓,又不讓我來保護,這樣的朝廷,肯定會成為眾矢之的。

張準的目的,就是要造反,就是要推翻朝廷。換言之,朝廷和虎賁軍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朝廷想方設法遏制虎賁軍的發展,虎賁軍又何嘗不是在千方百計的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朝廷要是放任北國的百姓不管,任憑他們落在韃子的手裡。有這麼好的借口,這麼好的機會,張准怎麼可能錯過?只要稍微煽動一下,北國就會燃起熊熊大火,加入到反抗朝廷的行列。

要是在以前,朝廷的京師和北國附近,重兵雲集,一般的亂民,根本不可能起來鬧事。只要有這個苗頭,馬上就會被鎮壓。但是,現在,有虎賁軍的插手,有韃子的即將入寇,事情頓時變得無比的複雜起來。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張慎言,也無法推斷,這件事到底會如何發展。虎賁軍這個大火星,落在干透的柴堆里,天知道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高弘圖意味深長的說道:「藐山,你有更好的人選嗎?」

張慎言當然沒有更好的人選。現在的他,感覺實在是太痛苦了。一方面,是朝廷的無能,還有無恥。這樣的朝廷,的確讓張慎言感覺越來越失望。一方面,是虎賁軍的強大,是張準的咄咄逼人。這同樣讓張慎言覺得不舒服。你張准難道就不能犧牲一點,成全朝廷嗎?好吧,這的確是過高的要求了。朝廷並沒有給張准任何的實質性的恩惠,又怎麼可能要求張准回報朝廷?

無奈之下,張慎言唯有眉頭緊鎖,苦澀的說道:「朝廷那些人……唉!尸位素餐,尸位素餐啊!」

張准若無其事的說道:「史可法到來浮山城以後,我會和他商量此事。要是朝廷答應,大善。要是不答應,我也會想辦法撤退並安置北國的百姓,盡量減少損失。現在,我要和兩位斟酌另外一件事情。關於大都督府的架構改組問題。」

張慎言只好收拾心情,轉移到下一個議題。

在以前,張准一直都是用城管司、裝備司、財政司等部門,來統管下面的關係,偶爾還參雜一下生夏宗。結果,前前後後的,成立了二十幾個司。連專門生產精鹽的都有一個精鹽司。組織架構多了,自然不免有些混亂,很多司的職能存在重疊和交叉的現象。現在,虎賁軍控制的地盤大了,事務也變得複雜了,有必要對權力架構進行改組,做到簡練、高效、廉潔。

既然朝廷給自己的職銜是大都督,張准也就按照大都督的名義來編排了。最耳熟能詳的大都督府,應該是在唐朝,是軍政合一的機構。歷朝歷代,對外擴張比較厲害的,應該要算漢唐。大都督府在擴張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張准也有很強烈的擴張慾望,因此,決定使用大都督府作為最高管理機構。

唐代的大都督府一般設有:都督一人,從二品;長史一人,從三品;司馬二人,從四品下;錄事參軍事一人,正七品上;錄事二人,從九品上;功曹參軍事、倉曹參軍事、戶曹參軍事、田曹參軍事、兵曹參軍事、法曹參軍事、士曹參軍事各一人,正七品下;參軍事五人,正八品下;市令一人,從九品上;文學一人,正八品下;醫學博士一人,從八品上。

相對而言,明朝的官職設置要完善得多。事實證明,內閣和六部是最符合中國國情的封建管理架構。皇帝和內閣的權力互相制衡,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現大起大落的局面。明朝曾經有過皇帝被抓的不光彩歷史,但是並沒有對明朝產生大的影響。土木堡之變和靖康之恥相比,後果是完全不同的。

經過研究,張准決定以都督府作為軍政合一的最高統治結構,自己擔任大都督。大都督府下面管轄數個部門,分別是軍務部、政務部、財務部、法務部、工務部等,分別負責不同的事務。

軍務部包括參謀部、情報司、貓眼司、裝備司、醫療司、傷退司、後勤司、造船司等部門。參謀部主要負責虎賁軍的組織、訓練、指揮、作戰等。情報司和貓眼司都是情報機關,負責搜集情報。裝備司主要負責武器裝備的研究和生產,包括煉鐵、虎賁銃生產、火炮生產、火藥生產等。

醫療司主要負責醫療事務,包括建立衛生制度,收容傷病員等。傷退司主要負責傷殘及退伍軍人的安置,還要負責新兵的基本訓練。後勤司自然是負責所有後勤物資的生產、集中、運輸、管理等。造船司自然是專門負責海軍戰艦的設計、製造、維修等。

軍務部的總負責人,自然是張准本人。軍權是絕對不能旁落的,只要是人都知道。沒有人會跟張准爭搶這個職務,除非是覺得自己活得不耐煩了。

在各個司之外,軍務部下屬還有一個軍事委員會,包括張准在內,總共有十三名委員。這些委員都是虎賁軍的頭頭,包括各個軍種的主要指揮官在內。楊致遠、郝林勇、楊國華、周正宇等人都是其中的成員。有大的戰事,張準會召集軍事委員會的所有成員,一起討論研究。

政務部的架構比較複雜。政務部囊括了所有的政務、經濟、科技方面的管理事務。下屬的機構,包括內政司、精鹽司、軍田司、民田司、科技司等。政務部的組織架構,是最龐大的,人員也最多。

按照張準的設計,政務部應該有一個尚書,數個侍郎或郎中。高弘圖本來是尚書的最適合人選,他的大局感是比較強的。但是,高弘圖本人堅持不擔任公開的官職。因此,這個尚書的職務,暫時空缺。劉航、劉寶玉、侯山平、楊立仁等人,都是侍郎或郎中。職位沒有高低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

作為最主要的內政部門,政務部當然要有大量的骨幹。田楓、劉廣新、宋應升、宋應星、馮夢龍、張煌言、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徐正明等人,都是政務部的儲備人才。其中,宋應升等人都擔任了地方知縣。萊州府知府王銘宇,登州府知府張慎言,都是政務部的直接下屬。

在政務部的下面,同樣設置有一個政務委員會,包括張准在內,同樣是十三名的委員。遇到重大的政務需要決策,會召集全部的委員進行商議。這些委員,當然是政務領域的骨幹,包括張准、高弘圖、張慎言、王銘宇、劉航、劉寶玉、楊立仁、侯山平、周一鳴、田楓、劉廣新、楊銳鋒等。

財務部包括財政司、審計司。財政司主管財政收入和支出。審計司負責審計各項費用的開支。財務部的總負責人,當然是楊映菡了。楊映菡本身能力不是很強,因此需要多人協助。姬玉情對財務管理,也算精通,有她協助,楊映菡就不會感覺到吃力了。

法務部包括法制司、監察司。法制司主要負責各項法令法規的制定和完善,如《均田令》、《軍田令》、《戶籍令》、《經商令》等。隨著虎賁軍控制區域的擴大,這些法令都要不斷的完善。同時,針對新的情況,也要制定新的法律。張准準備用幾個月的時間,制定一套相對簡單的法律,然後頒布執行。

其實,明代不是沒有法律。相反的,明代的法律,還非常的完善。《大明律》總共有30卷,460條,包括五刑、十惡、八議等各方面的內容。即使在後世看來,大明律也已經是相當的完善了。

遺憾的是,完善的法律,不代表嚴格的執法,更不代表公正的執法。至於其中的原因,就不必細表了。每個朝代都是開國之初,法令的執行比較公正嚴明,慢慢的就開始產生惰性,逐漸腐敗,最後蕩然無存。有的朝代開創不過幾十年,就已經腐敗透頂了。

《大明律》相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