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六房女人胡氏死去以後,娘倆發生了重大分歧。母親白趙氏仍然堅持胡氏不過也是一張破舊了的糊窗紙,撕了就應該盡快重新糊上一張完好的。她現在表現出的固執比秉德老漢還要厲害幾成。她說她進白家門的那陣兒,老阿公還在山裡收購中藥材,帶著秉德,讓老二秉義在家務農。那年秉義被人殺害,老阿公從山裡趕回,路上遭了土匪,回到家連氣帶急吐血死去了。秉德把那兩間門面的中藥收購店鋪租賃給一位吳姓的山裡人就回到白鹿村撐持家事來了。她和他生下七女三男,只養活了兩個女子和嘉軒一個娃子,另外七個有六個都是月裡得下無治的四六風症,埋到牛圈裡化成血水和牛糞牛尿一起拋撤到田地裡去了。唯有嘉軒的哥哥拴牢長到六歲,已經可以抱住頂桿兒搖打沙果樹上的果子了,搞不清得下什麼病,肚子日漸脹大,胳膊腿越來越細,直到渾身通黃透亮,終於沒能存活下來。嘉軒至今沒有女人更說不上子嗣,說不定某一天她自己突然死掉,到陰地兒怎麼向先走的秉德老漢交待?嘉軒誠心誠意說,所有母親說到的關係利害他都想到了而且和母親一樣焦急,但這回無論如何不能貿貿然急匆匆辦事了。這樣下去,一輩子啥事也辦不成,只忙著娶妻和埋人兩件紅白事了。得請個陰陽先生看看,究竟哪兒出了毛病。白趙氏同意了。

夜裡落了一場大雪。莊稼人被厚厚的積雪封堵在家裡,除了清掃庭院和門口的積雪再沒有什麼事情好做。鹿三早早起來了,已經掃除了馬號院子裡的積雪,曬土場也清掃了,磨房門口的雪也掃得一乾二淨,說不定有人要來磨麵的。只等嘉軒起來開了街門,他最後再進去掃除屋院裡的雪。嘉軒已經起來了,把前院後庭的積雪掃攏成幾個雪堆,開了街門,給鹿三招呼一聲,讓他用小推車把雪推出去,自己要出門來不及清除了。他沒有給母親之外的任何人透露此行是去請陰陽先生,免得又惹起口舌。村巷裡的道路被一家一戶自覺掃掉積雪接通了,村外牛車路上的雪和路兩旁的麥田裡的雪連成一片難以分辨。他拄著一根棍子,腳下嚓嚓嚓響著走向銀白的田野。雪地裡閃耀著綠色藍色和紅色的光帶,眼前常常出現五彩繽紛的迷宮一樣的瓊樓仙閣。翻上一道土梁,他已經冒汗,解開褲帶解手,熱尿在厚厚的雪地上刺開一個豁豁牙牙的洞。這當兒,他漫無目的地瞧著原上的雪景,辨別著被大雪覆蓋著的屬於自己的麥田的壟畦,無意間看到一道慢坡地裡有一坨濕土。整個原野裡都是白得耀眼的雪被,那兒怎麼坐不住雪?是誰在那兒撤過尿吧?篩子大的一坨濕土周圍,未曾發現人的足跡或是野獸的蹄痕。他懷著好奇心走過去,裸露的褐黃的土地濕漉漉的,似乎有縷縷絲絲的熱氣蒸騰著。更奇怪的是地皮上匍匐著一株刺薊的綠葉,中藥譜裡稱為小薊,可以止血敗毒清火利尿。怪事!萬木枯謝百草凍死遍山遍野也看不見一絲綠色的三九寒冬季節裡①,怎麼會長出一株綠油油的小薊來?他蹲下來用手挖刨濕土,猛然間出現了奇蹟,土層露出來一個粉白色的蘑菇似的葉片。他愈加小心地挖刨著泥土,又露出來同樣顏色的葉片。再往深層挖,露出來一根嫩乎乎的同樣粉白的稈兒,直到完全刨出來,那稈兒上綴著五片大小不一的葉片。他想連根拔起來卻又轉念一想,說不定這是什麼寶物珍草,拔起來死了怎麼辦?失了藥性就成廢物了。他又小心翼翼地把濕土回填進去,把周圍的積雪踢刮過來偽裝現場,又蹲下來掙著屁股擠出一泡屎來,任何人都不會懷疑這兒的凌亂了。他用雪擦洗了手上的泥土,又回到原來的牛車路上。(①三九:從冬至日起,每九天為一單位,第三個九,稱為「三九天」;為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他當即轉身朝回走去,踏著他來時踩下的雪路上的腳窩兒,緩兩天再去找陰陽先生不遲。回到家裡,母親和鹿三都問他怎麼又回來了,他一概回答說路上雪太厚太滑爬不上那道慢坡去,他們都深信不疑。他回到自己的廈屋,從箱子裡翻出一本繪圖的石印本《秦地藥草大全》來,這是一本家傳珍寶,爺爺和父親在山裡收購藥材那陣兒憑藉此書辨別真偽。現在,他耐著心一頁一頁翻著又薄又脆的米黃色竹質紙頁,一一鑒別對照,終於沒有查到類似的藥名。他心裡猜斷,不是怪物就是寶物。要是怪物貿然挖採可能招致禍端,要是寶物一時搞不清保存炮製的方法,拔了也就毀了。他想到冷先生肯定識貨,可萬一是寶物說不定進貢皇帝也未免難說,當即又否定了此舉。他於焦急中想到姐夫朱先生,不禁一悅。

朱先生剛剛從南方講學歸來。杭州一位先生盛情邀約,言懇意切,仰慕他的獨到見解,希望此次南行交流諸家溝通南北學界,順便遊玩觀賞一番南國景緻。他興致極高,乘興南去,想著自己自幼苦讀,晝夜吟誦,孤守書案,終於使學界刮目相看,此行將充分闡釋自己多年苦心孤詣精研程朱的獨到見解,以期弘揚關中學派的正宗思想。再者,他自幼至今尚未走出過秦地一步,確也想去風光宜人的南方遊覽一番,以博見識,以開眼界。然而此行卻鬧得不大愉快,乘興而去掃興而歸。到南方後,同仁們先不提講學之事,連續幾天遊山玩水,開始尚賞心悅目,三天未過便煩膩不振。所到之處,無非小橋流水,樓台亭閣,古剎名寺,看去大同小異。整日吃酒遊玩的生活,使他多年來形成的早讀午習的生活習慣完全被打亂,心裡煩悶無著,又不便開口向友人提及講學之事。幾位聚會一起的南北才子學人很快廝混熟悉,禮儀客套隨之自然減免,不恭和戲謔的玩笑滋生不窮,他們不約而同把開心的目標集中到他的服飾和口語上。他一身布衣,青衫青褲青袍黑鞋布襪,皆出自賢妻的雙手,棉花自種自紡自織自裁自縫,從頭到腳不見一根洋線一縷絲綢。妻子用麵湯漿過再用棒槌捶打得硬邦邦的衣服使他們覺得式樣古笨得可笑;秦地渾重的口語與南方輕俏的聲調無異於異族語言,往往也被他們訕笑取樂。他漸漸不悅他們的輕浮。一天晚宴之後,他們領他進了一座煙花樓。當他意識到這是一個什麼去處時怒不可遏,拂袖而去,對邀他南行講學的朋友大發雷霆:「為人師表,傳道授業解惑。當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吾等責無旁貸,本應著書立論,大聲疾呼,以正世風。竟然是白日裡遊山玩水,飲酒作樂,夜間尋花問柳,夢死醉生……」朋友再三解釋,說幾位同仁本是好意,見他近日情緒不佳,恐他離家日久,思念眷屬,於是才……朱先生不齒地說:「君子慎獨。此乃學人修身之基本。表裡不一,豈能正人正世!何來如此荒唐揣測?」當即斷然決定,天明即起程北歸,再不逗留。朋友再三挽留說,如果一次學也不講就匆匆離去,於他的面子上實在難以支持。朱先生於是讓步,講了一回,語言又成為大的障礙,一些輕浮子弟竊竊譏笑他的發音而無心聽講。朱先生更加懊惱,慨然嘆曰:南國多才子,南國沒學問。他憋著一肚子敗興氣兒回到關中,一氣登上華山頂峰,那一口氣才吁將出來,這才叫山哪!隨即吟出一首《七絕》來:

踏破白雲萬千重,

仰天池上水溶溶。

橫空大氣排山去,

砥柱人間是此峰。

朱先生自幼聰靈過人,十六歲應縣考得中秀才,二十二歲赴省試又以精妙的文辭中了頭名文舉人。次年正當赴京會考之際,父親病逝,朱先生為父守靈盡孝不赴公車,按規定就要取消省試的舉人資格。陝西巡撫方昇厚愛其才更欽佩其孝道,奏明朝廷力主推薦,皇帝竟然破例批准了省試的結果。巡撫方昇委以重任,不料朱先生婉言謝絕,公文往返六七次,仍堅辭不就。直至巡撫親自登門,朱先生說:「你視我如手足!可是你知道不知道?你害的是渾身麻痺的病症!充其量我這隻手會擺或者這隻腳會走也是枉然。如果我不做你的一隻手或一隻腳,而是為你求仙拜神乞求靈丹妙藥,使你渾身自如起來,手和腳也都靈活起來,那麼你是要我做你的一隻手或一隻腳,還是要我為你去求那一劑靈丹妙藥呢?你肯定會選取後者,這樣子的話你就明白了。」方巡撫再不勉強。朱先生隨即住進白鹿書院。

白鹿書院坐落在縣城西北方位的白鹿原原坡上,亦名四呂庵,歷史悠遠。宋朝年間,一位河南地方小吏調任關中。騎著騾子翻過秦嶺到滋水縣換乘轎子,一路流連滋水河川飄飄揚揚的柳絮和原坡上綠瑩瑩的麥苗,忽然看見一隻雪白的小鹿凌空一躍又隱入綠色之中再不復現。小吏即喚轎夫停步,下轎注目許多時再也看不見白鹿的影子,急問轎夫對面的原叫什麼原,轎夫說,「白鹿原。」小吏「哦」了一聲就上轎走了。半月沒過,小吏親自來此買下了那塊地皮,蓋房修院,把家眷遷來定居,又為自己劃定了墓穴的方位。小吏的獨生兒子仍為小吏。小吏的四個孫子卻齊擺擺成了四位進士,其中一位官至左丞相,與司馬光文彥博齊名。四進士全都有各自的著述。四兄弟全都謝世後,皇帝欽定修祠以紀念其功德,修下了高矮粗細格式完全一樣的四座磚塔,不分官職只循長幼而分列祠院大門兩邊,御筆親題「四呂庵」匾額於門首。呂氏的一位後代在祠內講學,掛起了「白鹿書院」的牌子。這個帶著神話色彩的真實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