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 白首志不移 港行漫筆

飛機下降,接近地面。初訪香港的一位朋友眼望窗外,驚嘆地說:這簡直是人造石林。石林,我到過,在昆明市路南縣的鄉下,彝族阿細人地區。平地聳立千百個大小石柱,排列得相當緊密,參差不齊,高低不等,犬牙相錯,確是天下奇觀。我這位朋友的香港初瞥,作此比擬,新鮮貼切,十分形象。我也湊上去觀望,半年暫別,一眼就看出鬧市東頭又聳出一片新建高樓,人造石林還在增長、擴大。

香港對我不是個陌生地方。30年代去廣西調查,負傷回粵治療,能行動時就到香港去觀光。那時香港人口還不到100萬,給我的印象酷似廣州而不如廣州繁榮;滿街都是廣東人,赤腳穿木板拖鞋。沿海擁擠不堪的街道和碼頭似乎老是又濕又滑,一片腳踏板噼啪之聲,擾人聽覺。

40年代,日本投降後我重訪英倫,歸途路經香港。由於我是英方的文化貴賓,受到香港大學校長和香港主教的殷勤招待,往來於居住在半山別墅里的上層人士之間。這裡見到的是香港另一世界,英國紳士派頭比不列顛更不列顛。這個世界在社會生活上和早年看到的那個木拖鞋階層是隔絕的。論市面,我看還趕不上上海。當時由於大批大陸移民進入,人口增至160萬人,其中幾乎有50萬人流離失所,露宿街頭。

一隔幾十年,我再來香港已是80年代了。最近這幾年,我幾乎每年都到過這地方,不是承邀專訪,就是過路中轉去美、去澳、去印度。每次停留時間不長,但多少也親眼看到一點香港的新面貌。就說人造石林吧,它就是70年代興起的。這10多年來,它不斷增長擴大,連成一片。現在城市中心還遺留著一些30年代的建築,當年的大廈被夾在摩天樓中間,顯得特別寒磣,但卻提供了反映香港發展的標誌。

香港在150年前是個無名的小島,只有20多個漁民村落,不到4000人。1842年英國仗其炮艦的威力,脅迫清廷訂城下之盟,大概出於當時紫禁城裡謀士們的逆料,要求割讓的卻是這區區一小塊四面環海的彈丸之地。他們疑惑洋人怎會看中這個荒島?!給就給吧。要求那些沒見過世面的庸臣們預料這個荒島一百多年後竟會是個世界金融中心和東亞工商中心之一,當然這也太不近情理了。其實就是今天,在現實已擺在人們眼前時,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如實地理解香港的地位的來由呢?正是這樣,我們對這個人造石林,除了驚嘆它所表現人力的雄偉外,自然不免要想一想:人間怎麼會出現這個奇景?將來又會怎樣?50年、100年以後的事不說,12年以後的事總得多想一想吧。

要思考這些問題,首先要認識香港的現實。這是這次專程訪問的目的。時間雖短,20天里所見所聞,所思所議,卻有不少。說是參觀,也許還是言過其實,觀看有之,參與則未。有點想法,隨筆寫下,不講起承轉合,不求全貌完形,只是片斷鱗爪而已,故稱之為「漫筆」。

白天看石林只見外形,一片兀然聳立的巨廈,幾十層的高樓,看不到甚至不覺得這正是蜂房蟻穴般萬頭攢動的巨大立體人群。到了晚上或午夜,如果登上山頂,俯視全港,燈火燦爛真是萬里星海。這時,就會冒出世外來客之感,似乎看到了每一盞燈下都聚著一堆人。那豈是星海,實是人海。天下怎麼會有這些多人密密麻麻、緊緊地擠在那麼小的一個空間里呢?

從空間來說香港真是個彈丸之地,一共只有約1000平方公里。就在這隻有四位數字的面積上卻住著七位數字的人口——540多萬。如果把這麼多人均勻地攤放在這片土地上,每一平方公里就有5500人。這樣的人口密度,還不到摩肩接踵的地步。而事實上這裡是個山岡起伏的島嶼,可供人們建屋居住的主要是一條縱深不能以里計的狹窄海岸。這540多萬人如果擠在這海岸上,那就會出現有如海濱游泳場的場面了。人們要居住、要生產、要工作,只得向立體空間要面積,寸土之上重疊它幾十層。這樣,每個人不就可以有幾尺方圓之地可以容身了嗎?於是乎人工石林拔地而起。這幾年來,人們已覺得沿海平地太少,鑿山填海,擴大面積。新近擴建的石林和飛機跑道都是這樣搞起來的。

當初英國殖民者攫取香港這個被稱作「杳無人煙的荒蕪小島」時,對人口集聚之速是估計不足的。他們看中的是這個不凍的深水港口。以海上霸權為基礎的英帝國是想在這裡扼住印度洋進入太平洋的商道咽喉。這點可說他們是看準了,因為至今這個港口仍是東西方之間物資吞吐的樞紐。去年香港外貿總值在3500億港元以上。這可是個天文數字。從物資運輸來說,它在東亞也是數一數二的商港,僅集裝箱運輸量,已在世界上名列第三。據說到80年代末,現正在擴建的工程完成後,將首屈一指。

攫取香港之初,這個殖民帝國預料不到貿易發展、人口彙集之後,這個小島承受能力不足。光是淡水的供應,島上的雨水能養活多少人呢?於是魔掌又伸向香港對岸的九龍半島南端,1860年用不平等條約把這塊土地割去。但還是不滿足,1898年再次拓展香港的範圍,把深圳河以南的地區作為租期九十九年的租界,稱為新界。1997年收回香港的協議是以這個年限推算的。香港島、九龍、新界合稱香港。

如果香港僅僅滿足於成為東方海運貿易中心,大概只能形成上述30年代和40年代的面貌。香港經濟的起飛是近30年來的事,工業發展是這個時期的特點,主要依靠的是移民的智慧和勞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了一隻和南朝鮮 、日本、台灣、新加坡並稱的東亞經濟「老虎」。它的興起是有時代、地理和人力的多種因素,今後它在世界經濟中還將起著重要作用。如果天時、地利、人和都搞得好的話,它的前途是不能不令人側目的。

到達香港適逢周末。主人建議我們不妨利用這休息期間,繞香港一周,心裡好有個全貌。我們從香港的跑馬地出發,穿過海底隧道,到九龍;再穿過獅子山隧道入新界,過沙田(即中文大學所在地),經大埔、粉嶺,如果直往東北即是深圳,往西北即沙頭角,隔山可遙望珠海。我們折向東南,到元朗用了午餐,席上海鮮極為可口,然後沿海岸向西南,返香港島。

香港地處南海,草木四季常青。一出九龍便進入丘陵地帶,高速公路蜿蜒曲折,兩旁有山有海,一路風景宜人。汽車每行走一二十分鐘就有一堆高聳的建築群,自成一體。主人指點著說,這是香港近幾年來推行新市鎮發展計畫的結果。1972年開始按計畫公私投資興建這類為疏散聚居市中心人口的居住區。在80年代中期,建成3個新市鎮,為180萬人提供了居所。現在正在伸展,準備到90年代,增至7個新市鎮,屆時可容納居民300萬人,所以我們一路看到許多地方都在大興土木。儘管工程浩大,但就近一望,施工現場乾乾淨淨,不像內地一些建築工地那樣嘈雜凌亂。

我印象特深的是,一路上除了少數菜圃外,竟看不到一塊長糧食的農田。後來一查香港的統計資料才知道全區可耕地只佔7%,主要用來種植蔬菜和果樹。50年代這裡還有9000公頃稻田,80年代已減到10公頃以下。偏僻村落附近的水稻田,多已荒置退耕了。可見殖民者擴張新界,目的不是在香港搞小而全的自給經濟。香港是永遠不能成為一個經濟上自給的社區的。

香港各項產業的比例,和我們大陸相對比剛剛倒了個頭。開發自然資源的漁農礦等第一產業,可以說根本沒有成長起來。農業上面已說過,漁業稍好一些,有5000艘漁船供應本市的鹹水魚,所以沿海小鎮上有極可口的鮮魚可吃。但是淡水魚88%是從大陸運去的,廣州附近很多漁村就靠此致富。礦業如果包括開山鑿石在內,這幾年來填海運動搞得很起勁,也許可以和漁業比一下。把漁農礦統統算上,在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不超過10%,只有一位數字,有人甚至估計只有1%,可說微乎其微了。

香港的第二產業,即原料加工的製造業和建築業,雖然開始較早,但是成為香港的經濟支柱卻是近20年的事。去年統計已有近4.7萬家工廠,職工達85.5萬人。工業產值佔總產值近30%,形勢還在看漲。香港有這樣多工廠,但自己一無原料,二無能源,三少空地。它能發展的就是些輕工業,包括紡織、服裝、電器、電子、鐘錶、玩具等勞動密集和智力密集型的小工業。原料和能源全靠島外提供,在本港加工後,再把成品賣到外地去。香港產品中接近90%是外銷的。所以這種工業是和外貿分不開的。在這一點上,是近20年來東亞勃興的幾隻經濟小「老虎」共同的特色。

香港在經濟結構上和大陸的最大區別就在它第三產業的比重特別大,高達69%。商業發達本是商埠的特點。問題在於它主要不是為本地居民服務,而是為世界各地的生產者和消費者服務。這裡真是世界各地物資流動的中轉站。去年香港入口總值約2000億港元,其中800億隻在香港過一過手。如前所述,香港的工業其實主要也是加工性的中轉活動,就是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