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 良師與益友 老來緬懷胡耀邦同志

此時此刻胡耀邦同志離開我們已足足有10個年頭了,我到江西共青城憑弔他的墓地也已是5年前的事了。我自己實際年齡也已進入了九十大關。此時回顧自己坎坷的一生,到老來還能親眼看到我們民族復興的曙光,實在是件夢裡都不敢企求的幸事。想到許許多多先我而去的良師益友,我怎能不珍惜我這難得的命運。一念及此,我更不能不想起我尊敬的耀邦同志了。

我總是認為,在我一生經歷的轉折點如果沒有耀邦同志的英明果斷、力排狂瀾,我們這一小撮「毛選里有名的六教授」,絕不可能這樣容易破冰山而重見光明的。我能有今天就不應該忘記耀邦同志對我們的這段恩德。

在1980年以前,我應當早就認識耀邦了,但是實際上除了見面時點頭握手外,並談不到相識和相知。在我回憶中初次說得上真正交心的是在1980年我得到改正之後,也就是說在我第二次學術生命的初期,確切的日子已不記得。有一天我正在民盟中央客廳里和盟內的同志們談話,突然通知我們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位黨中央的領導同志。見了面才知道原來是耀邦同志。他當即聲明這是他一時興起來看望大家的,想順便談談。我至今還清晰記得就在這次會見時,他說了「民盟是個黨外知識分子的政黨。這些知識分子第一是愛國的,第二是學有專長的,第三是為人正派的」。他接著說,「我們就希望能發揮這些知識分子的作用,同我們合作,成為復興中國的一個力量」。這段話當時並沒有用筆記下來,更沒有錄音,但口口相傳,至今在老盟員中幾乎念念不忘。

我還記得當時大家就議論開了,認為這可以說是一錘定音為民盟定了性。而且提出了民盟作為一個民主黨派應該做些什麼。我們特別感到高興的是說盟員為人正派,因為當時正盛吹「寧左勿右」的風。提出正派做人的標準正切合時宜,和當前講正氣聯繫起來,不是更能發人深省么?

由於我最近參加了一次統一戰線理論的討論會,我又想起了耀邦同志那次乘興訪盟一事,所表露出當時黨盟間那樣親密無間的關係,使人神往。在上述的談話中耀邦同志那樣輕鬆、平易地表達了統戰的目的和方針,更是難得。耀邦同志這樣說了而且也這樣做了。在這裡不妨用一段我自己的經歷來加以說明。

我想到的是耀邦同志在1983年11月3日看了我所寫的那本《小城鎮 大問題》小冊子之後隨手寫下的一段話,後來被說是他的批示,其實是讀後的一點感想,並不准備給我看的,而是為了想推薦這本小冊子給黨內的一些同志看。不久,當時中央統戰部的負責同志看到了,特地通知我到部里去看一看,當我讀到了耀邦同志寫在我發表的這篇文章上的話時深受感動。現在回想起來,可以說對我其後20年的生命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後來《瞭望》的編者打算出版一本《小城鎮四記》,收入這篇文章時,請示了耀邦同志,同意把這一段話的一部分發表在這書的前頁,得到公開。

這篇《小城鎮 大問題》的文章是我在1982年9月20日在江蘇家鄉調查時寫的,回到北京後印成了一本小冊子,分發給當時全國政協的朋友們作為參考。我並不知道它怎麼傳到了耀邦同志的手上。後來聽說,他有一次有點感冒,在家休息時無意中看了一遍,他閱畢在小冊子上順手寫下了自己的感想,表達了他的真情實意。就是這點坦心置腹的話感動了我。耀邦同志認為我的這篇文章可以給人啟發。他更以實事求是的態度,虛懷若谷地說出了小城鎮這件事對當時黨內的許多同志還是個新問題,他自己也不過是「蜻蜓點水」偶有接觸,還沒有深入,因此還不忙著決策。他還用反思的口吻說,如果情況沒有摸透,考慮沒有成熟,「硬著頭皮去干……必然成不了功」,而且會「吃苦頭的」。這些話出自主持大政的領導同志之口,我認為值得作為一個認真負責的榜樣。最後他認為這篇文章還「值得一看」,因為它可以「給人以一定的思想啟迪」。

我當時並沒有想到我這篇文章會到達耀邦同志的手裡,也沒有想到他會願意在百忙之中把它看完,而且還要推薦其他同志們看看。他也不可能想到他這短短几句話卻打中了我這個知識分子的心,真的做到了古人所說的「人之相交,以心換心」。而且又悟到了這正是統戰工作的真諦,做到了周恩來總理一再強調的要黨的領導同志多交幾個黨外朋友。

後來我越是接近耀邦同志,越是對他更為尊敬。我感激他不僅在關鍵時刻給了我這一生中的第二次學術生命,而且以身作則地教導了我怎樣做一個黨的朋友;怎樣用自己的專長為人民服務而樂此不倦。我願意老來紀念耀邦去世10周年時,記下我這一段經歷和我對他感激的心情。

2000年1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