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輯 天涯咫尺 訪天一閣

天一閣,是一個創建於明朝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間的著名藏書樓,在我國古代民族文化遺產保存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說來慚愧,雖然我早已知道天一閣這個地方,卻一直沒能走到它跟前,實地看看它的模樣,領略一番它的書卷氣息。作為一個讀書人,這總是件憾事。

今年5月下旬,我訪問寧波的時候,有機會得訪天一閣,實現了多年來的一個願望。

藏書樓坐落在寧波市區月湖西面。閣為明兵部侍郎范欽所建。范欽號東明,字堯卿,是浙江鄞縣人。他入朝做官頗有硬骨,敢抗權臣,敢制服嚴嵩之子,有海瑞之風。此外他又有雅好,酷愛書籍,每到一地,無不留心搜求。也許是命運厚愛,范欽曾在湖北、江西、廣西、福建、雲南、陝西、河南等省做過20多年地方官,足跡幾乎遍及當時半個中國,這使他有機緣廣收書籍。據說,范欽的藏書最多時曾達5萬餘卷,這麼多書,自然需要妥為存放。這也許就是范欽建閣的初衷罷。

當然,范欽的過人之處,不是建閣藏書,而是創製了一套嚴密的建築格局與嚴格的家法,使天一閣經曆數百年滄桑而保存至今。

在寧波月湖一帶,曾有過許多藏書樓。如宋代有樓鑰的東樓,史守之的碧沚,史書有「藏書之富,南樓北史」之說。還有元代袁桷的清容居,明代豐坊的萬卷樓等,都曾盛極一時,如今卻都灰飛煙滅。

考其緣故,火災是藏書樓遭毀的首禍。從史書可知,宋代葉夢得、朱常山的藏書均在3萬卷以上,可惜兩家藏書俱毀於火。絳雲一炬,可憐焦灰!清代學者黃宗羲由此感嘆道:「嘗嘆讀書難,藏書尤難,藏之久而不散,則難之難矣!」

為使自己的藏書能長久保存,范欽動了不少腦筋。他用心最多的就是書樓防火問題。為藏書樓取名時,他根據古書上「天一生水」的說法,取以水制火之意,移「天一」二字為閣名,暗含祥水。建樓時,樓的正前方即造一個大水池,蓄水備用。我就是坐在這口池塘邊上聽工作人員講述天一閣歷史掌故的。相傳這個水池與月湖暗通,源頭是活的,可用之不竭。

閣名有水,閣前有水,真是明也有水,暗也有水。但范欽覺得這還不夠,在建築形制上,他也賦予水的含義,為此不惜打破歷來建築忌用偶數的規矩。他根據「地六成水」的意思,把書樓分建六間,而不用三、五、七、九之數,他又在東西兩側築起封火牆,樓下中廳上面的閣柵上還繪有許多水紋作裝飾圖案。這些做法,都表示了閣主希望書樓免去火患的願望,可謂用心良苦。

建築設計上的用心,加上「火不入閣」的家規,確實保證了天一閣自建成到今天的幾百年間未罹火患。家規亦是閣規,對家人如是,對外人亦如是。據說光緒年間寧波太守到天一閣看書,也不能逾越「火不入閣」之規。向我介紹天一閣歷史的工作人員說,這個規矩一直到現在還保持著,為此書樓內至今不入電線,不裝電燈,以防萬一。為保護古代文化遺產,不得不拒絕現代文明成果。這倒是一個挺有意思的現象。

防住了火,能不能防住失散,這又是個問題。范欽為確保藏書能傳到愛書的後人手上,拿出萬金讓其次子受金而去,使長子范大沖得有全部藏書。范大沖從此立下「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的嚴規。子孫各房分掌鎖鑰,互相制約,非各房集齊,鎖便無法全開。這既防止了個人佔有,也避免了藏書星散。我們今天還能得訪天一閣寶藏,一份功勞要歸范欽長子范大沖及所定家規。

巨量藏書之事,費神之處甚多。除去火患和散失,還有一害要防,就是書蟲。想到這裡,我聯想起60多年前我進瑤山做調查的時候,聽說過金秀瑤山裡有一種香草,放在書櫥裡邊能防書蟲侵害。天一閣用什麼防蟲?用不用香草?若用,是不是廣西金秀產的?可惜我想起這問題時已是告別天一閣主人之後,沒能及時問一聲。囑助手落實此事,得知天一閣果然使用金秀山中的香草。但我沒得到當面印證。且待有機會再訪天一閣時向主人當面請教罷。

1997年12月10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