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 聞香已醉 說「茶」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句話表示了這七件事於我們日常生活的關係之密切,然而排在最後一位的茶,卻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攀上了關係。「茶文化」也是古往今來人們愛談的話題。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最早懂得種茶、制茶、飲茶的國家。據《茶經》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這樣算來距今已經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提到《茶經》,我們不能不想到它的作者——陸羽。

陸羽,復州竟陵郡人(今湖北天門縣 ),生於唐玄宗開元年間,從小被拋棄,籠蓋寺和尚積公大師收養了他。積公是個飽學之士,且好茶。陸羽受此熏陶,少時便得藝茶之道。十一二歲後離開寺院,流落江湖。後定居浙江湖州,潛心研究茶學,歷經10餘載,於大曆九年(公元774年)完成了我國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

《茶經》記載了我國種茶的歷史、源流;茶葉的品質、生產技術;煮茶用水和火候;茶品鑒賞等綜合知識。是對唐代以前茶學的總結,對後來茶葉的生產和飲茶習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於他的貢獻,人們尊他為「茶聖」。

據專家考證,南北朝時期,中國商人在蒙古邊境與土耳其人以茶易貨,把茶帶到了西方。以後又傳到朝鮮、日本;傳到印尼、印度,遍及世界。現在,茶已經成為全世界風行的飲品了。

30年代我在英國留學的時候,曾親身體會過英國人喝午茶的習慣——每天下午4到5點鐘,教師和學生都放下手頭的工作,到茶室去喝茶、聊天。其實喝茶是引子,大家藉此機會交換意見、互相通氣、增進感情,成了一種社交活動。看來,茶已經超出了單純作為飲料的作用了。

我從英國留學回來以後,經常下農村和小城鎮做社會調查工作,有時會到當地的茶館坐坐,我發現茶館實際上就是附近農村交流社會信息的中心,四面八方來的茶客把信息帶到茶館,再從這裡散播到附近的農村裡去;有的茶館裡還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表演,比如有說評書的、唱京戲的、評彈的等。所以說,茶館又是群眾休息、娛樂和社交的中心。

我國茶的原產地據說是在雲貴高原少數民族地區。幾十年來,由於工作關係,除了西藏和台灣外,我幾乎跑遍了祖國各地,有幸領略過我國少數民族烹茶的高超技藝。在甘肅撒拉族同胞的餐桌上,我品嘗過甜香的「三泡台」;在夏河的拉卜楞寺,我初嘗藏族純美的酥油茶;在廣西侗族的竹樓里,我吃過鮮美的「打油茶」(油茶是用茶葉、糯米、玉米等原料加油製成,飲茶時茶葉和配料一同吃下);在內蒙古草原我享受了牧民濃郁的「奶茶」……看來,「茶」早已深深地進入我國各族人民的生活中,發揮著多種多樣的功能了。

茶不僅僅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主要飲料,而且他們從實踐中很早就懂得了茶的醫藥價值。《茶經》中說:「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神農本草經》認為:「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卧、輕身、明目。」歷代醫書多有記載飲茶的醫療保健功能。但是,長期以來,我們很少對茶葉進行深入的科學研究,對茶的醫療保健功能開發得很少。去年我在江西南昌,看到南昌綠色工業公司請來專家、教授,為他們提供研究條件,用現代科技手段,從綠茶中提取出一種叫茶色素的生物活性物質。這種物質對治療和防治危害人類健康的心腦血管病、腫瘤、糖尿病很有作用。我們的科技人員應用科技知識,終於從傳統的東西里推陳出新,創造出新東西,從而使茶葉身價倍增。

日前,我在報上看到,地處大別山南麓的湖北英山縣依靠茶葉擺脫貧困的消息。英山是國務院確定的重點扶貧縣,多年來老百姓過著「吃糧靠救濟,用錢靠貸款」的窮日子。縣領導經過長期摸索和研究,終於選准了以茶葉生產為突破口,依靠科技,走農業產業化和種、養、加綜合開發的路子。經過幾任領導和群眾的努力,如今英山縣309個村,「村村有茶場,山山出佳茗」。縣領導不僅組織群眾種茶葉,而且鼓勵鄉、村、組、戶多層次發展茶葉企業。每年由縣委、縣政府牽頭舉辦一次茶葉節,政府「搭台」,企業「唱戲」,把英山茶葉推向國內外市場。在今年的第七屆茶葉節上,他們與20多家經銷客商簽訂了購銷合同,成交茶葉300萬公斤,成交額達4200多萬元。如今全縣茶園面積發展到10萬畝,人均茶葉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5%,茶葉稅收佔全縣財政收入的10%。到1997年底,英山的貧困人口已由1990年的11萬人減少到不足6萬人,其中約有50%的貧困戶是靠種茶脫了貧。小小茶葉已成了英山富縣富民的大產業。

開門七件事的最後一件——「茶」,在人們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了。

1998年6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