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尋根絮語 洋車·汽車·高速路

春節晚會上,牛群坐在馮鞏拉的兩個輪子的車上,倆人合說了一段相聲,逗得人們捧腹大笑。這種車子最初出現在日本,所以人們叫它東洋車,也叫人力車或黃包車,現在已經看不見了。年輕人只能在某些描寫舊社會生活的文藝作品裡,知道一些它的「身世」,像老舍先生著名的《駱駝祥子》就是描寫拉洋車的祥子和虎妞的故事。

可是這種用人拉著跑的洋車,在半個世紀以前卻是城市裡主要的交通工具呢。解放後不久,洋車就被腳踏的「三輪兒」代替了。1956年2月25日,新華社曾經報道上海市交通局這一天把上海的最後兩輛人力車送進了博物館。接著,公共電汽車發展起來,「三輪兒」也就不多見了。這些年除了公交車外,城市裡的「的士」忽地冒了出來,乘計程車成了百姓的常事,以致社會上流行起「打的」這樣一個新詞兒。現在小汽車也開始進入了百姓家。有資料說,90年代以來我國機動車每年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目前機動車擁有量超過5500萬輛。增長速度可謂快矣!

但是陸上行車,不僅要有能轉動的輪子,還要有推動輪子轉動的動力和輪子能在上面轉動的路面。就是說車、油、路是三位一體。可喜的是這20年來,我國「油」和「路」的發展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前幾年我到天津開會,汽車在平坦的、管理和設備高度現代化的京津塘高速公路上飛馳,120公里的路程一個多小時就到了。然而就在去天津的前幾天,我剛剛從貴州畢節地區回來。我從北京乘飛機到貴陽,2000多公里,用了不足三個小時。從貴陽到畢節,200多公里,坐汽車去,竟用了一整天。就在這短短的一個星期里,我的感受就像經歷了兩個不同的時代。使我想到目前我國各地交通事業的發展,還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我國的一些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比較慢,原因很多,但交通閉塞是很重要的一條。讓我們看看畢節。這裡是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歷史上少數民族同胞,為了反抗統治者的壓迫,躲進山川阻隔的地方,保護了他們的生存。但是在獲得了民族平等的今天,這種閉塞卻制約了他們的經濟發展。

歷代有為的統治者,為了鞏固政權,無不看重交通。貴州西部的關嶺縣的關索嶺上,至今還保存著較完好的5公里大棧道,這是諸葛亮南征時修建的。同時諸葛亮還發明了木牛流馬,那時說的木牛流馬,依我看就是現在的獨輪車。棧道和獨輪車配合起來,解決了山區運輸軍需給養的問題。此外諸葛亮還妥善處理好了與少數民族的關係,因此蜀國能在西南一帶站住腳跟。

那次到畢節,使我高興的是,當地的鄉親們已經自己動手修路了。從貴陽到畢節,走了一天公路,路面坑窪狹窄,臨近畢節時,公路寬闊了起來,路雖然沒有修好,但看模樣這是一段高等級公路。同行的當地同志告訴我,這段路是群眾在比較窮困的情況下,集資5000萬元修的,有40米寬,20公里長,是畢節有史以來第一段高等級公路,但是再往前修就實在沒有力量了。

上面講的都是我目睹的事實。近20年來,我國在交通建設上所取得的成績,使我感到振奮。但是我們的交通現狀還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要求。如果跟一些發達國家比,差距就更大了。

還拿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來說:40年代初我曾訪問過美國。時隔30多年,1979年我隨中國社會科學院組成的代表團又去了一趟,這次訪問前後一個月出點頭,時間短,節目多,所見種種,只是些浮光而已。回來後寫了一組「雜話」稱《訪美掠影》,其中談到美國近40年來交通事業的發展所給予我的印象。

美國在1908年,大量生產出有效和廉價的汽車——「把美國裝上了輪子」。但是汽車那麼深入地影響著美國社會,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30多年來的事。這些變化正是發生在我兩次訪美之間,前後對比,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20年代末,美國曾面臨一次嚴重的經濟危機。後來羅斯福總統出了個主意,由政府拿出大筆錢來興辦公共工程,建築高速公路就是其中的一項。這個當時所謂的「新政」,解決了很多人的失業問題,刺激了經濟復甦,危機總算渡過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到70年代初,美國已建成高速公路170萬公里,還有其他一般公路100多萬公里,形成了密如蛛網的公路系統。汽車數目超過1.4億,汽油消耗也超過2000億公升。以汽車大王福特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為象徵的美國汽車和石油兩大企業,構成了美國車、油、路三位一體。

當然交通不僅僅只是公路和汽車,還有空運、水運等。我只是想從一個側面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是要躋身世界強國之林,我們還要加倍的努力。

1998年7月10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