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人類科學的方法論 附錄 馬斯洛與馬克思

許金聲

在我國,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可以說,這是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道路和目標有了新的認識後提出的新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新的發展戰略的提出,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件大事。馬斯洛的主要著作《動機與人格》的英文第三版的中譯本在這一背景下出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儘管《動機與人格》是一本心理學著作,但它的應用範圍遠遠超出了心理學領域,在這裡,不妨先談談它與「以人為本」的關係。

什麼是「以人為本」?如何理解「以人為本」?

馬斯洛作為人本心理學的主要奠基者,其理論與「以人為本」有密切的關係。這種關係,當然並不僅僅是因為「人本心理學」和「以人為本」在字面上很接近,「人本心理學」與「以人為本」實際上具有非常密切的內在關係。

什麼是「以人為本」?我認為,所謂「以人為本」,就是強調人的幸福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目的,在發展戰略上,必須從人的本性出發,來安排、組織和協調社會、經濟的發展。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的要求,不按照這種要求去做,就會遭受挫折。要做到「以人為本」,必須研究和借鑒一定的人性理論和心理學理論。在這方面,以馬斯洛為代表的人本心理學應該得到高度的重視。這是由人本心理學的特點決定的。

人本心理學、行為主義心理學、弗洛伊德心理學並稱心理學的三大思潮或者三種勢力。馬斯洛人本心理學不能夠涵蓋全部人本心理學豐富的內容。但馬斯洛作為人本心理學的重要奠基者和主要發言人,他的論述可以代表人本心理學的特點。

要理解人本心理學的特點,可以將人本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弗洛伊德心理學進行比較。心理學的三大思潮在研究的樣本上有極大的差異。行為主義心理學和弗洛伊德心理學不是不研究人,而是在研究上有一定偏頗。行為主義心理學由於強調研究的精確性,使研究忽略了人類的一些重要問題,而在研究樣本上過多地偏向了動物,例如大白鼠、猴子等。針對行為主義心理學的這一問題,馬斯洛提出了「以問題為中心」和「以方法為中心」的概念,深入地剖析了人本心理學與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分歧,指出行為主義是「方法中心論」,其缺陷是「在總體上減弱了生命力和深遠價值,減弱了問題的意義和創造性的意義」。弗洛伊德心理學重視研究潛意識,強調了人類心理的深層結構,但忽略了人類心理的健康和高層次方面,其樣本主要局限於心理病人。實際上,這兩大心理學都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以人為本。馬斯洛人本心理學是在批判心理學的這兩大思潮上發展起來的。但是,馬斯洛並沒有用人本心理學來否定心理學的這兩大思潮,而是提出了一個更深更廣的人性模型。正如他在《動機與人格》的英文第二版前言中說的:「它實質上是試圖在已有的傳統心理學派的基礎上有所發展,並未想要摒棄這些學派或者建立另一個與之抗衡的心理學流派。它試圖通過深入探索人性的『高級』層次,來擴展我們對於人格的理解(我最初想給本書起的書名就是《人性的高境界》)。如果我必須把本書的主題濃縮為一句話,那麼我就會這樣說,在當時的各種心理學派對人性所做的描述之外,人還有一種更高級的本性,這種本性是類本能的(instinctoid),是人的本質的一部分。」

馬斯洛人本心理學強調心理學研究要以人為中心,強調心理學研究不僅要研究人的低級本性,而且要研究人的更高的本性,強調自我實現需要是人的高級需要,高級需要和低級需要一樣具有類本能的性質,人具有獲得高峰體驗的潛能等。應該說,以馬斯洛為代表的人本心理學是迄今心理學中最強調「以人為本」、對人性理解相對而言最完整的心理學流派。正是由於馬斯洛人本心理學的這一重要特點,也由於中國的具體國情,有必要對它與馬克思主義的關係做一些探討。

關於什麼是「人的本性」,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談到歷史發展時說:「整個歷史也無非是人類本性的不斷改變而已」(《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1卷,172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這裡說得非常明確:需要就是人的本性。他們從需要的角度來看人的本性,這就決定了需要理論對於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性。人的需要是支配人的行為的內在的動因。迄今為止,心理學對於支配人的行為的內在的動因已經做過很多研究,馬克思主義如果要繼續發展,應該對這些研究有所概括和總結。要做到「以人為本」,更是有必要借鑒、吸收心理學的需要理論。

在十六屆三中全會以後,在我國理論界,已經有了關於「以人為本」與需要關係的論述。例如,「……從社會屬性看,以人為本就是要創造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尊重人的民主權利,維護人的尊嚴,關心人的感情需要,滿足人的自我實現需要……」(黃鐵苗:《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人民日報》,2004-01-08第七版)這篇文章的論述,已經涉及馬克思主義與馬斯洛人本心理學的關係。

一般來說,心理學被認為是現代意義上的一門科學,是從馮特1879年在萊比錫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才開始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世期間,心理學還沒有長足的發展。經典作家由於歷史時間的局限,他們在創立自己的學說之時,不可能對20世紀,乃至21世紀的現代心理學成就進行概括與總結。但我認為,根據他們的論述,他們不會否定心理學的重要性。正如他們所寫的:「決不能避免這種情況:推動人去從事活動的一切,都要通過人的頭腦,甚至吃喝也是由於通過頭腦感覺到饑渴而開始,並且同樣由於通過頭腦感覺到飽足而停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4卷,232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研究人的行為時,儘管更多地是從宏觀的角度,從社會關係的角度去研究,但他們並沒有否認從「人的頭腦」的角度(即從心理學角度)去研究人的行為的意義和重要性。從「人的頭腦」去研究人的行為,最重要的理論之一,就是心理學的需要理論。

馬斯洛作為一個從整體論的角度對需要理論作過深人研究的心理學家,其著述理應受到重視。馬斯洛本身受過嚴格的實驗心理學的訓練,但是他的研究超越了實驗心理學的限制。關於人的需要的研究,貫穿了整體論思想。例如,關於飢餓,馬斯洛寫道:「當一個人感到飢餓時,他不僅在腸胃功能方面有所變化,而且在許多方面,或許甚至在他所具有的大部分功能方面都有所變化。他的感知改變了(他會比其他時候更容易發現食物),他的記憶改變了(他會比其他時候更容易回憶起一頓美餐),他的情緒改變了(他比其他時候更緊張、激動),他思想活動的內容改變了(他更傾向於考慮獲得食物,而不是解一道代數題)。」人的心理的這些微觀的、豐富的變化,正是心理學研究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研究的成果也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所應該概括和總結的。所謂需要理論是馬斯洛人本心理學與馬克思主義的一個交叉點,其主要含義也在這裡。

長期以來,一般在歷史唯物主義文獻中,談及人的需要問題時,援引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比較簡單的說法,對於需要的劃分、需要之間的關係、需要對人的行為的作用等都沒有涉及。

恩格斯在論述消費需求的變化時,曾經提出過消費資料可以劃分為生存資料、享受資料、發展資料。但人類對消費資料的需求不過是滿足人的基本需要的手段而已,那麼作為人的基本需要的本身,其變化、發展究竟有什麼內在的規律性呢?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們並沒有從心理學領域作更深的探討;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當時也沒有更好的心理學理論為他們提供參考。一百多年以後,隨著心理學的第三思潮,即人本心理學的崛起,馬斯洛對人的基本需要的性質、結構、層次以及發展、上升的規律作了較為全面的論述,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層次論,這就為豐富歷史唯物主義提供了新的資源。可以說,需要理論是馬斯洛人本心理學和馬克思主義的一個交叉點。這個「交叉點」的意義在於,在心理學的需要理論中,包括在馬斯洛人本心理學的需要理論中,包含著大量歷史唯物主義進一步發展可以吸收的資料。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就提出了這樣的重大的歷史唯物主義原理:「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3卷,77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在這樣的原理中,實際上已經隱含著一個心理學的需要理論的前提,即,需要滿足狀態是支配人們活動的重要的內在因素(支配人們活動的當然還有外在社會環境因素),而不同類型的需要在支配人們的行為方面,具有層次之分。歷史唯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