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動機理論 第三章 基本需要的滿足

上一章我們對人類動機進行了探討,這一章我們考察這一探討的部分理論結果,並以此作為對當前片面強調挫折和病理狀態的情況的一個積極的或健康的平衡。

我們已經看到,人類動機生活組織的主要原理是基本需要按優勢(priority)或力量的強弱排成等級。給這個組織以生命的主要動力原則是:健康人的優勢需要一經滿足,相對弱勢的需要便會出現。生理需要在尚未得到滿足時會主宰機體,迫使所有能力為滿足自己服務,並組織它們,以使其達到最高效率。相對的滿足平息了這些需要,使下一個層次的需要得以出現,成為優勢需要,繼而主宰、組織這個人。結果,這樣的人剛從飢餓的困境中跳出來,現在又為安全需要所攪擾。這個原理同樣適用於等級集團中其他層次的需要(即愛、自尊和自我實現)。還可能有這樣的情況:高級需要也許不是在低級基本需要的滿足後出現,而是在強迫、有意剝奪、放棄或壓抑低級基本需要及其滿足後出現(如禁欲主義、理想化、排斥、約束、迫害、孤立等的強化作用)。據說這些情況在東方文化中是普遍的,但我們對其性質以及發生的頻率了解甚少。然而,這類現象與本書的論點並不矛盾,因為我們並未宣稱滿足是力量或者其他心理急需物(psychological desiderata)的唯一源泉。

滿足理論明顯地是一個特殊的、有限的或不完整的理論。它不能單獨存在,不具有獨立的合理性。至少,只有與下列理論結合,它才可能是合理的:(1)挫折理論,(2)學習理論,(3)神經症理論,(4)心理健康理論,(5)價值理論,(6)約束理論,等等。

行為的心理因素與主觀生活、性格結構組成一個複雜的網,這一章只想探索貫穿在其中的一條線索。在這當中,我們不是描繪一幅更完美的圖畫,而是任意假定除了基本需要的滿足之外還有其他決定因素,假定滿足與匱乏各自都有合意與不合意的後果,假定在重要方面的基本需要的滿足與神經症需要的滿足不同。

任何需要的滿足所產生的最根本的後果是這個需要被平息,一個更高級的需要出現。 其他後果是這一基本事實的附帶現象。這些從屬的後果有:

(1)對於舊的滿足物和目的物的相對獨立,對於舊的滿足物和目的物的一定程度的輕視,同時,又依賴於迄今一直被忽視、不被需要或只是偶然被需要的新的滿足物和目的物。這種新舊交替的現象又包含許多第三級的後果。這樣,在興趣方面就有了變化:一些現象首次變得有趣,而舊有的現象則變得乏味,甚至令人厭惡。這等於說人的價值觀發生了變化。一般而言,往往有這些情況:(a)過高評估尚未滿足的需要中力量最強的那種需要的滿足物;(b)輕視其中力量較弱的需要的滿足物(並且輕視這些需要的力量);(c)輕視甚至貶低已經得到滿足的需要的滿足物(同時貶低這些需要的力量)。這種價值觀的改變伴隨一個從屬的現象:在一個可以粗略預測的範圍內重新建立關於未來、烏托邦、天堂和地獄、美好生活,以及個人無意識願望的滿足狀態的人生觀。一句話,我們傾向於把已有的看成是理所當然的,特別是如果我們不必為它們而努力或奮鬥的話。食物、安全、愛、讚賞、自由這些一直存在著的、沒有缺乏過或被渴望過的東西,傾向於不僅不會被注意到,而且甚至於會被貶低、嘲笑甚至詆毀。這種不把自己已有的東西當回事的現象當然是非現實主義的,因而可以被看成是一種病態的表現。在大多數的情況中它很容易被治癒:只需經歷一下適度的剝奪或匱乏(如痛苦、飢餓、貧困、孤獨、遺棄、歧視)就可以了。這種相對來說是被忽視了的滿足遺忘和貶低的現象具有非常巨大的潛在重要性和力量。在筆者的《優心態管理筆記》(Eupsy Ma:A Journal)一書的「論低級牢騷、高級牢騷和超級牢騷」一章中對此有進一步的探討(Maslow,1965b)。沒有其他方法能使我們理解這種令人迷惑的方式:通過它,經濟和心理上的寬裕能使人性向更高層次的成長成為可能,也是通過它,我們剛剛暗示過的、並且出現在近年來的報紙中的價值病理學的各種形式也成為可能。多年前,阿德勒等(Alder,1939,1964;Ansbacher and Ansbacher,1956)在許多著作中談論到了「生活的奢侈形式」,或許我們應該用這個辭彙把致病的滿足同健康、必要的滿足區分開來。

(2)以此為前提,認識能力發生變化。由於機體有了新的興趣和價值觀,注意力、感知、學習、記憶、遺忘、思維——這一切同樣在一個可被粗略預計的範圍內被改變了。

(3)這些新的興趣、新的滿足物和新的需要不僅新,而且在某些意義上更高級(參見本書第七章)。當安全需要得到滿足後,機體被解放出來去尋求愛、獨立、尊重、自尊等。將機體從較低級和自私的需要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的最容易的辦法,就是滿足這些需要(當然,還有其他方法)。

(4)任何需要的滿足,只要是真正的滿足,也就是對基本需要而不是對神經症需要或虛假需要的滿足,都有助於性格的形成(見下面)。不僅如此,任何真正的需要的滿足都有助於個性的改進、鞏固和健康發展。這就是說,任何基本需要的滿足(只要我們能夠孤立地談論這個滿足),都是背離神經症的方向而向健康的方向邁進了一步。毫無疑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戈爾茨坦把任何特定需要的滿足都看作是在長遠意義上向自我實現前進了一步。

(5)除了這些一般後果外,特定需要的滿足和過分滿足還有一些特殊的後果。例如,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安全需要的滿足會特別產生一種主觀上的安全感、更安穩的睡眠、危險感消失、更大膽、勇敢等。

探討需要滿足意義的一個首要結果,是對於過分誇大聯想學習作用的做法越來越不滿。

一般而言,滿足後的現象,例如,在飽餐後所有食慾的消失,在滿足安全需要後防禦的類型和數量的改變等,都說明了:(1)增長的練習(或重複、使用、實踐)的消失,(2)增長的報償(或滿足、讚揚、強化)的消失,此外,不僅諸如列在本章末尾的表中的那些滿足現象蔑視聯想的規律(儘管它們自身是在適應過程中獲得的變化),而且檢驗也證實了除了以第二位的方式外,任意聯想是不包括在內的。所以,如果學習的定義只強調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變化,那是不夠的。

需要滿足的影響幾乎完全限制在內在地欣賞滿足物之內。長期來看,除了對於非基本需要外,可能沒有其他偶然的和任意的選擇。對於愛的渴求,可能只有一種真實的長久的滿足物,即誠實以及令人滿意的感情。對於處於性飢餓、食物飢餓或極度乾渴的人,只有性、食物或水才將最終起作用。在這裡,沒有什麼偶然的搭配或意外的、任意的並置。也沒有什麼信號、前兆或與滿足物有關的東西起作用。

對聯想學習、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這一批評的實質,是它完全把機體的目的(意圖、目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作為對照,這裡提出了基本需要理論關於機體終極目的和價值的看法。這些目的存在於機體內部,對於機體具有內在價值。因此,為了達到這些目的,機體將會做任何必要的事,甚至去學習一些任意的、不相干的、瑣碎的和愚蠢的步驟,只要實驗者把這些步驟設置成是達到這些目標的唯一方式。當然,可以隨時犧牲這些詭計,當它們不再帶來內在的滿足(或內在的強化)時,它們就會被拋棄(熄滅)。

那麼,似乎是很清楚了,不可能只用聯想學習規律來解釋第五章中所列出的行為和主觀變化。的確,它很可能只是扮演第二位的角色。假如一位母親經常吻自己的孩子,那麼相應的內驅力本身就會消失,孩子不再渴望親吻(Levy,1944)。大多數涉及人格、特質、態度、品味的當代作家把它們稱為習慣積累(habit aggregations),認為它們是由於聯想學習規律而獲得的,但似乎現在應該重新思考和矯正這一用法了。

甚至在獲得洞察和理解(格式塔式的學習)這種更值得捍衛的意義上,性格特徵也不能被認為是學習的結果。這種廣泛的學習方法在某種程度上由於對心理分析家的發現所表現的冷靜而顯得較為中肯。但是,由於它理性地強調認識外部世界的本質結構而仍嫌太狹隘。我們需要在人體內的認知和意動過程間建立強有力的關聯,比聯想學習或格式塔式學習所能提供的關聯要更強[參見K.勒溫的著作(1935),它們無疑有助於解決這一問題]。

我在這裡不打算進行任何詳細的討論,而只是試圖提出一些可稱為性格學習或內在學習的概念,它們是以性格結構而不是以行為為中心的,其主要內容是:(1)獨特的(非重複性的)和深刻的體驗的教育作用;(2)由重複的體驗引起的感情的變化;(3)由滿足一挫折的體驗引起的認知的變化;(4)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