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沁入岩石中

喧鬧的蟬鳴也盛期將逝了吧。從七月中下旬開始氣勢奪人地鳴叫,到了八月里更像決堤般嘈雜吵人,進入九月後勢頭慢慢減弱,不久便被秋蟲的鳴聲取代。這種虛幻無常大概與日本人的精神非常契合,成了夏日裡不可或缺的一景。

不過在北美或歐洲北部,幾乎沒有蟬棲息,便是談起與蟬相關的話題,這種「風物詩」的感覺也很難傳達給對方。若是日本的電視劇,夏天的場景總能聽到蟬鳴,藉以表現季節,但出口到海外,聽說會把蟬鳴聲消去。大概是從來不知道蟬為何物的人聽了,還以為電視機出了故障,要惹出問題來。

伊索寓言里不是有一個叫《螞蟻與蟋蟀》的故事嗎?其實那原本是《螞蟻與蟬》的故事。希臘是有蟬的,所以伊索自然而然寫下了蟬的寓言。可是這麼一來,歐洲北部的人們無法理解寓言的寓意,便將蟬改成了蟋蟀。換作日本人,只怕會恍然大悟:「我說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那是蟬呀。這樣的話,這寓言就可以理解啦。」夏日裡熱熱鬧鬧地拚命鼓噪,等到秋風吹來的時候,便沒落了。雖然說蟋蟀也會叫,在感覺上卻不知所云。

我認識一個美國人,他有生以來頭一回聽到蟬鳴,是在長大成人後去南部旅行的時候。一開始他不知道是什麼聲音,還以為是附近的電線出了故障發出的吱吱聲。(笑)「現在不害怕了,但總而言之,是種吵人的蟲子(bug)。」啊,對美國人來說,蟬就是bug嗎?假如考試時遇到將芭蕉先生的俳句「靜無聲,沁入岩石中,蟬正鳴」中蘊含的情感用一百字加以說明的題目,只怕他們要焦頭爛額了。

寂靜的夏日午後,正打算午睡時,bug卻吵得沒完沒了,怎麼也睡不著。要是能把它們全部捉來,咯吱咯吱都揉進岩石里去,一定很酷吧。諸如此類。

從前有一位法國的女部長發言說「日本人像螞蟻一樣幹活」,招致了大眾的批評。但要是有人忽然問我:「你覺得是螞蟻的生活好呢,還是蟬的生活好?」我估計也不知道該選哪一個。我屬牛,摩羯座,A型血(沒什麼關係哦),相對而言更適合螞蟻型,但同時我又是個人主義者,恐怕會討厭那種僵化的集體生活。

話雖如此,我這個人天生寡言少語,一整個夏天緊摟著樹枝鬧哄哄地吱吱亂叫,也不符合我的性格。但沖那些拿著捕蟲網的少年「噓」地撒上一泡尿,然後拔腿開溜,倒是蠻開心的。

然而,不管是螞蟻也好蟬也好,大概根本不會思考自己身為螞蟻、身為蟬的意義,僅僅是作為螞蟻而生作為螞蟻而死,作為蟬而生作為蟬而死罷了。當然沒有餘地可供選擇,也沒有必要思考生的目的。世上說不定也有這樣的人生。我時不時(不是開玩笑)這麼想。

本周的村上 題為「讀幾遍也難解」 的文章,毫無意義地縈繞腦際不肯離去。誰來幫幫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