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費難

在國外旅行時,令人頭疼的還是小費問題。眾所周知,在日本,日常生活中並沒有給小費的習慣,所以我們沒辦法順其自然、駕輕就熟地付小費。

加上國度不同、場合不同,小費的金額和付小費時的訣竅都不盡相同,要弄明白頗費周折。儘管旅行指南里寫著「此時此地付多少(不付)為妥」,可實際到了那兒一看,便屢屢發現「什麼呀?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不大靠得住。

那麼該怎麼辦呢?坦白地說,並沒有「照此執行即可」的正解。小費問題太複雜,無法將它的原理總結歸納、普及全球。其撲朔迷離幾乎不亞於「次貸危機問題」和「基本粒子理論」。但從我個人的經驗出發,不考慮細節問題(考慮了也無益),只是估算一下:「呃,大概就這些吧。」如此處理似乎最好。總之訣竅就在於要充滿自信地遞出去,切不可戰戰兢兢哆哆嗦嗦。要注視著對方的眼睛,微微一笑說「好的,謝謝你」,毫不猶豫地遞到對方手裡。

請人幫忙運行李時,先在衣袋裡準備好適當的零錢,伸進手去,數也不數便猛然掏出來。這種氣勢比較重要。一一點清金額再遞過去,氣氛就難免變得沉重。小費這東西基本是個心情問題,因此得充滿自信,唰的一下掏出來,唰的一下遞過去。只能如此。雖然不清楚金額是否妥當,但我畢竟是外國人,只能請人家寬宏大量了。

不過有一次,我把左右口袋給弄錯了,結果付的小費多得離譜。可一旦遞到了人家手裡,就很難再開口說:「啊,請把那錢還給我。」所以請務必注意不要出現這種情況。當時對方倒是開心得不得了。

出國旅行本來就是件苦差事。我常常想,要是沒有小費之類該多好。在這一點上,日本就省心多了。不過換個觀點思考,小費其實就是金錢以肉眼可見的形態,從這一邊轉移到那一邊,要說清晰易懂倒也清晰易懂,在某種意義上還很人性化。我不小心多給了那位賓館的服務生小費,他也許就用那筆錢給孩子買了蛋糕,對孩子說:「今天有位日本客人給了爸爸很多小費。這是爸爸給你買的禮物。」

相比之下,我們被迫支付的消費稅和服務費以何種形式流落到了何方,又是如何被花掉的,只怕連專家都不清楚。如此一想,忽然難以斷定究竟哪一種更合理了。就像這樣,小費問題總之是難乎其難。準備近期出國旅行的您,就請好自為之,努力渡過這道難關吧。

本周的村上 「♪購書請來BOOK OFF」。這段旋律縈繞耳際久久不去。誰來救救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