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怨 放棄對老人的勸諫吧,世界留給他們的已經不多了

我爺爺住院了。聽到這個消息時,我正在外邊辦事。奔波了一天,手機也壞了,丟在路邊店裡修,心裡擔心各種工作上的事情找不到我。飯也沒吃好,就在路邊喝了一碗麵條。為了搶在下班前趕到某部門,我一個勁兒地橫穿馬路闖紅燈,當飛來的車輛朝我狂嘀喇叭的時候,我想,萬一出了什麼事,也不知道警察多久能聯繫到我的家人。

我有個秘訣。什麼事情都往最壞的方向想,它就不會發生。奔了一天,事情以完全的挫敗而告終。我不再橫穿馬路,慢慢走回手機店,取回修好的手機,花了三百一十塊錢。我邊為修手機的錢心疼,邊給我媽打了個電話。既然事情沒辦成,也就不用抱什麼念想了。電話剛接通,我媽說:你爺住院了。

這事並不是沒有料想到。我爺爺今年八十九歲了。所有能料想的事情,都不知多少次料想過。但我仍然心下一沉。許多事情做過無數次準備,依然不會準備好。所幸沒有什麼大問題,只是早上起床發現兩腿軟,站不起來,到醫院檢查,是心腦血管的問題。

我爺爺住院時,我爸去他家裡取東西,發現了六張存摺。四張兩千的,一張三千的,還一張沒錢,都是一年定期。我爸很生氣,說不知道他是想留著給誰呢。

我爸為這事生氣,不是一次兩次了。給我爺爺錢,他捨不得花,都留著給別人了。我二哥蓋房子,他給了幾千;我表弟結婚,他又給幾千。鄉下人來看他,帶著一堆小孩兒,錢往人家兜里塞,那些小孩兒連該喊他喊啥都不知道。家屬院有孩子結婚,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他大冬天蹬著三輪車去送禮。他的胃口吃不了外邊的東西,回來就是急性腸胃炎,拉在床上,送到醫院。下次有人結婚,他還去送禮。

我爸讓他吃魚油,一天一粒,他吃了幾天就變成三天一粒,後來又五天一粒。給他買的營養品不捨得吃,天天吃超市最便宜的奶粉。帶了六百塊錢去醫院,醫生說住院得先交兩千塊,他不想住。我爸交了錢,他才勉強住下,住了一天就要回去,說家裡沒人看門。其實他家就算大敞著門,都不會有人偷,一件值錢的東西都沒有。

聽我爸這麼說,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掛掉電話,心裡很沉重。回到家,將近11點。本來要開電腦處理一下工作,心想算了。

點了一支檀香。鋪開紙寫了一個鐘頭小楷。心裡平靜了些。洗澡睡覺,累了一天,卻睡不著,腦袋裡翻來覆去都是孟子的一句話:養生送死無憾。

第二天早上,我忍不住給我媽發簡訊。我不知道這事該不該說開。不說開,我心裡就不舒服。說開吧,我爸媽心裡可能就不舒服。

我聽到六個存摺上的錢數的時候,心裡很酸楚。給國家幹了一輩子,解放前務農,解放後參加工作,打成右派,又恢複工作到退休,所有的積蓄加在一起,還抵不上一個白領一月的工資。

但我爸不理解,他覺得這些錢不少了,夠他吃好喝好的了;所以發現他存了定期,就以為他一定是留著想給誰。我說,這些錢就算誰都不給,他留著給自己辦後事都不夠。我爺是那種辦後事都不想麻煩別人的人。我覺得我爸媽不能理解這一點。

他們不能理解的一個表現就是,我讓他們給我個卡號,我打些錢回去,讓他們給我爺爺買營養品。他們一切都照辦了,就是沒告訴我卡號,說錢不用打了。我覺得,他們一邊心裡不滿我爺爺,卻實際上做著和我爺爺一模一樣的事——不能接受我給的錢,好像一旦我爺爺花點我的錢,就代表著他們照顧得不夠周到。

我爸媽一輩子吃虧就吃在這上邊。什麼事情都辛苦,都忙活,該做的都做了,到頭還是讓人家不舒服,自己也跟著不開心。根源就在於,不知道別人想要的是什麼。

比方說,我想給我爺爺拿一筆錢,根本不是因為我有多孝順。我一年回家不超過兩次,給我爺爺打電話的次數也不多,因為我完全不知道該在電話裡邊說什麼。甚至每次打完電話,我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並不是聽到他的聲音有多開心,只是覺得自己該盡的問候盡到了,心下能稍稍有那麼一點點寬慰。

我想給我爺爺拿一筆錢,不是為了他,而是為了我自己。我常常在西餐廳里坐一整個下午,靜靜享受獨處的時光,感到很舒服,很開心,覺得世間沒有什麼悲傷和難過。但一旦想到,我在這裡坐一下午的花費,足夠我爺爺吃一個月的營養品,而他因為不捨得花這點錢,寧願自己身體一點點變壞,那麼,再舒適的沙發,我都會如坐針氈,會再也開心不起來。

你能享受到的東西,如果這個世界上跟你最親的人都不能享受到,這是多麼大的遺憾。如果他們能夠沾潤到一些,又是多麼大的慰藉。所以,我想給我爺爺拿一筆錢,不過是想以最便捷的方式,讓自己減少一些內疚,得到一些安慰。

可我爸媽不這麼認為呀。他們不會覺得,這是讓我很快樂很開心的機會。他們只會覺得,我花錢了,就是他們的失職和不周。

可事實上,我的做法雖然便捷卻容易討得好感。就算我爸媽隔三岔五去看望我爺爺,平時忙前忙後,這麼辛苦反倒讓我爺爺不開心。因為他們會批評他,會勸他該怎樣,不該怎樣。而我總是順著他。我爸媽會責怪他,說不捨得花錢將來受罪的是你自己這樣的話。這種話對雖對,卻難聽,傷人。

他們不能設身處地地理解,對於一個老人來說,什麼事情是重要的。當他老病的軀幹已經讓他久久不能向世界證實他活著的價值的時候,他最渴望的是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而他窮極想像,所能想到的讓世界理解和尊重他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少拖累別人,少給別人添麻煩,哪怕是自己的親生兒女。

他省吃儉用攢下那一丁點錢,無非是為了這一個目標。活到這個年紀,他早就不太在乎能多活一天還是少活一天,在沒有疾病發作的時候,他甚至不在乎自己的身體是好一些還是壞一些。他已經沒有辦法向這個世界發光發熱了,如果還有讓別人覺得他有價值的地方,就是給別人錢。

所以很多老人寧願不吃不喝,也想把錢省下來給別人,其實是他們向這個世界艱難抵抗的最後一種方式——在沒有任何選擇餘地的時候,告訴世界:我還有用,我還不是個徹徹底底的廢人。

這個世界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無從讓一個人在如此有限、如此寶貴的時間裡,改變他根深蒂固的習慣。尊重一個人,就是尊重他的習慣,讓他按照自己的意願過完一生,讓他覺得不會連累誰。讓他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後時光,可以平和一些,從容一些。

我始終覺得,哪怕是至親之間,也無法奢求全然的理解。不去希求別人的理解,是一種慈悲。重要的是,珍惜眼前的時光,讓彼此都開心地生活,就是對自己的最大安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