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2章 年賜和鄭歆柔

由於武昌只是華夏朝的行在,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首都,因此鄭克臧並沒有在城內大肆興建宮城的企圖,相反他在城外鳳凰山圈地興建離宮,因此由前明楚王宮、清湖廣總督衙門改成的昌慶宮實際上只是方便處理內外政事的辦公地而已。只是鳳凰山行宮尚未建成,所以鄭克臧和他的后妃們只能暫時居住在昌慶宮內,不過這樣的環境對於習慣了安平城堡的鄭克臧和陳纖巧諸女而言倒也並不覺得太過局促。

這一天,昌欽宮東南角上的南書房裡,執掌內廷支度處的內大臣姬伯春恭恭敬敬的將一札厚厚的文本呈到鄭克臧的面前:「聖上,這是年節內廷賞賜的明細,請聖上御覽。」

內大臣是指可以過問或掌握內廷職司的大臣,與副相之尊的內閣大臣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地位卻天差地別。這是因為內大臣一職可以是遙領、可以是兼差、也可以是專任,或者乾脆是爵臣、勛臣、大臣以及致使元老的加銜,所以內大臣一職本身沒有所謂的品級,內大臣之間的地位區分關鍵還看他們的本官品階。

之所以要如此安排,則主要是為了壓制可能出現的閹寺和宮廷女官擅權局面,而且內大臣人數眾多,自然也不可能串通起來沆瀣一氣蒙蔽君皇,即便有誰弄權尾大不掉,鄭克臧和嗣皇帝也可以輕易借用其他內大臣之手將其架空。

當然,除了內大臣一職以外,華夏肇建之後的內廷設置也跟鄭藩時代略有一點不同,即在原來內廷經理處、內侍處、女侍處、內造局、內庫房的基礎上又增設了負責預算和審計的支度處來制衡權力過大的經理處。另外原本只負責隨扈的侍衛處也擴大為頭道門侍衛、二道門侍衛、隨扈侍衛、皇子(女)侍衛、皇親侍衛等五個單位。

看到鄭克臧拿起了翻閱,姬伯春輕聲解說道:「賞賜名單包括在京流外四等以上官吏及分省勛臣、爵臣、弼德院大臣和致仕元老。另外百官女眷的賞賜名單已經呈給皇后娘娘了。」

「京城居,大不易。」鄭克臧一邊說一邊點頭。「每年這個時候卿等都費心思了。」

費心思,那是當然的了,這賞賜名單好做,賞賜的東西卻十分繁瑣,要根據品級不同來給予不同的待遇,絕非一刀切就可以的。

譬如說五品及五品以下官吏,因為平時俸祿較低的原因,年節的賞賜就要以生肉、棉布、燃煤、油鹽糖米等日常生活用品為主;四品及四品以上因為俸祿較高,所以年節賞賜就可以給予御窯瓷器、御供絲綢等高價值的使用品;宗室、外派爵臣、勛臣、弼德院大臣、致仕老臣則是賜服、賜字等有紀念意義的物品。

至於陳纖巧這邊賞賜女眷的則又是另外一套。

好在,這些東西大多數是經理處自行經營或生產的,算是鄭克臧自己摸口袋給百官的體己,否則算到朝廷預算中,恐怕內閣和度支衙門連哭的心思都沒了。這也就是鄭克臧為什麼要大肆圈佔皇莊、皇產的原因,否則他也拿不出這筆錢來,只是鄭克臧不像前明和北面的清廷那樣善財難捨,他知道怎麼賺錢,更知道怎麼花錢才能安撫百官。

「做得不錯,」鄭克臧翻看完整個明細誇讚了一句,隨即有些疑惑的問道。「朕記得讓支度處做一個預算,給武昌太學的生員也賜棉衣一套、棉鞋一雙的,怎麼,沒有做上單子?」

姬伯春回應道:「回聖上的話,臣以為若是給武昌太學生員賜衣鞋,那各省太學是不是要一體賞賜呢?若是單賜武昌一地,而不遍及天下,臣恐有厚此薄彼之說,有負聖上聖明。可若是諸省太學遍賜的話,那各地府學、縣學要不要賜呢?支度處感到此事重大,不敢擅專,所以就沒有列入具體賞賜的細目中。」

鄭克臧一愣,隨即輕笑起來:「原來如此,卿這是在勸諫朕吧。不過或有些道理,是朕太過隨意了。沒錯,三學生員都是預備的官吏,自是不能厚此薄彼。也罷,反正伊等尚未正式入仕,姑且就排除在賞賜名錄之外吧。」

姬伯春顧不得抹去頭上的冷汗,俯身頌道:「聖上聖明……」

鄭克臧正要擺手讓他起身,一名內侍在書房外開口道:「啟稟皇爺,皇后娘娘那邊派人傳話,說是時候不早了,請皇爺過去用膳。」

與后妃一起用晚餐是鄭克臧自己定下的規矩,常年戎馬在外的他很喜歡這種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的感覺,所以這次也不例外,一聽陳纖巧那邊派人來催請,當即便從御案後站了起來:「姬卿,無事便跪安吧。」

姬伯春自是識趣的,當即叩拜退下,由內侍引領退出宮城。隨後鄭克臧也離開南書房,安步當車,轉過幾個迴廊,穿過幾道角門,便來到了掛著「清樂閣」的膳殿。一見到鄭克臧進來,恭候多時的陳纖巧便帶諸女跪伏迎駕,鄭克臧命眾人起身,這才依次坐下。

按照規矩,鄭克臧自然是和皇后陳纖巧並坐,在他的左手邊坐著的是貴妃李氏。

華夏的內廷嬪妃位有點大雜燴的感覺,在皇后之下依次是皇貴妃和兩位貴妃,接下來是等而下之的文、姝、惠、賢、宸、麗、淑、德、昭、容、明、儀十二妃,妃下設九嬪,九嬪之下又有授予新入宮的美人、貴人若干。

按道理來說,李氏作為朝鮮王女,鄭克臧領前明雙國公爵的時候的潮國公夫人,是跟漳國公夫人陳纖巧分庭抗禮的存在,在陳纖巧成為皇后之後,她至少應該是次一等的皇貴妃才是,絕不應該是第三等貴妃,然而恰恰是因為她朝鮮公主的身份,鄭克臧才硬把她壓在貴妃位上,以徹底杜絕她及她背後的朝鮮方面染指華夏中宮的野心。

李貴妃的對面是惠妃謝紫菱,當然謝紫菱坐這個位置是因為她最年長,而非在十二妃中最受寵。李貴妃的下首依次是昭妃童春娘和宸妃方玉娘,謝紫菱的下首是麗妃馮蓮娘和明妃耿糖兒,由於十二妃的地位相同,實際上這樣的座次並沒有講究。再接下來就是九嬪一級的了,不過華夏內廷如今只有兩位嬪,都是來自安南,分別是溫嬪阮氏、柔嬪胡氏。再有就是這幾年新近入宮的美人劉氏、晁氏、白氏,貴人晉氏四人。

除了這些后妃以後,那些年幼的皇子、皇女也各自跟著母親一起落座,只不過年長如鄭洋、鄭滌這樣年長的皇子已經到地方熟悉政務、德安公主鄭歆佳等年長的皇女已經嫁人,至於年紀再一次一點的笙官、寧官、周官等皇子也已經入幼武學學習,剩下的也只有還不到六歲的敏官、湯官幾個年齡相近的姊妹會陪著用餐。

不過今天鄭克臧卻意外的發現了已經出嫁的二女兒德陽公主鄭歆柔和一歲半的外孫高貝兒也在現場,於是鄭克臧笑道:「柔娘回來了?也該多回來看看你阿母,省得她這邊寂寞。」

鄭歆柔的生母宸妃方玉娘聞言幽怨的看了鄭克臧一眼。

沒辦法鄭克臧不是出征在外就是經常巡視各地,就是留在宮中,他的時間也要分潤給眾多后妃,更何況方玉娘已經容顏衰減青春不再,鄭克臧能每月到她宮裡留宿一晚便已經是很挂念夫妻情分了,她又如何敢奢求其他。

鄭歆柔現在也為人母,自然知道母親的隱痛,只聽鄭克臧許諾,便大大咧咧的回應道:「父皇的旨意,女兒當然是要聽的,今後就多回來看看阿母。」

鄭克臧從小就寵幾個女兒,因此對鄭歆柔的不敬渾不在意,只是吩咐道:「佳娘她們一樣,你回去後告訴她們,就說阿爹我說的,今後要多帶孩子來看看阿母們。」

說完這一句,鄭克臧轉問到:「你夫婿待你還好吧。」

鄭歆柔的夫婿高永毅也是她自己選的,鄂縣縣學生員出身,畫的一筆的好丹青,據說就是這一點吸引了鄭歆柔,以至於許配的聖旨送到家徒四壁的高家時,又驚又喜的高父差一點上演了一場現實版的范進中舉。如今高永毅在秘書監下的國史館供職,參與編撰《明史》,雖然沒有一朝顯貴,但也有清貴的身份,只是鄭克臧關愛女兒,生怕她受了半點委屈。

「他敢待我不好。」鄭歆柔皺了皺鼻子,小兒女氣十足的回答道。「我就撕破他的臉皮。」

鄭克臧哈哈大笑:「柔娘莫要太過強悍了,畢竟夫妻一場,總要相互體諒才是。」

「哪有啊。」鄭歆柔扭捏的說道。「女兒才不學河東獅吼和打金枝里的昇平公主呢。」

這回不單單鄭克臧在笑,陳纖巧和鄭歆柔的生母方玉娘也笑了起來,陳纖巧甚至說道:「這樣才對嘛,禮敬公婆、夫唱婦隨,等到百年之際回首往事,這一輩子就值了。」

這話說得鄭克臧一寒,於是急忙下令道:「好了,人都起了,那就開始吧。」

當即便有內侍通傳道:「傳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