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五年五月二十日,出逃慶州後接報議和成功的朝王李焞率著後宮及部分大臣半道折返至忠清右道治所清州。長途旅行而疲憊不堪的李焞一行只是簡單的接受了清州牧以下官員的朝拜,然後吃了一點當地的小食便沉沉睡去。
誰知道,隨行的禮曹正郎崔英之以奉旨北上為名騙開清州城北門,早已等在城下的崔英之從兄、清州兵馬虞侯崔憲手下的八十名兵丁趁機一擁而入,先是殺散了城門守兵,然後一路大聲喧嘩,直撲李焞的行宮。
李焞身邊此時尚有義興衛、龍驤衛、虎賁衛、忠佐衛及禁衛營、內禁衛、羽林衛、扈衛廳等侍衛一千餘人,力量遠超過叛軍。不過當這些御衛聞訊出擊平亂的時候,卻被站在亂軍前列的崔英之所阻攔。崔英之責問他們想不想留在漢城的家人,知不知道他們在清軍鐵蹄下的慘狀。被崔英之義正嚴詞的教訓了一番之後,這些同樣家破人亡的軍人一邊痛哭流涕一邊倒戈相向。於是人數倍增的亂軍連夜包圍行宮,捕殺贊同議和的隨扈大臣以及收刮有術的地方官吏,清州里充滿了一片末世將臨的恐怖氣氛。
天亮之後,李焞迫於叛軍的聲勢,派內侍傳話,願意將王位傳於年僅九歲的長子李昀,自己退位為太上王。正當大多數叛軍認為可以就此收場之際,崔英之再度挺身而出,指出李昀不過是李焞的傀儡,日後李焞還可能以太上王的身份清洗今日作亂的諸軍。
如夢初醒的軍人們惶惶不可終日,不知道事情該如何收場為好,此時,崔英之便拋出了圖謀已久的計畫,擁立李焞的堂兄,義原君李爀為君,然後向明鄭稱臣,利用明鄭的力量反抗清軍,奪取朝鮮失去的一切。
當然,亂軍們並沒有對崔英之的長遠計畫表示出興趣,但卻被崔英之描述的擁立外藩入繼大統的從龍之功所迷惑。當下擊潰行宮內小小的抵抗,抓住了李焞父子,殺死了權傾一時的張禧嬪,迫使李焞降詔傳位義原君。
清州動亂的消息第一時間裡傳到了漢城,自領議政柳尚運以下的朝鮮重臣大驚失色。不少朝鮮大臣鼓吹立刻出兵鎮壓亂軍,又恐傷了李焞父子的性命,正在為難之際,聽說李焞讓位於李爀,頓時引起了群臣的內鬥。
其中左議政崔錫鼎、左贊成申琓、舍人徐酉等人力主這是亂命是李焞在亂軍脅迫下違心下達的,應該不予接受;而右議政李濡、禮曹判書李畲、兵曹參判毛九思卻認為清軍剛剛退去,國內殘破不堪,這個時候不應該再自相殘殺,因此主張順水推舟,讓李爀繼位,以安定動蕩的朝鮮民心;大司憲金昌集試圖調和兩方的分歧,卻被雙方一致攻擊,氣得撒手不管了;還有人提議立刻拘捕義原君與清州叛軍交換人質,但這種建議很快被重臣們共同否定,一方面李氏宗親甚多,一旦李爀被抓叛軍們完全可以另推一人繼位,另一方面李爀有個好女婿,在清軍剛剛肆孽了半島之後,朝鮮絕不想再招來一個強敵。
正當各方互執己見,彼此不能說服的時候,忽然有報,清州的亂軍挾持李焞父子,向漢城進軍了。這下漢城諸公都坐不住了,於是匆匆召集急忙下令漢城部隊出擊攔截。
然而漢城的守軍在清軍入寇時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此時尚未整頓完畢,勉勉強強湊出近千人的部隊根本不是建制尚且完全的亂軍的對手。就這樣,在五月三十日這天,兩軍在京畿道水原郡半月面遭遇。雙方只是互射了一陣鳥銃,官軍一方便丟下三名傷者,一鬨而散,更有甚至,還有就地加入亂軍者,於是,亂軍的聲勢愈發龐大起來。
看到叛亂軍人的聲勢似乎無可遏止,漢城的兩班情急之下,派人威脅亂軍,說若繼續進軍,則對亂軍在漢城的家人下手,終於暫時嚇住了這群膽大妄為的軍人。可是暫時穩住了對手,並不能解決最關鍵的問題,於是思前想後,包括領議政柳尚運在內都傾向於接受叛軍意見,擁入李爀為新的朝鮮國王。
至此除了李焞父子頗為失落外,應該說將是一個喜劇的結尾。然而還是有忠於李焞的臣子不甘心接受這個結局,便動起了小腦筋。
六月初九,當毫無思想準備的李爀被朝鮮重臣在德昌宮擁立為王的同一天,已經撤回國內,只有一兩個佐領留鎮義州督討朝鮮歲貢的清軍捲土重來。清軍一面南侵,一面嚴詞斥責朝鮮更立君主是叛亂犯上,宣布不承認李爀的地位。部分效忠李焞的朝鮮地方官也組織勤王救駕的部隊跟隨清軍一路殺往漢城。
清軍的再度來犯讓朝鮮方面幾欲崩潰,這個時候生怕李焞復辟的崔英之親自動手,在離宮絞殺了李焞父子,只是李焞的三歲幼子李昑為內宦救出,逃亡漢江以北。殺了李焞父子的崔英之知道自己觸犯了眾怒,於是指使清州兵馬裹挾李爀及一干朝鮮眾臣南逃,同時派人十萬火急向濟州送信,請求明鄭出兵。
六月十六日,清軍毫無阻擋的再次開入漢城,隨後奉康熙的命令,冊封李昑朝鮮國王。
但清廷擁立李昑的消息傳到南方後,將李昑視為清廷傀儡的朝鮮南方官員反而陸續宣布效忠李爀。此時,逃至全州的李爀也在崔英之等人的安排下,下詔要求全體朝鮮官兵奮起抗擊入寇的清軍。於是,小小的朝鮮出現了一國二主,南北對峙的局面。
事實上,即便朝鮮南方的官員、軍隊、百姓統統擁護李爀,可面對清廷的鐵騎,湖南(朝鮮將忠清和全羅兩道稱為湖南)小朝廷也未必能抵抗多久。但是事情總有意外之處,在得到朝鮮方面變亂的消息後,西歸浦都督府第一時間把報告送回了應天。根據鄭克臧把清軍留滯在朝鮮,不讓朝鮮成為清軍糧秣貢輸基地的指令,回到濟州休整並完成改編的龍驤軍第四師在接到朝王李爀第三封求援信後,由北洋艦隊搭載,全師出擊。先是在江華灣外迫降了朝鮮江華府留守權志安,然後以江華島為基地,所部三個旅自濟物浦登陸,直撲漢城,搶在城內清軍反應過來之前切斷了漢城與平壤之間的聯繫。
清軍以為道路斷絕是終於李爀的朝鮮軍民所為,便派出五百人騎過來清剿,結果遇到十倍的鄭軍,一戰之下,除了少數騎手逃脫外,其餘悉數被殲。逃回漢城的旗兵又誇大了鄭軍的力量,嚇得只有千餘人的守軍帶上年幼的李昑奪路而逃,最終輾轉逃回了平壤。
朝鮮出現鄭軍大隊的消息,一級一級傳到了康熙耳里,面對著朝鮮地圖的康熙不禁眉頭緊鎖。康熙雖然在前次攻打漢城時發了一筆橫財,但朝鮮小國寡民,國力有限,再加上層層中飽私囊,真正落到康熙手中的不過是四五十萬兩銀子而已,其中還不乏皮貨、人蔘這種需要變現的貨物,其實不足以康熙再發動一場大戰。
受困於財力的康熙有心不在朝鮮另開戰場,但朝鮮的地位實在重要,不但可以直接威脅遼東龍興之地,更可以跨海威懾齊魯天津,因此即便他不願意也要打。所以,經過一番思前想後的慎重考慮之後,康熙不得不調動近萬禁旅八旗和遼東駐防八旗開入朝鮮。
可是這麼一來,康熙預謀的將朝鮮變為清廷的擠奶場的圖謀算是徹底破產了,清軍不但不能從朝鮮獲得急需的稻米,更要源源不斷的把寶貴的糧食投入朝鮮戰場,以至於,後人總結經驗,批了一個「得不償失」的定語。
鄭克臧下令援助朝鮮,固然是因為有著利己的原因,但是對於分裂後的朝鮮南方王庭來說卻是唯一一根救命稻草。於是,為了能進一步抓緊這根稻草,重新回到漢城的李爀剛剛入住德昌宮便迫不及待的便派遣崔英之前往鄭軍軍營慰勞。
「當年神宗皇帝為了解救朝鮮,打掉了八百萬的內庫存銀和十餘萬邊軍精銳,以至於縱容了建奴的崛起,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朝廷決不可為了朝鮮而拖累了中原的戰事的。」一上來,龍驤軍第四師的總參謀田超便直截了當的回絕了朝鮮人的妄想。「所以光光是一個濟州實在不夠,崔大人還是另拿出一點誠意來的為好。」
已經超擢為禮曹參判崔英之苦惱的揉了揉太陽穴:「上國大人,朝鮮如今殘破,實在是無力支應太多,還請上國大人看在王上與夏王是翁婿的關係,稍稍寬容一二。」
「我們所求的也不多。」田超不為所動的要求道。「龍驤軍在朝的軍糧、餉銀當由朝方支付。」崔英之點了點頭,就聽田超繼續道。「另外用去的火藥、彈子,損失的兵械、馬匹以及將士的恤撫都要朝鮮支應。」要人家賣命,這也是應該的,於是崔英之硬著頭皮點點頭。「再開濟物浦、木浦、麗水、鎮海四口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