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 隱私與自由——在美國圖書館協會的演講

2005年6月27日

(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

在美國圖書館協會的年度會議上,奧巴馬以「隱私和自由」為題發表了此篇主題演講:

「我想與大家共同合作,讓我們的圖書館永遠都是知識的殿堂。在這裡,人們可以自由自在地閱讀,隨心所欲地思考,而不必擔心『老大哥』正掠過我們的肩頭咄咄逼人地窺探著我們。」

今天能站在這裡給大家演講,我備感榮幸,因為我們知道,圖書館是個含義豐富、意義深遠的地方。它不僅僅是一幢儲藏書籍和史料的建築物,而且自始至終都是將人們引領向更廣闊世界的窗口。在這裡,我們總能迸發出偉大理論與深刻思想的火花,正是它們幫助推動了美國歷史的前進。

當真理和科學不斷遭到政治議程與意識形態的挑戰時,當學校不允許教師教授進化論時,當歹人利用偽科學阻撓有關抑制全球變暖或出資拯救生命的科研行動時,總是圖書館在提醒我們,真理並非就是最響亮的聲音,而應該是最正確的信息。儘管我們都是最虔誠的宗教信仰者,但是在美國,創新性思維卻能一直得以維護,原因正是我們在信仰宗教的同時也篤信真理。

因此,當我們教育任何一個孩子,讓他跨越圖書館的門檻,邁進這座聖殿的時候,從那一刻起,我們就永久性地改變了他們的一生,他們的生活從此變得更加美好。因為圖書館擁有無窮的力量,可以促成這種改變。

此時此刻,我站在這裡,心懷感激,感謝圖書館一直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在座各位的辛勤工作。同時,我還想與大家共同合作,讓我們的圖書館永遠都是知識的殿堂。在這裡,人們可以自由自在地閱讀,隨心所欲地思考,而不必擔心「老大哥」掠過我們的肩頭咄咄逼人地窺探著我們。

可能在座的一些人聽到過我去年夏天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演說,它最終還成為了人們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其中大家似乎對於我說過的這樣一句話記憶深刻,那就是:「紅色州的人民也不喜歡聯邦機構在我們的圖書館裡面鬼鬼祟祟,刺探信息。」但很多人可能都無法記起的是,多年來,是圖書館管理員們一直奮戰在爭取隱私與自由的前線。在我國歷史上,我們曾經經歷過不幸的年代,那時美國與成就我們這個偉大國度的理念漸行漸遠。但有個問題一直都徘徊在我們的腦際,那就是:我們能克服這一困難嗎?而你們這些優秀的國民一直都毫不猶豫地響亮回答:「我們能!」

當政治機構審查優秀文學著作時,是你們將《哈克·費恩歷險記》和《麥田裡的守望者》重新放回書架,保障了讀者們自由思考和接受外界信息的權利。從那以後,我們不得不開始擔憂,我們的政府是不是也會在圖書館裡掠過我們的肩頭窺視著我們。這時,依舊是你們勇敢地站出來,呼籲社會保護個人隱私。你們是美國這一最根本自由權利的全職捍衛者,僅憑這一點,你們就應受到全國人民最深切地感激。

你們還值得受到我們的保護。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在和眾多共和黨人、民主黨人一道努力推行一項愛國者法案,以便在不踐踏我們公民權利的同時還可以追查到恐怖分子的行蹤。華盛頓政府一直試圖用「非此即彼」的方式處理兩者之間的關係,要麼只能保護公民遠離恐怖分子,要麼只能堅持我們最為珍視的原則。但是這樣的選擇不僅降低了我們對自身的要求,而且還低估了我們國家的能力。其實,我們可以利用新技術,發揚堅持到底的精神,在恐怖分子為非作歹之前就將他們捉拿歸案,同時還可以保護好公民的自由,這自由就是我們最初奮戰的理由。

我知道,聯邦調查局或其他執法部門曾向你們當中的一些人索要閱讀記錄。因此,我希望我們可以像眾議院那樣作出一項規定,要求聯邦機構和其他任何機構都一樣,在進行搜查之前,必須獲得正規法院中法官的正式批准才可以進行。在參議院中,我們兩黨的參議員共同推行了一項安全法案 ,旨在防止聯邦政府在獲取許可之前就隨意竊看電子郵件及查閱圖書館閱讀記錄。在執法部門調查可疑活動時,給予他們這種特權是一回事,而他們若不經過司法部門的批准就擅自行動則是另外一回事,這樣不僅會侵犯所有美國公民的權利,還會違背美國所堅持的理念。

在代表大會上的演講中,除了前面提到的有關「聯邦機構在我們圖書館中刺探消息」的演講詞外,還有一句演講詞也同樣受到了大家的矚目。今天我想針對這一點作進一步闡述。我在那次演講中還曾經提到,我在伊利諾伊州見到過很多人,他們並不期望政府會出面解決所有難題。我是這樣說的:「他們明白,父母要言傳身教。他們也明白,除非我們教孩子們樹立遠大理想,不要整天沉溺於電視,並消滅『黑人青年拿起書來,就是在模仿白人』之類的流言飛語,我們的孩子才能取得成功。」

在那次演講中,我提到這樣一句話,是因為我明白我們要面臨的挑戰十分嚴峻;因為我相信如果我們想給孩子們最好的人生機遇,如果我們想讓機會之門在他們年輕之時就朝他們敞開,能夠教給他們日後成功的秘訣,那麼身為美國公民,身為教育者,身為父母,我們最為重大的責任之一,就是讓每一個美國孩子都能讀書,而且都能讀好書。

我提到這些,並非是為了進行另外一場有關教育的辯論,並非是要爭取更多的教育經費,或是淡化教育業中的官僚氛圍,而是要強調教育的責任始於家庭。也就是說,在我們的孩子踏入教室之前,我們就應該有教育的責任;在孩子的整個青少年時期,我們都應當堅持承擔這樣的責任。

這是因為,我們當今生活在一個新型知識經濟時代,而讀書識字的能力則是這一經濟時代中最基本的貨幣資本。不過,就在我們之前的幾代人,即便他們是只有小學三年級文化水平的輟學學生,依舊可以正常就業。無論在農場還是到工廠,他們都可以找到一份工作,支付日常生活開支,養家糊口。

然而,那樣的經濟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技術革命和信息革命的飛速發展已經瓦解了國家之間的壁壘,將全世界人民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如今,對於知識和技術水平都有著高要求的新型工作和行業已經在經濟體系中佔據了主導地位。無論是有關軟體設計、計算機工程還是財務分析的崗位,各個企業都可以將其隨處分配到任何有網路連接的地方。同樣,由於在中國和印度這樣的國家當中,經濟發展正日趨現代化,孩子們接受的教育時間增長,質量水平提高,因此在美國的勞動市場中,工作競爭會愈加激烈,這就要求工人們必須掌握必要的技術。

這些新型工作要考驗的是你是否已經掌握了足夠的知識,以及你是否具有快速掌握新知識的能力。它們要求你具備創新性思維,擁有對知識詳盡的了解以及一流的交流和溝通能力。

但是,在我們的孩子能夠得到這種工作的面試機會之前,在他們能夠填寫申請表格,獲得所需學歷之前,必須能夠拿起一本書進行正確閱讀,正確理解。這是一種最基本的能力,也沒有比這更為基礎的要求了。

閱讀是掌握其他學習能力最根本的途徑。通過閱讀,你可以理解詞語的複雜含義,可以了解國家歷史,可以進行科學發現,掌握科學技術。在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這種學習能力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如果我們的孩子只能達到四年級的識字水平,我們怎樣才能將他們送向社會呢?

我不知道怎樣才能做到,但我們的的確確這樣做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均是如此。

就在當前,美國大概有五分之一的成年人無法為孩子們讀下一則完整的故事。在過去大概二十年間,有超過一千萬的美國人在沒有掌握基本閱讀能力的情況下讀到了十二年級。

但是,早在他們進入中學之前,這些讀書識字能力欠缺的問題就已經存在。根據2000年的統計,經過閱讀測試後顯示,美國只有32%的四年級學生達到了熟練閱讀的水準。如果再將種族因素和收入差距的因素考慮進來的話,這個問題會更加嚴重。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們的平均得分要比整體平均水平低七十七分,而來自富裕家庭的孩子則比平均水平高出十五分。在十七歲的中學生中,只有十二分之一的白人學生可以做到隨便拿起一份報紙,就能理解科技版塊的內容;在拉美裔中學生里,這一比例驟降至五十分之一;而在非裔中學生里,這一比例僅為百分之一。

在當今的新型經濟時代中,僅僅教會孩子們閱讀《迪克和珍妮》叢書 已經遠遠不夠了。在過去的十年當中,美國所有的工作崗位對於文化水平的平均要求提高了十四個百分點。僅僅認得白紙黑字已經不能適應21世紀的工作,那些崗位在閱讀識字方面的要求是「要有詳盡理解知識的能力和理解複雜內容的能力」。但就目前來說,還有太多孩子達不到這個水平。

然而,每年我們依然眼睜睜地看著越來越多的孩子失學或是輟學。他們大概會去關注招聘廣告,將那些自己不符合要求的工作一個又一個地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