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真相 高校「大躍進」的困局與危境

現在的中國大學,至少從規模上,已經達到歷史的頂峰。中國的在校大學生數量,已經從1998年的340萬,達到2374餘萬,過幾個月,相信還會有大幅度的增長;毛入學率,從1998年的9.8%陡然升為22%,平均每年增加20%,我們已經擁有世界最多的大學生,而且是在8年內創造的奇蹟。同期的中國的GDP增長,平均不到10%,許多經濟學家已經在叫過熱,而飛速擴張的高等教育,已經不能用過熱來形容,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高校「大躍進」。

凡是大躍進,必然蘊含著危機。1958年的在全民「大躍進」的同時,高教也跟著大躍進,那場躍進,就當時而言,危害也是相當大的,多招了一些工農兵學員,學生出面編了一些垃圾教材,正規大學有幾個月不能正常上課,教學秩序遭到了很大的破壞,但是跟今天的「大躍進」相比,委實小巫見大巫。

今天這場高校「大躍進」,雖然表面的繁榮還在維持,但已經蘊含了一場波及廣泛、內容深刻的危機,到爆發之時,整個社會都會為此巨大的代價,造成無可估量的社會震動。

高校的「大躍進」起於上世紀90年代後半。跟上世紀的「大躍進」不一樣,這是一場完全由行政力量拉動的躍進,教育部是躍進的發動機和火車頭。211和985工程的提出和施行,標誌著高校「大躍進」的啟動。所謂211工程,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大學和一批重點學科。此工程在「九五」計畫期間實行,在實行期間,1998年又推行了所謂的985工程,由於是在1998年5月提出的,所以叫985工程,這個工程在211的基礎上,選擇一部分大學,給予重點支持,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兩批,前後38所高校入選。211工程的資金183億,而985工程的資金僅第一期就達140億。211和985工程,實際上就是用資金的高投入,在短時間內催生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學,事實上就是「大躍進」。

211和985啟動後,地方上隨即跟進,那些不能入選的高校,在地方財政的支持下,自籌資金,投入躍進高潮。

與此同時,高校的合併也達到高峰,為了做大做強,各地高校開始盲目並校,有些地方,比如長春和杭州,幾乎把全城高校全部合併,只剩下一所超級大學。長春當地民間流傳一句話:當年吉大(吉林大學)在長春,今天長春在吉大。在合併浪潮中,一些地方的大專和中專學校,甚至非學歷教育學校也乘機搭車合併,升級為本科。

在躍進期間,為了彌補規模擴張造成的資金短缺,大學的學費開始猛漲,從每年幾百元,漲到幾千元,而隨即到來的大規模擴招,使得學費收入相當可觀,在此基礎上,部分高校甚至開始大規模借貸,今天困擾人們的大學貸款債務問題,就是這期間形成的。

高校「大躍進」式的擴張,最大的惡果是加速了高校行政化的過程。

原來高校就有行政導向的問題,1952年院系調整,蘇式高等教育體系的推行,高校已經成為國家行政事業單位,行政化不言而喻。但是,改革開放以來,高校體系開始從蘇式的專才培養向國際通行的通才教育轉化,在這個過程中,行政化的趨向大為緩解,教育部資源有限,對高校的控制很弱,高校里的行政化的問題,主要體現為機關幹部和教師之間的矛盾,而在多數高校,機關幹部並不佔優勢,做機關幹部的,往往更樂於轉成教師。而且,高校里的行政幹部,逐漸被有學歷有職稱的人取代,學校還鼓勵教師雙肩挑,由具有教師崗位的人,出面擔當學校的行政部門負責人。

但是,由於211和985工程的啟動,教育部掌握了數百億資金的分配權,而且工程本身就要有一系列行政操控措施,使得教育部加強行政控制順理成章。教育部直屬的重點高校,為了爭取部里掌握的資源,競相討好教育部。在這個過程中,教育部對直屬高校的控制力逐漸增強,不僅通過各種名目的評審,將高校牢牢捆在自己的戰車上,而且掌握了高校的部分高級幹部的人事權。教育部為了滿足高校負責人的級別欲,借著建設所謂世界一流大學的熱潮,推動部分頂尖高校行政級別升級,將12所大學升為副部級(現在副部級大學據說已達29所),實際上等於教育部為自己的司局級幹部,找了幾十個副部級崗位,這些年來,直接從教育部空降下來的重點大學校長、副校長,越來越多。

在行政化的過程中,評審是最有效的工具和最大的繩索。從剛剛在兩會上炒得很熱的本科評估上人們可以知道,這種來自教育行政部門的評估意味著什麼,評估不合格,等於喪失辦學資格,對於一般高校而言,屬於生死存亡的問題,所以,才會有那麼大規模的造假、隆重的接待和群眾運動式的迎接。類似的評審,還有碩士點、博士點、一級學科、重點學科、重點學科研究基地,這些五花八門、外國人不懂、中國人外行也不懂的名堂,都是教育行政部門主導的,通過了,意味學校的檔次上去了,通不過,就意味學校不夠檔次。而且,評上了不能一勞永逸,還需經過定期的檢查評比,不合格就拿下,換上別個。

由於部屬頂尖大學的示範效應,更由於各種評審的拉動作用,行政化浪潮很快就席捲了全國所有高校。差的地方院校追求升級,中專升大專,大專升本科,本科則追求上碩士點和博士點,同時,大學開始推行三級架構,即大學下屬學院,學院下屬系,將原來的系合併、或者不合併升為學院,原來的教研室升格為系,所有的人,行政級別不動,但名義上都升了一級。

同時,由於高校「大躍進」中各種名目的資金流向高校,學校和學院兩級實體單位,有了更多可供支配的資金,因此,權力大增,985高校,一個不大的學院,院長手裡可以支配的資金能達到上千萬,資金分配基本上由長官說了算,學院里的教師,如果想要分一杯羹,只能討他的好,因此,學院領導對學院教師的支配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跟當年基本上沒有多少資源的系主任,不可同日而語。同樣,學校的校長,連同學校行政部門的負責人,也因此權力而陡然增加,這就是為什麼大學教授紛紛爭當處長副處長的原因。

教育部和國務院相應的學術評審機構,則成為各個高校競相爭奪的對象,如果能在國務院學科評議組佔個位置,說明這個學校「實力」很大,在各種評審中,有很大的發言權。凡是進了這些機構的教授,在各自的學校都當然是級別最高的教授,說話極有分量。

有錢在手的權力,含金量足,威力巨大,雖然學校里的各種「長」,原本都是教授,但是加了「長」的教授,官架子擺起來,一樣嚇人。一個小小的學院,居然開起會來要設主席台,台上按照官階大小排座次,第一首長先說,第二首長次說,無論這種是行政性質的、還是學術性質的,在這個意義上,學校已經成了衙門。

不僅如此,在整個的官方學術體系中,只認官,不認學,某個學科的評審,上面只找那些在某幾個頂尖高校當院長的人,似乎誰做了院長,誰就是學科的當然帶頭人。這樣一來,學科的評審,就掌握在幾個學官手裡,哪個學校想要上什麼「點」,評什麼獎,評一級學科,重點學科,拿多少課題,都得看這些人的臉色。這些人,自然形成一個聯盟,相互交換好處,互相推薦自己人拿獎、拿課題,互惠互利,甚至,他們還定期聚會,聯絡感情,毫無忌諱。

由各種評審指揮棒驅使的行政化、衙門化的大學,一個直接的結果是敗壞了學風,使各種形式的學術腐敗,肆無忌憚地浮出水面。嚴格地說,中國的大學並沒有我們所謂的大學精神,對於大學的求真求實、自由探索、社會擔當等國際通行的品格,實際上即使在高校「大躍進」之前,大學中人也沒有共識,但是,至少那時還作為精英教育的大學,多少還存在一些普遍的道義感,對社會也有某種責任感。然而「大躍進」無情地破壞了這一切。

各種評審的指標體系,主要是以科研為導向的,比如核心期刊論文數量、國際SCI論文數量、國家級課題數量、省部級課題數量、課題經費總量等等。關於教學培養方面,最有分量的指標是所謂的博士論文百優數量(即每個學科每年評一百個國家級優秀論文),實際上也是科研指標。在教育行政部門看來,爭世界一流大學,主要是看科研成果,所以指標體系以科研為主。可是,中國高校的這種指標體系,只有SCI還勉強有點國際性,而且也並非國際通行的衡量體系,其他的指標,實際上只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自娛自樂。

中國所謂的學術核心期刊,其學術品質,原本就需要測定,但是,在各個高校發瘋追求論文數量的情況下,南京大學帶頭髮明了硬性規定研究生髮表核心期刊論文作為畢業前提條件的方法,用「土法鍊鋼」的方式,人為拉高學校的論文發表數量,各個學校紛紛跟進,使這種本質上違法的行為,成為高校的新慣例。研究生做不出論文,就買,不僅買論文,而且買版面,各個學術期刊,因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