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夷待訪:明確等待夷狄來訪?

明朝滅亡,清朝建國,大儒黃宗羲不願投靠新政府,甘心做個山野遺民。可是有人說,黃老先生其實是準備失身的,證據就在他的一本書的書名——《明夷待訪錄》。「夷」就是清朝,「待訪」就是等待朝廷派人來請他。

看上去很有道理哦,至少字面上也能自圓其說。

可要較真的話,會發現兩個問題:一是「明」字不好解釋;二是「夷」字雖然是指外族,可從古到今這個字都是蔑稱,是貶義詞,如果黃老先生真準備晚節不保,怎麼可能用蔑稱來稱呼他所期待的新老闆呢?

其實這真是錯怪人家了,「明夷」不能拆開來讀,這個詞和「夷狄」沒有一點兒關係,它是《周易》里的一個卦名,卦象是:內卦是離卦,外卦是坤卦。我們已經知道了離象徵火,放到這個例子里它又象徵太陽,我們也知道坤象徵土地,這裡沒變,還是象徵土地,聯繫起來看就是:太陽在土地的下邊。

再往下就引申成:晚上。

繼續引申就是:好人被埋沒,處於黑暗當中。

現在能理解黃宗羲的意思了吧?

有較真的人可能會問:「不對呀,所謂『太陽在土地的下邊』,其實太陽是在地球的另一側,我們東半球是晚上,人家西半球卻是白天啊。再說了,太陽一直都在太陽系的中心發著光,只是我們這個小小的地球有個自轉罷了,地球哪裡遮得住太陽呢!」

這話說得倒也不錯,可古人哪能知道這些呢?《周易》里還認為雷是藏在地底下的東西,跳到天上打完雷還會回到地底下呢。

明夷卦的卦辭是「利艱貞」,意思是說:雖然你現在處境不妙,但佔到這一卦,你小子就還有救。明夷卦是很讓人費解的一卦。嗯,雖然其他卦也並不更容易讓人明白。

時間前推兩千年前,在《左傳》記錄中的魯國,一個政治流亡分子正處於一生最困頓的時刻,而他在以前的一次算卦中也得過一卦「明夷」。

《左傳·昭公四年》

初,穆子去叔孫氏,及庚宗,遇婦人,使私為食而宿焉。問其行,告之故,哭而送之。適齊,娶於國氏,生孟丙、仲壬。夢天壓己,弗勝。顧而見人,黑而上僂,深目而豭喙。號之曰:「牛!助余!」乃勝之。旦而皆召其徒,無之。且曰:「志之。」及宣伯奔齊,饋之。宣伯曰:「魯以先子之故,將存吾宗,必召女。召女,何如?」對曰:「願之久矣。」魯人召之,不告而歸。既立,所宿庚宗之婦人,獻以雉。問其姓,對曰:「餘子長矣,能奉雉而從我矣。」召而見之,則所夢也。未問其名,號之曰:「牛!」曰:「唯。」皆召其徒,使視之,遂使為豎。有寵,長使為政。公孫明知叔孫於齊,歸,未逆國姜,子明取之。故怒,其子長而後使逆之。田於丘蕕,遂遇疾焉。豎牛欲亂其室而有之,強與孟盟,不可。叔孫為孟鍾,曰:「爾未際,饗大夫以落之。」既具,使豎牛請日。入,弗謁。出,命之日。及賓至,聞鐘聲。牛曰:「孟有北婦人之客。」怒,將往,牛止之。賓出,使拘而殺諸外,牛又強與仲盟,不可。仲與公御萊書觀於公,公與之環。使牛入示之。入,不示。出,命佩之。牛謂叔孫:「見仲而何?」叔孫曰:「何為?」曰:「不見,既自見矣。公與之環而佩之矣。」遂逐之,奔齊。疾急,命召仲,牛許而不召。

杜泄見,告之饑渴,授之戈。對曰:「求之而至,又何去焉?」豎牛曰:「夫子疾病,不欲見人。」使置饋於個而退。牛弗進,則置虛,命徹。十二月癸丑,叔孫不食。乙卯,卒。牛立昭子而相之。

公使杜泄葬叔孫。豎牛賂叔仲昭子與南遺,使惡杜泄於季孫而去之。杜泄將以路葬,且盡卿禮。南遺謂季孫曰:「叔孫未乘路,葬焉用之?且冢卿無路,介卿以葬,不亦左乎?」季孫曰:「然。」使杜泄舍路。不可,曰:「夫子受命於朝,而聘於王。王思舊勛而賜之路。復命而致之君,君不敢逆王命而復賜之,使三官書之。吾子為司徒,實書名。夫子為司馬,與工正書服。孟孫為司空,以書勛。今死而弗以,同棄君命也。書在公府而弗以,是廢三官也。若命服,生弗敢服,死又不以,將焉用之?」乃使以葬。

《左傳·昭公五年》

五年春,王正月,舍中軍,卑公室也。毀中軍於施氏,成諸臧氏。初作中軍,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季氏盡征之,叔孫氏臣其子弟,孟氏取其半焉。及其舍之也,四分公室,季氏擇二,二子各一。皆盡征之,而貢於公。以書。使杜泄告於殯,曰:「子固欲毀中軍,既毀之矣,故告。」杜泄曰:「夫子唯不欲毀也,故盟諸僖閎,詛諸五父之衢。」受其書而投之,帥士而哭之。叔仲子謂季孫曰:「帶受命於子叔孫曰:『葬鮮者自西門。』」季孫命杜泄。杜泄曰:「卿喪自朝,魯禮也。吾子為國政,未改禮,而又遷之。群臣懼死,不敢自也。」既葬而行。

仲至自齊,季孫欲立之。南遺曰:「叔孫氏厚則季氏薄。彼實家亂,子勿與知,不亦可乎?」南遺使國人助豎牛以攻諸大庫之庭。司宮射之,中目而死。豎牛取東鄙三十邑,以與南遺。

昭子即位,朝其家眾,曰:「豎牛禍叔孫氏,使亂大從,殺適立庶,又披其邑,將以赦罪,罪莫大焉。必速殺之。」豎牛懼,奔齊。孟、仲之子殺諸塞關之外,投其首於寧風之棘上。

仲尼曰:「叔孫昭子之不勞,不可能也。周任有言曰:『為政者不賞私勞,不罰私怨。』《詩》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初,穆子之生也,庄叔以《周易》筮之,遇《明夷》之《謙》,以示卜楚丘。曰:「是將行,而歸為子祀。以讒人入,其名曰牛,卒以餒死。《明夷》,日也。日之數十,故有十時,亦當十位。自王已下,其二為公,其三為卿。日上其中,食日為二,旦日為三。《明夷》之《謙》,明而未融,其當旦乎,故曰『為子祀』。日之《謙》,當鳥,故曰『明夷于飛』。明之未融,故曰『垂其翼』。象日之動,故曰『君子於行』。當三在旦,故曰『三日不食』。《離》,火也。《艮》,山也。《離》為火,火焚山,山敗。於人為言,敗言為讒,故曰『有攸往,主人有言』,言必讒也。純《離》為牛,世亂讒勝,勝將適《離》,故曰『其名曰牛』。謙不足,飛不翔,垂不峻,翼不廣,故曰『其為子後乎』。吾子,亞卿也,抑少不終。」

讀過《論語》的人都知道,魯國曾經有過三大權貴家族世代把持國政的局面,這三家人稱「三桓」,分別是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叔孫氏里的一位名人——叔孫穆子。

話說叔孫氏的掌門人叔孫庄叔生了兩個兒子,哥哥是叔孫宣伯,弟弟就是叔孫穆子。在叔孫穆子剛剛降生的時候,叔孫宣伯用《周易》算了一卦,演算的結果是「明夷之謙」,他把這個結果拿去給專業占卜師卜楚丘來看,想聽聽專家的意見。(這個細節告訴我們:可以自己來排卦,等算出結果了再請專家來斷)

卜楚丘看了看這個「明夷之謙」,馬上就預言出了小孩子叔孫穆子的一生吉凶。

咱們還是老規矩,先自己算一回,算出結果以後再和卜楚丘的答案對照一下。

「明夷之謙」,就是明夷卦變為謙卦。我們先看看明夷卦長得是什麼樣,再看看謙卦長得什麼樣——哦,長得差不多,只有最底下的那根爻(也就是第一爻)不一樣:明夷卦的第一爻是陽爻,謙卦的第一爻是陰爻。

由此我們可以反推一下:在叔孫庄叔排演出明夷卦的時候,從第二爻到第五爻不是少陽就是少陰,只有第一爻的得數是9,所以是老陽。是老陽就要變身,於是明夷卦的第一爻從陽爻變成了陰爻,而其他五爻不變,這就構成了一個新卦——謙卦。

規則在前面講過:如果一個卦里只有一個爻是變爻,那麼,我們就用本卦變爻的爻辭來占斷吉凶。

這個「明夷之謙」,本卦是明夷卦,變卦是謙卦,所以我們在《周易》里來查找明夷卦的有關內容:

明夷:利艱貞。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於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象》曰:「君子於行」,義不食也。

六二,明夷夷於左股,用拯馬壯,吉。

《象》曰:六二之吉,順以則也。

九三,明夷於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

《象》曰:「南狩」之志,乃得大也。

六四,入於左腹,獲明夷之心,於出門庭。

《象》曰:「入於左腹」,獲心意也。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

《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於天,後入於地。

《象》曰:「初登於天」,照四國也。「後入天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