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哪裡走

哪裡走

吳萍郢火栗四君

近年來為家人的衣食,為自己的職務,日日地忙著,沒有坐下閑想的工夫;心裡似乎什 么都有,又似乎什麼都沒有。萍見面時,常嘆息於我的沉靜;他斷定這是退步。是的,我有 兩三年不大能看新書了,現在的思想界,我竟大大地隔膜了;就如無源的水一樣,教它如何 能夠滔滔地長流呢?幸而我還不斷地看報,又住在北京,究竟不至於成為與世隔絕的人。況 且魯迅先生說得好:「中國現在是一個進向大時代的時代。」無論你是怎樣的小人物,這時 代如閃電般,或如遊絲般,總不時地讓你瞥著一下。它有這樣大的力量,決不從它巨靈般的 手常中放掉一個人;你不能不或多或少感著它的威脅。大約因為我現在住著的北京,離開時 代的火焰或漩渦還遠的緣故吧,我還不能說清這威脅是怎樣;但心上常覺有一點除不去的陰 影,這卻是真的。我是要找一條自己好走的路;只想找著「自己」好走的路罷了。但哪裡走 呢?或者,哪裡走呢!

我所彷徨的便是這個。

說「哪裡走?」是還有路可走;只須選定一條便好。但這也並不容易,和舊來所謂立志 不同。立志究竟重在將來,高遠些,空泛些,是無妨的。現在我說選路,卻是選定了就要舉 步的。在這時代,將來只是「浪漫」,與過去只是「腐化」一樣。它教訓我們,靠得住的只 是現在,內容豐富的只是現在,值得拚命的只是現在;現在是力,是權威,如鋼鐵一般。但 像我這樣一個人,現在果然有路可走么?果然有選路的自由與從容么?我有時懷疑這個 「有」,於是乎悚然了:哪裡走呢!舊小說里寫勇將,寫俠義,當追逼或圍困著他們的對手 時,往往斷喝一聲道,「往哪裡走!」這是說,沒有你走的路,不必走了;快快投降,遭擒 或受死吧。投降等也可以說是路,不過不是對手所欲選擇的罷了。我有時正感著這種被迫 逼,被圍困的心情:雖沒有身臨其境的慌張,但覺得心上的陰影越來越大,頗有些惘惘然。

三個印象

我知道這種心情的起原。春間北來過上海時,便已下了種子;以後逐漸發育,直至今 日,正如成蔭的大樹,根株蟠結,不易除去。那時上海還沒有革命呢;我不過遇著一個電車 工人罷工的日子。我從寶山路口向天后宮橋走,街沿上擠擠挨挨滿是人;這在平常是沒有 的。我立刻覺著異樣;雖然是晴天,卻像是過著梅雨季節一般。後來又坐著人力車,由二洋 涇橋到海寧路,經過許多熱鬧的街市。如密雲似的,如波浪似的,如火焰似的,到處擾熱攘 攘的行人;人力車得委婉曲折地穿過人叢,拉車的與坐車的,不由你不耐著性兒。我坐在車 上,自然不要自己掙扎,但看了人群來來往往,前前後後,進進退退地移動著,不禁也暗暗 地代他們出著力。這頗像美國式足球戰時,許多壯碩的人壓在一個人身上,成了肉堆似的; 我感著窒息一般的緊張了。就是那天晚上,我遇著郢。我說上海到底和北京不同;從一方面 說,似乎有味得多——上海是現代。郢點點頭。但在上海的人,那時怕已是見慣了吧;讓諦 知道,又該說我「少見多怪」了。

第二天是我動身的日子,火來送我。我們在四馬路上走著,從上海談到文學。火是個深 思的人。他說給我將著手的一篇批評論文的大意。他將現在的文學,大別為四派。一是反語 或冷嘲;二是鄉村生活的描寫;三是性慾的描寫;四是所謂社會文學,如記一個人力車夫挨 巡捕打,而加以同情之類。他以為這四種都是Pet#yBeoisie①的文 學。一是說說閑話。二是寫人的愚痴;自己在圈子外冷眼看著。四雖意在為Proleta riat②說話,但自己的階級意識仍脫不去;只算「發政施仁」的一種變相,只算一種廉 價的同情而已。三所寫的頹廢的心情,仍以Beoisie③的物質文明為背景, 也是Pet#yBeoisie的產物。這四派中,除第三外,都除外自己說 話。火不贊成我們的文學除外自己說話;他以為最親切的還是說我們自己的話。至於所謂社 會文學,他以為竟毫無意義可言。他說,Beoisie的滅亡是時間問題,Pe t#yBeoisie不用說是要隨之而去的。一面Proletariat已 漸萌芽蠢動了;我們還要用那養尊處優,豐衣足食(自然是比較的說法)之餘的幾滴眼淚, 去代他們申訴一些浮面的,似是而非的疾苦,他們的不屑一顧,是當然。而我們自己已在向 滅亡的途中,這種不幹己的呼籲,也用它不著。所以還是說自己的話好。他說,我們要盡量 表現或暴露自己的各方面;為圖一個新世界早日實現,我們這樣促進自己的滅亡,也未嘗沒 有意義的。「促進自己的滅亡」,這句話使我竦然;但轉念到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的時候, 我又爽然自失。與火相別一年,不知如何,他還未將這篇文寫出;我卻時時咀嚼他那末一句 話。

①英文:小資產階級。

②英文:無產階級。

③英文:資產階級。

到京後的一個晚上,栗君突然來訪。那是一個很好的月夜,我們沿著水塘邊一條幽僻的 小路,往複地走了不知幾趟。我們緩緩地走著,快快地談著。他是勸我入黨來的。他說像我 這樣的人,應該加入他們一夥兒工作。工作的範圍並不固定;政治,軍事固然是的,學術, 文學,藝術,也未嘗不是的——盡可隨其性之所近,努力做去。他末了說,將來怕離開了 黨,就不能有生活的發展;就是職業,怕也不容易找著的。他的話是很懇切。當時我告訴他 我的躊躇,我的性格與時代的矛盾;我說要和幾個熟朋友商量商量。後來萍說可以不必;郢 來信說現在這時代,確是教人徘徊的;火的信也說將來必須如此時再說吧。我於是只好告訴 栗君,我想還是暫時超然的好。這超然究竟能到何時,我毫無把握。若能長此超然,在我倒 是佳事。但是,若不能呢?我因此又迷糊著了。

時代與我

這時代是一個新時代。時代的界限,本是很難畫出的;但我有理由,從十年前起算這時 代。在我的眼裡,這十年中,我們有著三個步驟:從自我的解放到國家的解放,從國家的解 放到ClassStruggle①;從另一面看,也可以說是從思想的革命到政治的革 命,從政治的革命到經濟的革命。我說三個步驟,是說它們先後相承的次序,並不指因果關 系而言;論到因果關係,是沒有這麼簡單的。實在,第二,第三兩個步驟,只包括近一年來 的時間;說以前九年都是醞釀的時期,或是過渡的時期,也未嘗不可。在這三個步驟里,我 們看出顯然不同的兩種精神。在第一步驟里,我們要的是解放,有的是自由,做的是學理的 研究;在第二,第三步驟里,我們要的是革命,有的是專制的黨,做的是軍事行動及黨綱, 主義的宣傳。這兩種精神的差異,也許就是理想與實際的差異。

①英文:階級鬥爭。

在解放的時期,我們所發見的是個人價值。我們詛咒家庭,詛咒社會,要將個人抬在一 切的上面,作宇宙的中心。我們說,個人是一切評價的標準;認清了這標準,我們要重新說 不定一切傳統的價值。這時是文學,哲學全盛的日子。雖也有所謂平民思想,但只是偶然的 憐憫,適成其為慈善主義而已。社會科學雖也被重視,而與文學,哲學相比,卻遠不能及。 這大約是經濟狀況劇變的緣故吧,三四年來,社會科學的書籍,特別是關於社會革命的,銷 場漸漸地增廣了,文學,哲學反倒被壓下去了;直到革命爆發為止。在這革命的時期,一切 的價值都歸於實際的行動;軍士們的槍,宣傳部的筆和舌,做了兩個急先鋒。只要一些大同 小異的傳單,小冊子,便已足用;社會革命的書籍亦已無須,更不用提什麼文學,哲學了。 這時期「一切權力屬於黨」。在理論上,不獨政治,軍事是黨所該管;你一切的生活,也都 該黨化。黨的律是鐵律,除遵守與服從外,不能說半個「不」字,個人——自我——是渺小 的;在黨的範圍內發展,是認可的,在黨的範圍外,便是所謂「浪漫」了。這足以妨礙工 作,為黨所不能容忍。幾年前,「浪漫」是一個好名字,現在它的意義卻只剩了諷刺與詛 咒。「浪漫」是讓自己蓬蓬勃勃的情感盡量發泄,這樣擴大了自己。但現在要的是工作,蓬 蓬勃勃的情感是無訓練的,不能發生實際效用;現在是緊急的時期,用不著這種不緊急的東 西。持續的,強韌的,有組織的工作,在理知的權威領導之下,向前進行:這是今日的教 義。黨便是這種理知的權威之具體化。黨所要求於個人的是犧牲,是無條件的犧牲。一個人 得按著黨的方式而生活,想自出心裁,是不行的。

現在革命的進行雖是混亂,有時甚至失掉革命的意義;但在暗中ClassStru g#le似乎是很激烈的。只要我們承認事實,無論你贊成與否,這Strug#le是不 斷地在那邊進行著的。來的終於要來,無論怎樣詛咒,壓迫,都不中用。這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