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王朝的戲裡春秋 宮裡的劇本審查

都說清朝編《四庫全書》,是一大文化盛事。但是,這種盛事也有曖昧的一面,那就是編的時候要審查。如果哪本書有問題,政治上不正確,根本就別想混進去,一把火就給燒了,連個篇目都不留。有一些書問題稍微少的,篇目可以留下,但內容沒了。餘下的,也得改,凡是有關礙文字,一律改掉。所以,到了民國,好些文化人說,四庫書成,圖書亡。至少,有些書,還真的因此而亡了。

清朝是個在乎文字正確的王朝,編書先審核,是皇帝的意思。皇帝用心良苦,不僅自己眼前清凈,也讓天下人讀好書,自己出面,請人先把一道關。有哪個敢不領情,膽敢繼續炮製政治不正確的文字,還有文字獄伺候,出來一個,拿一個,看看到底是咱的刀硬,還是你們的脖子硬。那年月沒有媒體,滿世界只有一個京報,無非是官方奏摺和皇帝御批的彙集,看都不用看,絕對政治正確。如果有了媒體,肯定也要事先審查。這一點,是必須的。晚清市面上的藝人,進宮演戲,腳本都得事先審查。

過去的人,跟今人一樣,都需要娛樂。今人娛樂的形式多,廣播電視,還有網路。但那時候比較簡單,就是聽戲看戲。上至天子,下至乞丐,對於這種精神食糧,都很在意。有的時候,飯可以不吃,但戲絕對是不能落下的。清朝的皇帝,原來看戲,是宮裡的班子來演。太監們演戲,水平再高,也高不到哪兒去。好在那時多半演的是崑曲,細嗓子的太監們,演起來還比較對路,也就湊合了。但是,晚清情況有變。1860年祺祥政變之後,朝廷的當家人換了女流。東太后和西太后,她們一來識字無多,對那麼雅的崑曲,聽不明白。二來,西太后這個女流對戲劇的鑒賞能力一流,宮裡太監演的玩意兒,她看不上眼。所以,規矩只好改了,請外面的戲班子的名角進宮伺候,要演,就演花部的高腔。所謂的京劇,就是這樣興盛起來的。只保留了一點崑曲,作為開場戲應個景,以示維護了帝王看戲的傳統。

當然,市面上演的戲,真正政治上不正確的,其實也沒有。按今天的眼光,如果有問題的話,無非就是對帝王有時不大尊重,老是譏諷他們寵信西宮,縱容小舅子老丈人胡作非為。但這樣的不尊重,其實用心是好的,是想皇帝做得更好。所以,喜歡戲的西太后,對這些還真不怎麼在乎。她在乎的,是一些字眼。比如說,她的老公咸豐皇帝名叫奕詝。這個老公,雖然沒有給她正宮的名分,但她成為太后,實際上君臨天下,就是因為跟了他。所以,進宮演戲,戲詞里凡是跟「詝」同音的字,就都不能唱或者念了。最常見的,「且住」二字,就必須改成「且慢」。誰要是不改,上戲的時候不小心溜達出來關礙字眼,那麼別的不講,一頓板子是少不了的。直到今天,我們聽京劇,還是滿場的且慢,且住這個詞兒,居然找不到了。那時節經常上演的戲裡,《連環套》中,有句念白,叫作「兵發熱河」,說的是官府要出兵打竇爾敦所在的山寨了。但是,熱河這地名有點犯忌,1860年,咸豐皇帝挾西太后逃跑,就是去的熱河行宮。你這邊再兵發熱河,讓西太后老佛爺聽了,情何以堪。於是,這詞兒只能改,改成「兵發關外」。讓竇爾敦的山寨,再往外挪一挪。庚子之後,西太后再一次西狩,先跑到太原,再跑到西安。回來之後聽戲,估計戲詞里如果再有兵發太原和西安字樣,也得改。

一般來說,每次有宮裡沒聽過的新戲,腳本都得經過內務府審核,審核通過,謄寫出來,裝訂成冊,放在太后和皇帝聽戲時的桌子上,他們看戲的時候,可以隨時翻閱。如果發現有藝人唱念之中有差池,就現場問罪。好在,那時的西太后,政治覺悟不是很高。由於京劇來自民間,京劇的唱詞中,其實有好些關礙文字,觸犯滿人忌諱的。比如楊家將和岳飛的戲,裡面就有不少番邦、番將之類的說法,如果放在《四庫全書》編纂的時候,這樣的文字肯定都是要被槍斃的,但西太后卻滿不在乎。她最在乎的,就是一句「兵發熱河」,改了,也就算了。

西太后本質上,還是一個沒有文化的粗人,身邊又沒有文人指點,也沒有專門的文化機構出面,所以,宮裡的劇本審查,就這樣浮皮潦草虛應故事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