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任性枉稱帝 巫蠱那點事兒

巫蠱兩字,如果拆開來,巫指巫術,蠱則是傳說中由人專門餵養的毒蟲,可以受人操控,進入人的大腦,讓人生不如死。巫術和巫,古已有之,但蠱這玩意兒到底有還是沒有,言人人殊,至今沒有被證實。如果巫蠱兩字合起來,實際上說的就是一種詛咒人的巫術。這種巫術,人類學家稱為順勢巫術,就是弄一個偶人,寫上被詛咒者的名字,如果能弄到生辰八字以及該人的指甲和頭髮更佳,加以詛咒,或者用針刺這個偶人的心,以及你想刺的部位。世界各地的人們,幾乎都無師自通地擅長此道。只不過有的民族玩這個的時間長些,有的短些。在我們這裡,有些鄉村大媽,至今還擅此道,動輒縫個小布人,紮上針放在炕席地下。《紅樓夢》里,馬道婆替趙姨娘做法詛咒賈寶玉和鳳姐,使的就是此招兒。當然,跟小說講的不同,一般來講,這樣的招數,不大可能奏效。如果真的有效的話,人與人互相報復,就比較容易了,殺手什麼的,就肯定失業沒事幹了。

不消說,在原始人那裡,這樣的巫術,還是大有市場的。而中國人,雖說號稱進入文明狀態很早,但巫術的情結卻出奇地重。直到清代,巫蠱禍人的事件,一經發現,依然可以據此治罪,說明人們一直都相信這玩意兒真的可以起作用。不過,巫蠱進入政治,鬧出大事,最惹人注目的,還要數漢武帝晚年的一場宮廷政變。

漢武帝好神仙,好方術,晚年尤甚。人牛氣久了,越到晚年,就越是想長生。秦始皇如斯,漢武帝也一樣。好長生,就只好被方士忽悠。那年月,方士和巫師難分彼此,方士得意,巫師也跟著起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喜好的,下面王公貴族,貴妃公主,達官顯宦,都跟著喜好。朝野上下,烏煙瘴氣,京城內外,方士和巫師亂竄。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方士或者巫師,在武帝面前,當然只能講神仙,找神仙,或者吹噓自己就是神仙。但到了下面,就什麼事都可能做了。巫蠱這點事,原本就是巫師的看家本事,碰上哪個妃子,吃醋吃大了,對某個得寵的狐狸精恨得不行,埋個木頭人詛咒一下,倒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只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樣的「法術」,只要有人做,就會有人效法。大家都玩這個,就成了公開的秘密。此風一熾,在這期間,只要有人碰巧生病,碰巧死亡,就會聯想到這上面去,渾身起雞皮疙瘩。

漢武帝征和元年,漢武帝劉徹已經六十多歲,在那個年代,算是高壽了。身體一天天地走下坡路,越是這樣,越是不想死,越不想死,病魔越是纏身。趕上宮裡宮外,巫蠱之風大盛,皇帝未免心下生疑,有人在暗中詛咒他死。而此時的太子劉據,也已經三十好幾了。從來帝王制度,儲君和現君,就是一對兒矛盾。即便是父子,這個矛盾也擺在那兒。一個不肯下來,一個欲接班而不能。上面的年老昏聵,下面的年富力強。反差越大,彆扭也就越大。兒子覺得老子礙事,老子感到兒子礙眼。縱是人稱衛太子的劉據溫和賢良,架不住皇宮裡面是非多,皇帝身邊,總會有人借端生事,挑撥是非。而此時的漢武帝,早已厭倦了當年迷死了他的衛子夫衛皇后,順便的,衛太子也看著越來越不舒服了。

自古以來,宮廷鬥爭,整人都是借著皇帝的手。皇帝疑心有針對他的巫蠱,自然就有人拿巫蠱興大獄。皇帝身邊的寵臣江充,本是一個整人有癮的酷吏,原本就跟衛太子不對付。他也知道,皇帝青春已高,如果衛太子接班,那麼他的命運不會太好。而抓巫蠱這事,懷疑到太子頭上,具有充分的邏輯依據。誰最希望現任皇帝死掉呢?當然是預備接班的人。江充查巫蠱,依靠的是一個專業人士,一個胡巫,但目標卻沿著他定的方向前進。眼見得,跟衛太子走動比較密切的人,一個接一個因追查巫蠱而倒下,連太子舅舅衛青的長子也被牽連。拷掠之聲,徹夜不息。在燒紅的烙鐵面前,越來越多的人被攀指出來。終於,江充帶人進了太子的東宮,居然真的就無中生有地在宮裡挖出了大批的桐木人。到了這個地步,太子被定罪,也就是眼前的事了。

此時,漢武帝在甘泉宮度假,太子幾次三番想去父親那裡說明情況,但都被江充的手下擋駕。情急之下,衛太子決定用師傅的計策,冒險拚死反擊,矯詔抓捕江充,問出弊情,再向皇帝領罪。衛太子的反擊,殺了江充,但卻闖了大禍。漢武帝周圍讒臣們,平日的讒言現在成了真,衛太子百口莫辯。漢武帝命令宰相鎮壓叛亂,由於一時間來不及調軍隊,就緊急放出囚犯,臨時組隊,由此產生了一個特別的官職,司隸校尉。囚徒組成的軍隊,打敗了太子能指揮動的兵,太子只好逃走,最後在圍捕中自殺。皇后衛子夫當然也只有一死,衛氏家族,幾乎滅族。值得一提的是,當初衛子夫得以扶正做皇后,是因為她前面的皇后阿嬌(就是成語金屋藏嬌的出典人,劉徹要金屋藏之的寶貝),據說是因為嫉妒,指使宮女埋了木人詛咒衛子夫,東窗事發,阿嬌被廢,衛子夫得立。最終,衛子夫又因為巫蠱之案,丟了性命。

更可怕的是,抓巫蠱成了一場運動,從宮裡運動到官場,從官場運動到民間,到處都在抓搞巫蠱的人。巫蠱固然可惡,其實殺不了人,但抓巫蠱運動,卻導致成千上萬的人遭受酷刑,成千上萬的人頭落地。直到事情鬧得不可開交了,漢武帝才明白自己是在見鬼,白白搭進一個挺好的太子和眾多無辜的人。可是,雖說有悔意,但直到死,他也沒有真正原諒衛太子劉據,劉據在《漢書》里,還是以戾太子的名義有傳。

不知,這對父子,到底哪個真的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