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輯 「琴聲」的濫用

近讀韓國人李御寧博士寫的《日本人的縮小意識》,看到一個故事說,日本海邊有棵大樹,後來被砍成一條船,船划起來非常快,被用來去一個名叫淡路島的地方取淡水供皇室使用。不久船壞了,便把它當劈柴煮水製鹽,再後來用剩下的木材做了一把琴,琴聲傳遍四方。這故事聽起來好像有漏洞,船壞了,皇室喝不上水怎麼辦?一般人想到的是趕快把船修好,淡水供應別斷了,可奇怪的是,這個明顯漏洞居然無人理會。

看上去,這故事講的似乎是一棵大樹如何變得越來越沒用的過程,不是嗎?大樹變成船能取淡水,再變成柴能製鹽,最後變成琴,卻只能彈奏無用的樂曲。體量越變越縮,功能越變越小。可在李博士看來,大樹變成船,再變成琴,經反覆刪削漸漸縮小下去之後卻產生出影響世界的力量,日本的縮小文化就是由燒剩下的木材做成的琴來加以實現的。

這背後隱藏著一個惡毒的判斷,即日本人只要一出海玩殖民遊戲就完蛋,只能縮在島里自作多情地播弄「琴聲」向外搞軟性文化滲透。一個明顯的例子是,纖細敏感的日本人漂洋過海,到中國大陸行劫成了倭寇,就如無根浮萍,忍受不了流浪在外的寂寞。日本不像英國,雖也是海島,民間故事中卻缺少古希臘神話里隨處可見對點點繁星的描寫。對外部的恐懼使日本人到了陌生環境,總是有一種強烈的無所適從感。「鐵血」和「琴聲」的選擇變成一個世紀難題。日本一度西化,海外殖民,暴力擴張,把中國大陸當成殺戮征服的對象,歷時八年,卻無功而返。當日本把台灣變成一個自家「行省」,用「琴聲」安撫催眠時,台灣相當一部分人立刻中招,至今許多台灣人懷念日人在島上建了多少城市基礎設施,惠澤了多少工業,與此同時,卻強烈怨恨著國民黨的殺戮和破壞。對日人的感情體現在各種藝術形式中,《海角七號》里那個坐船回國的日人對台灣怨婦的歉疚,和光復多年後台灣歌手被日本女經紀人勾引上床,說的都是兩代台灣人與日本人的曖昧糾結,那正是「琴聲」誘惑發生作用的表現。對比中國大陸人對日本人延續數代的仇視,以及一波波對南京大屠殺的記憶詛咒,完全是兩樣的心境。

在新竹曾看過一個鄉土文化展覽,發現台灣鄉土習俗受日本影響甚深,小到飲食服飾,大到交通工具,幾乎無不遭到滲透。去過華盛頓的人都清楚,日本人花大價錢在華盛頓遍種櫻花,每到盛開的季節,滿街滿谷都是櫻花撒地的夢幻意境,人們陶醉在櫻花飄落的街頭,很易恍恍惚惚地把美國首都當作了日本上野公園。

那麼中國又如何呢?中國人似乎比日本人老實本分,中國比日本大得多,卻沒有海外殖民的慾望和歷史,這讓西方人覺得很奇怪,按照他們的邏輯,中國是個帝國,帝國就應該到別人家的地盤上去打劫行兇,拚命撈取資源,否則怎麼養活得了那麼多人口。連日本都模仿「大英帝國」,自稱「大日本帝國」,把中國、朝鮮都圈在裡邊,自以為是當了幾年東亞老大。西人的意思是說,你中國也別端著架子死不承認「侵略」過別人,所以他們最近硬造出一種說法,說當年大清對西藏、新疆、蒙古乃至部分中亞地區的統治,也是一種類似西方對南美土著人的殖民行為。在我看來,這些看法都是胡扯。中國沒削大樹造過運水船,也沒有繁星點點的神話,但從不缺少遠播異地的「琴聲」,靠「琴聲」的委婉悠揚,聚攏人心,而非鐵騎橫掃,一滅了之,一直是大清治邊的傳統策略。這「琴聲」在當代一度被濫用,比如跑到奧地利金色大廳去贈票包場,自娛自樂,甚至模仿西方人坐在下面欣賞西樂,一聽京胡國粹就假裝陶醉得邁不動步。借人家金色大廳自拉自唱,有濫用「琴聲」的嫌疑,比跑到美國首都大種櫻花還招人不待見。兩者邏輯卻是一樣的,都是想用文化而非戰爭解決問題。

不過看看清代的歷史,無論對西藏還是中亞,似乎都少有粗暴草率地撥弄「琴聲」的例子。有史料說,當年乾隆皇帝派大臣和琳與松筠入藏,二人前後擔任駐藏大臣。和琳與松筠是蒙古人,蒙古人都信喇嘛教,整個蒙古也屬西藏佛教控制的區域。駐藏大臣熟悉藏務,信仰也和藏區人士相近,這無疑是治理西藏政教的優勢,但也極易出現信仰和政治如何協調的問題,於是乾隆在和琳出任之前對他有一段訓話,大意是說,我知道你平常信喇嘛教,此次到藏見到達賴和班禪可照常致敬,循遵佛法,但不可過於謙卑,把自己等同於當地基層官員,應與達賴等宗教領袖平等相處。乾隆強調的是,不可壞了官家的正統身份。兩年以後,據官員的奏報,和琳見到達賴喇嘛已不行叩拜之禮,乾隆認為此舉很得體,後來派松筠赴藏接替和琳時,也指示他見到達賴不可叩拜,即使尊奉喇嘛教,也要等到任期滿後回京再行禮拜。如此處理,既尊重藏地宗教習俗,又很好地協調了駐藏大臣官員與信徒的雙重身份。清帝對藏地情境如此周全的考量,自非當今某些濫用「琴聲」之輩所能企及。

我是想說,撥弄「琴聲」、搞文化傳播是一個複雜的心理建設過程,聚攏人心靠的是高超的分寸感,靠的是對當地習俗與文化的真正理解與尊重,並非一味灌輸即能起效,否則定會造成水土不服。別自以為「琴聲」悠揚,就穩穩能讓全世界人民都豎起耳朵面露欣喜地傾聽,如此下去,即使聽者臉上勉強擠出幸福的表情,看上去也會讓人直起雞皮疙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