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數位人生 世界上的信息量

這個世界上到底容納了多少信息?根據最新的統計數字,已發動的信息化浪潮正以超出我們預期的速度噴涌。這些如潮水一般的信息如今看起來像是一場長期的海嘯。

計算容量、電信和信息存儲每年分別以58%、28%和23%的漲幅變化著。計算容量的增長速度幾乎接近摩爾定律的速度,即每18個月翻一番,電信的翻番周期是34個月,而信息存儲則維持在40個月的水平。在過去的十年間,信息已經在以這樣的速度增容(參見我的另一篇文章「信息的速度」)。

這些最新的指數來自馬丁·希爾伯特(Martin Hilbert)和普里西拉·洛佩斯(Priscila Lopez)2011年2月發表的論文《世界上的存儲、通信和計算信息的技術能力》。

我們到底製造了多少信息?其整體規模難以估測。以人類現有能力而言,大概可以存儲300EB的信息,這相當於一個人DNA中存儲的信息總量;或者如希爾伯特所言,相當於這個星球上的每個人擁有80個亞歷山大圖書館,再把它們的藏書統統加到一起所得到的數字。需要注意的是,技術元素的容量每隔一年半就會翻番,而我們的DNA卻是恆量的。

下列文字可供參考:希爾伯特在他的個人主頁中提到:

信息傳播的速度與世界GDP的增長速度一樣,但信息存儲容量的增長速度要比它快4倍,而通信能力的增長速度比世界經濟實力的增長快5倍。

《信息:歷史、理論、洪流》(The lnformation: Histong, a Theary, a Flood)一書中,詹姆斯·格萊克(James Gleick)引述了一段杰倫·拉尼爾描寫信息洪流規模的話:「它是那麼的快——就像你跪著種下一棵樹的種子,然後在你還沒來得及抬腳起身的時候,它就已經茂盛到吞沒了整個村莊。」

2011年3月12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