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數位人生 無盡升級的藝術

剛結婚的時候我和妻子搬入了現在這套房子,那時候我得對這房子進行一系列的填嵌工作。我找了些在地鐵里宣傳說能保證20年不漏水的硅質填嵌材料。當時我想,這事還是划算的,起碼我以後再也不用干這活兒了。

20年以後怎麼樣呢?那些硅質填嵌材料眼看著就磨損碎裂甚至脫落了。我這才意識到,20年聽起來再長遠,它也並不等於永恆。現在我快60歲了,我可以察覺此生很多看似持久事物的衰敗,出人意料的東西包括瀝青、鐵器或者石頭,它們都不能永存。我們可以想到的那些最持久的東西,甚至我們腳下的地球,在這60年間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我家房後的小山慢慢滑到了房側,百年以後樹根將拱毀地基。你很快就會意識到製造長存千年之物的嘗試是不可能完成的,因為那需要持續不斷地使用各種秩序和能量,以與破壞已造之物的日常熵數相抗衡。

上述問題我思考了整整60年,但最近我頓悟了:所有事物無一例外地需要附加能量和秩序來維持自身。活物如是,那些諸如石碑、鐵柱、銅管、碎石路甚至一張紙這樣的無生命體也一樣,如果缺乏關注、維修以及追加的額外保養,它們都將無法長久地存在。生命即維護。

一直以來,最讓我吃驚的是軟體所需的純維修量。維持一個網站或一個軟體程序的正常運轉就像維護一艘在海上運行的遊艇,它所需要的關注就像一個無止盡的黑洞。我差不多可以理解機械設備運行一段時間後必須熄火的原因:水汽會使金屬生鏽,空氣會氧化設備表膜,潤滑油也會蒸發……所有這些都需要檢修。但我從來沒有想過無形世界的位次也要降格。突破什麼?顯然,突破一切。

這裡有個給年輕人的消息:垃圾秘密聚積,薯片悄悄變軟,程序暗中崩潰。這些事情都是自發的,與你毫無關聯。

接下來出現的是來自那些不斷變化的數字景觀的突襲。當你周圍所有的東西都在升級,都在嘗試新行為、尋找新漏洞的時候,這就給網站和必要的維護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也許你並不想升級,但你又必須得這麼做,因為你周圍的一切都在升級。

像軍備競賽似的升級波及到我們的私人生活。它完全改變了我對於升級的態度:過去我總是心不甘情不願地挨到最後一分鐘才升級——東西還能用的時候為什麼要升級?這個態度帶來的麻煩大家都很熟悉:你剛升級好這個,突然發現那個東西也得升級,然後這事就變得沒完沒了,小範圍的微調就能極具破壞性。但隨著我們個人科技越發複雜、越發互相依附、越來越像一個個人生態系統,拖延升級就越發具有破壞性。因此,現在我把升級當成一種維護,這麼做是為了生存下來。未來的科技生活將是一系列無休止的升級。

期待將生命消耗在升級中是一種生活技能,學校應該專門開班授課。事實上,我個人就十分樂意學習如何更好地自行維護我的數字生態系統。一定會有能使我們更好地升級數字生活的禪藝的。

2011年4月16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