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免費經濟 如何靠盜版興盛

香格里拉,原名中甸鎮,是中國青藏高原上邊緣山區河谷的一個小城鎮。當地商人為刺激旅遊業,經國家政府批准,正式更名為香格里拉。誰不希望來香格里拉呢?我去過兩次,但很遺憾地說,這裡並不是「香格里拉 」。我最近一次來的時候正值四月天,這個一如往常的、灰濛濛的、破舊的老城區,覆蓋著6英寸厚的皚皚積雪。在這些乾淨的雪層的裝點下,它看上去倒也如詩如畫。

千百年來,旅客們要沿著盤山公路,從農業發達的雲南高原到達乾燥多風的西藏,這個邊境小鎮則一直是他們過夜停車的地方。而如今香格里拉大街上的店鋪里,售賣著各種進口家居用品,來買的人是源源不斷的藏民和從農村跋涉來的少數農民。單調的主幹道上有近百個只有一間屋子的商店,這些商店裡提供結實的皮靴、色彩鮮艷的機織地毯、農用五金件、耐用的毯子、熱水瓶、太陽能電池充電器、廉價的鐵制工具、花式條紋面料和彩帶。混雜在這些傳統用具商店周圍的,是數十家售賣數以千計的電影DVD光碟的專賣店。有些店中影片的選擇範圍甚至比Blockbuster 還大。這裡有好萊塢賣座大片,有香港功夫片,還有韓劇,但大多數是中國的國產片。幾乎所有的光碟都是便宜的盜版碟(不到3美元)。在新的數字化的「自由經濟」里,拷貝的流動不需要付費。這不僅是國際大都會的一個特質;信息想要免費,即使在全球最偏遠的地區也是如此。

我去過中國,部分是為了解答這個簡單的疑問:中國的電影業如何繼續在這個處處盜版的土地製造電影?如果沒有人為電影製作者付費,他們如何(為什麼)繼續製作電影呢?但我疑問的範圍並不僅限於中國。世界三大電影產業分別地處印度、奈及利亞和中國。奈及利亞每年生產約2000部電影(諾萊塢),印度每年生產約1000部(寶萊塢),中國近500部。加在一起,每年生產的電影是好萊塢電影的4倍。然而,這些國家是猖獗盜版的避難所,甚至是盜版產業的代名詞。後版權經濟如何運作?在沒有版權保護的情況下,它們如何製作出比好萊塢更多的電影呢?

這個疑問是中肯的,因為印度、中國和奈及利亞盜版猖獗的電影文化,似乎在預示著未來的好萊塢。在西方,人們似乎湧向了YouTube,因為這裡所有的電影都是免費的。換句話說,我們正在加快邁向今天的中國、印度和奈及利亞為代表的版權自由貿易區。如果是這樣,那些置身在被價格低廉、無處不在的拷貝所席捲的國家中的電影業,在如何生存的問題上,能夠教給好萊塢什麼經驗教訓呢?

經過研究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讓我吃驚。第一個讓我吃驚的發現是,在這些著名盜版國里,盜版不是真的猖獗——至少不是通常被版權局描述的那種方式。進口(即好萊塢)電影的盜版猖獗,但本地製作的電影被盜版的程度較輕。原因是複雜而微妙的。

首先考慮的是質量。奈及利亞電影是肥皂劇和寶萊塢音樂劇的獨特融合,先是說一大段對白,然後跳一大段舞。說奈及利亞電影是低成本影片,這還是對低成本影片的侮辱。成千上萬的奈及利亞電影,更像是無成本電影。但是,即使是寶萊塢的高成本電影,與好萊塢影片相比,也算是成本低廉的。因此,維持製片所需的總收入也比好萊塢大片少得多。自然,成本越小,需要回籠的資金就越少。對於一些電影來說,甚至只要有一點點收入可能就夠了。

但更重要的是,低質量不僅是非法物的特點。在奈及利亞,特別是在貧窮的北部,有一個網路龐大的低劣生產中心,為數以百萬計的觀眾生產影片拷貝。最初,拷貝中心的地下網路複製VHS錄像帶,而現在他們拷貝光碟。在以前拷貝VHS錄像帶的時期,官方版本有更好的印刷封面。這些可讀的、鮮艷的封面是他們的主要賣點,印刷的封面是電影業施加監管的瓶頸。但是,現在的奈及利亞,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電影磁碟通常是VCD,而不是DVD光碟。雖然VCD解析度低,但更容易拷貝,更便宜,在低劣的電視屏幕上的播放效果已經「足夠好」了。這些VCD在塵土飛揚的小窩棚里幾毛錢就能租到。但往往這些被低價租用的光碟是「合法」的——它們是與製片人協議後製作的電影拷貝。電影製作者和電影拷貝者巧妙地降低了正版光碟的價格,使之與盜版光碟的價格接近。事實上,同一運營商通常會拷貝合法的和盜版的這兩種光碟。因為合法的光碟並沒有非法的那麼昂貴,所以經銷商就不太願意理會那些低質量的盜版盤。

此外,在奈及利亞,電影融資與地下經濟緊密結合。投資一部電影被認為是一個洗錢的聰明辦法。那裡會計制度薄弱、透明度低,如果你是一個用大量的現金「投資」的暴徒,你需要做的,就是圍繞電影明星來投資電影。總之,黑市的光碟和用黑市資金投資的官方正版光碟之間的區別是微乎其微的。

奈及利亞的電影製作者有兩個其他賺小錢的來源:電影院和電視。奈及利亞的電影院用低廉的票價提供了一種非常珍貴的商品:享用幾個小時空調。電影越長,這個交易對觀眾越划算。與在舊電視上觀看VCD碟相比,電影院提供非凡的視覺體驗。你能真正的聽原音看字幕,還能享受電影院的非凡音效。在影院觀影的全面體驗,根本就不是那種廉價的光碟能夠拷貝的。所以,票房收入仍然是支持一部電影的主要收入。隨著奈及利亞新興的電視產業的發展,對內容的追求,意味著電視電影將從航空公司或有線系統中獲取額外的收入。

寶萊塢的影院同樣也提供空調。少數印度人自己家裡有空調,更小部分人有空調車。夏天的午後,你除了在涼爽的電影院待上幾個小時,真的哪兒也不想去——這就是為什麼寶萊塢電影可以持續興盛下去的原因。即便有人能在一個街區之外那熱浪襲人、塵土飛揚的大街上找到同部電影的DVD,院線仍舊能夠依靠空調系統售出很多電影票。

與奈及利亞一樣,印度也有一個類似的電影業,在那裡盜版與正版也是混雜在一起的。寶萊塢與黑手黨的錢交織在一起,這已經是廣為人知的。在洗錢、逃稅、秘密資金流動方面,整個電影業就是一個灰色市場。幕後的非法拷貝電影的人也製作正版的拷貝。正版的和盜版的價格勢均力敵。

那麼,為什麼還要製作盜版呢?因為印度對正規的製片廠電影,有著非常嚴厲的審查制度。其著名的「不許接吻」的規則,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這種審查把本來有利可圖的電影市場,推向了為盜版網路服務的地下市場。如果你想看獨立的、不雅的、與眾不同的、反主流的東西,你只能被迫光顧盜版市場。審查制度不僅影響製片人,同時也波及觀眾。如果你製作了一部前衛電影,其他人怎麼看得到呢?在大街上的低廉拷貝就是電影製作者讓他的藝術傳播的方法之一,這進一步模糊了合法和非法的界限。在奈及利亞,這種融合意味著購買正版VCD的價格未必比盜版貴,二者幾乎都是3美元。實際上,印度電影製作者常把價格低廉的光碟當做廣告,來引誘人們去涼爽的影院觀賞大銀幕電影最終版本。電影院的高感受因素是通過支付獲得的報酬,盜版是為了獲得關注而付出的稅收或花費。

中國也有審查的問題。大預算的電影由政府補貼,以在影院上映為主。事實上,安排院線上映被嚴重政治化了。獨立電影不能進入有限影院的排片周期,所以它們只能以光碟的形式與觀眾見面。如果觀眾想看非國家資助的製片廠的電影,他們只能在街上找。與印度和奈及利亞一樣,盜版與正版的價格很接近,所以對消費者而言,兩者之間區別不大。不管正版還是盜版,你只要花費約25美分,就可以租看一晚。

在這片沒有版權法的土地上,支持本土電影業的第三個支柱是電視。特別是有線電視。電視這個龐然大物每時每刻都需要收視率來支撐。我曾與印度、中國和奈及利亞的業內人士聊過,他們都把電視看作一個獨立藝術家的合法地。在有線電視上播放的作品賺不了多少錢,但它們意義重大。因為電視依靠收視率,依賴廣告收入,所以就把盜版的問題迴避掉了。大街上盜版光碟節目的製片人培養了他們的觀眾,而這些觀眾的呼聲可能會使它們能在電視上播放自己的作品,或者使他們能夠被邀請去做一些新節目。

每個地區的製片人都認為,盜版之痛不在自己的國家,而在非常活躍的出口市場。奈及利亞電影被非洲人和奈及利亞僑民觀看;而印度電影的早期觀眾集中在南亞和中東,還包括西方印度社區的觀眾;中國電影的市場在中東地區。絕大多數電影市場是靠盜版光碟發展的,這使製片人喪失了潛在的國際收入。這些民族電影產業在此意義上與好萊塢面臨同樣的困境。但上述國家的本地院線才是一部電影成功的主要舞台。盜版,那個好萊塢眼中的恐怖幽靈,對他們而言是完全不同的產物。

回到香格里拉沙塵飛揚的大街上,我去尋找那個烏托邦式的夢想:用一美元來看剛首映的電影DVD。這個夢想是過於樂觀了,甚至對香格里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