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免費經濟 你的關注很廉價:2.5美元/小時

關注是我們唯一無需訓練就能自行生產的珍貴資源。關注供應不足,所有人都想要一些關注。由於關注的生產受限嚴重,而其他所有事物卻變得越來越充裕,因此關注的稀缺性成為新經濟的基石。然而,即便關注如此寶貴,我們的關注仍然相對廉價。導致關注廉價的部分原因是,我們必須每天都給出一些關注。我們不能保存或囤積關注。在實際時間中,我們必須逐秒交出關注。

運用來自「美國數據摘要」的數據,我計算了如今美國人每年花在主要媒體平台上的時間。有線和衛星電視捕獲了美國人的大部分關注,緊隨其後的是收音機、廣播電視。這三者佔據了美國人絕大多數關注,而書、報紙、雜誌、音樂、家用錄像、遊戲和互聯網等其他媒體只獲得了一小部分關注。

但並非所有關注都一樣。當我計算出這其中每個行業的年度總營收(在有數據提供的情況下),以及每小時關注能產生多少收入時,答案令我驚訝。

首先,收入數字很低。在媒體行業中,消費者每小時關注所賺取的美元比率並不很值錢。美國人一年在電視上投入5000億小時,但每小時關注平均只產生20美分的收入!如果別人以這樣的工資水平雇你看電視,你每小時的收入就相當於第三世界的小時工資,與受雇把石頭砸成碎石的苦力相當。報紙只佔據美國國民一小部分關注,但花在它們身上的關注能產生更多收入——大約是每小時93美分。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互聯網的關注質量每年都會增長,其每小時關注所產生的收入也越來越多。

在廣告行業,關注質量的差異通常由名為CPM(Cost Per Thousand,千人成本)的指標反映。這個指標指一千次觀看或一千個讀者。CPM源自印刷行業,是雜誌或期刊向希望從讀者那獲得更大關注的材料收取溢價的一種方式。一份高端刊物可能會把CPM定價為10美元,而本地免費報紙的CPM可能只是1美元。其他媒體也採用了這一方法,只是粗略地把對紙媒的最初「印象」換成展示觀眾數和網站點擊數。由於這一交叉對比有點牽強,因此不同媒體平台的預估平均CPM也相差很大。下圖顯示了相差很大的CPM平均價格(編排自三個來源),從廉價的戶外廣告牌到谷歌等搜索引擎上最昂貴的類AdWords廣告。

報紙會為讀者的關注收取溢價,而有線電視和廣播的價值要少很多,也許是因為它們通常是以背景模式運行,與其他一些東西分享(用戶)關注。互聯網搜索引擎在獲利速率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這也是金錢逐步流向互聯網的主要原因之一。這表明,人們相信互聯網上的關注質量要比我們在高速路上駕駛時的關注質量高得多(儘管互聯網上讓人分心的東西很多)。

但標準媒體CPM費率並未考慮也未表明的是,消費者在每次留意、訪問、觀看或聽取上投入的全部認知花費。如果我們將每次點擊或觀看與花在其上的時間相乘,我們就能開始一種獲得關注能力的感覺。在谷歌首席經濟學家哈爾·瓦里安(Hal Varian)在一份幻燈片演示中計算了廣播電視上一段時長30秒的商業廣告的關注成本,即一美元總共能購買多少分鐘的關注。電視的平均CPM為10美元,亦即每次廣告印象(一段30秒長的商業廣告)價值1美分。觀看電視1小時,你至少會看10分鐘商業廣告,也就是20段30秒長的廣告。因此關注廣告的觀眾每小時的觀看帶給電視廣播商的收入為20美分。這和我在電視上發現的極低的每小時關注收入一樣。可見,用電視提高關注是個苦力活。

電視每小時關注的收入只有糟糕的20美分,一份高檔報紙每小時關注的收入也才1美元,這點很令人驚訝,因為當我們研究消費者每小時使用的成本(我們必須為內容支付多少)時,消費者付出的費率要高得多。以書為例,閱讀一本精裝書平均用時9小時,購買需36美元。因此,消費者花在這一閱讀體驗上的平均成本為4美元/小時。也可以這樣算出一張音樂CD(可播放多次)每小時的成本;或是花10.5美元在電影院觀看一次2小時長的電影,每小時成本是5美元。這些費率可以被視為作為觀眾的我們有多麼珍視自己的關注。

15年前,我計算過包括音樂、書、報紙、電影以及數字騎乘(digital ride,一種虛擬現實體驗)在內的多種媒體平台的每小時平均成本。這些媒體之間有差異,但價格卻以相同梯度按順序排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們似乎都傾向於相對統一地向2美元/小時匯聚。也就是說,1995年,為使用任何媒體,我們每小時平均支付2美元。

最近,我用同樣的方法重新計算了今年的數據,看看我們對類似配置媒體關注的價值。(計算得出)媒體成本在50美分/小時到5美元/小時之間。所有媒體平均下來,我們基本上為媒體體驗花費2.5美元/小時。在我為1995年的數值加入通脹因素並重新調整後,其平均數值接近於2010年的2.4美元/小時。這意味著我們關注的價值相當穩定,在15年間只上升了一丁點。不管我們消費的是書、報紙、電影、音樂還是遊戲,我們都傾向於將關註定價在2.5美元/小時。

似乎我們在媒體經驗「應該」值多少上有某種直覺,而且我們不會偏離太遠。

我不知道為什麼每小時的關注成本是2.5美元。這一費率只有聯邦最低薪水的三分之一左右。也許將我們從工作中賺取的三分之一花在玩樂上感覺很好。如果媒體成本是2.5美元/媒體小時,那麼你就能工作八小時,扣除房租和食物開支,你還能有足夠的錢支付所有工作外清醒時間的媒體消費。多麼快樂的日子!就我所知,這種「工作-睡眠-媒體」循環是許多人的(生活)模式。但我不知道這是否真的是我們憑直覺將關註定價為2.5美元/小時的原因。

更令人困惑的是,為什麼我們為媒體支付的每小時平均價格要比媒體每小時平均收入高那麼多。我們為觀看、閱讀或聆聽支付2.5美元/小時,但媒體從我們的時間中所賺的不過1美元/小時,有時甚至還要少得多。每小時相差了1.5美元,這可是一大筆錢。其餘的錢去哪了?顯然,我的分析里缺少了一些東西。金錢伴隨關注而來,這是顯而易見的,但並非所有金錢都去了人們預測其該去的地方。

但正如你所見,媒體有別。我們向一些媒體——比如電影、雜誌和圖書——支付的多於其他媒體。順便說一句,這也是對所有作者擔心電子書價格會非常低的一個回應。我最近在想,什麼可能會阻止電子書平均成本降到99美分?我想到了一個理由:如果我們繼續認為書的價值比音樂等其他許多媒體高,當我們把閱讀一本書的平均耗時(9小時)和2.5美元/小時的平均成本相乘,我們能得到22.5美元的價格。這已經高出一般的Kindle電子書價格很多了。因此,這裡肯定有問題。如果在文化意義上,對圖書的關注不斷減少,而且其閱讀體驗的關注價值降至音樂或報紙的層面呢?那麼我們就要將其9小時耗時與25美分或75美分相乘,得到位於2.25美元到6.75美元之間的價格。這就是相當於當前音樂價格的電子書的價格。(音樂本身的價值在未來會有升有降。)

我們(所有愣頭愣腦的人)這些希望出售媒體內容的人能從中學到很多。當內容定價低於1美元/小時,你必須轉移大量內容才能真正賺錢。幸運的是,還有數十億小時未開發且價值被低估的關注存在。想想現代單機遊戲中的場景,這些場景需要人們高度關注,加起來能達到20小時至30小時,但現在單機遊戲卻被人們所拋棄。想想全世界在YouTube視頻上花費的時間數,雖然現在還沒賺錢。還有人們一年花費在Twitter上的龐大分鐘數。這只是現在尚未體現價值的關注倉庫的幾個例子,它們將在未來顯現價值。

是否我們所有的關注都必須變現?當然不是。但不管你是否選擇出售它,關注都將有一個價格。不過並不會像人們想像得那麼高。

雖然相差無幾,但一些關注的價值要高於其他關注。最有價值的關注將是元變種:向關注支付關注。人們的全部關注被挖掘、收集、釋放和分化得越多,引導人們通過這一超級豐裕情況所需的額外關注也越多。捕捉關注的創造性方法沒有盡頭,儘管關注價格很低,那些那些隨關注而來的財富也沒有盡頭,因為關注是我們真正所有的東西。

2011年3月14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