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技術元素 人類是技術的性器官

我可以斷言,技術有自己的議事日程。技術作為一個整體具有自主性有什麼證據?人們會說,如果沒有自主性,某樣東西怎麼會有自己的議事日程?我將分三部分對此作答。

首先,我認為一個系統可以有自己的議事日程,即便它依賴另一個系統而生存。讓我們以人類心智和人類文化為例。顯然人類是動物,而且不過是進化出來的又一種生物。作為一種哺乳動物,我們必須遵循生物學法則。我們是活體組織進化軌跡的一部分:我們的肉體必須呼吸、新陳代謝、交配、排泄,最後死亡。我們身體的議事日程恰與任何其他動物身體的議事日程完全相同。

而我們也說過我們和動物不同,我們對地球的影響力似乎就是明證。我們建造非常巨大的建築物(城市),這些建築物在規模上獨一無二。白蟻的摩天樓和珊瑚礁與紐約的摩天樓和混凝土礁石相比,單是大小就相形見絀。我們以遠超其他物種的規模改造地球表面,淘汰其他物種。我們對氣候的干預規模令絕大多數物種望塵莫及。當然我們還製造了許多新物品和「有機體」,沒有一種其他生物做得到這些。很明顯人類有自己的議事日程,而生物界其他部分則沒有。

然而,如果所有動物生命(包括人這種動物)死亡,人類心智和人類文化也會死亡。人類心智依賴於動物生命系統。因此,按照你的邏輯來說,人類心智就不可能有自己的議事日程。但我們確實有。為什麼?因為人類文化的自主性運行在與動物生命完全不同的層面上,儘管其「依賴」於動物生命。同樣,技術的自主性運行在與人類的動物生命完全不同的水平上,儘管它依賴於人類生命。

第二,技術還年輕。「技術」這個概念直到1829年才被創造出來,大多數我們稱為技術的東西本世紀才剛剛問世。我們認為一個兩歲大的嬰兒活著且具有自主性,儘管他要依靠其父母才能繼續存活。我們知道自己的孩子最終會離我們而去,成為具有自主性的父母,但只要他們是我們的孩子,他們就需要我們,即便他們有自己的議事日程。技術就是我們的孩子。作為人類,我們是所有技術的父母,養育它們,滿懷希望地培養它們走向自立。

第三,技術最終將具有比現在多得多的自主性。目前我們不僅是技術的父母,還是技術的性器官。從技術的眼睛看來,我們是四處遊盪繁殖它們的神秘腺體。它們也許能夠自行運轉,但是它們需要我們來繁殖它們。這一點已經有所改變。如今世界上大多數計算機晶元都部分地由其他計算機晶元設計出來。大多數機器人設備都部分地由其他機器人設備製造出來。既然我們在改進晶元和機器人,那就沒有理由認為,在未來某些時刻會完全由一些計算機設計其他計算機,完全由一些機器人系統製造其他機器人系統。下一步似乎不可避免:技術將自主繁殖。

必須承認的是,現在還沒有自主繁殖的技術,也沒有自主維持的技術。相反,現在的技術宛如嬰兒,有自己的要求。甚至連小孩子都能很快訓練父母滿足他的願望及需求。它用自己弱小的力量獲取資源(食物、關注、許可)以成長。如果我們離得夠遠,我們就能看出技術意圖創造一個有助於更多技術成長的環境。技術極少使創造更多技術變得更加困難。技術須適應於不斷擴展技術的需要。技術培養了我們——它的父母或者說性腺。技術使人類更健康,有更多閑暇去消費,這導致了更多技術的出現。我們創造的技術越多,我們就需要創造更多東西來保證它完全運轉。這個正向反饋迴路正是有自己議事日程的系統會發展出來的那種自我保護策略。

沒有我們此刻的幫助,技術不可能自我繁殖,但是它在膨脹,在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聰明。更重要的是,技術每天都在進化得更快。儘管它依賴我們,我們也越來越依賴它。像所有的孩子一樣,它有自己的要求。迄今為止,人類作為一個整體仍然在否認自己居然有個孩子。

2007年2月16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