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以為王通這邊會有宮裡找過來的麻煩,沒想到卻是毫無動靜。
所謂皇帝申斥,萬曆皇帝下口諭教訓,那說過沒說過,說了什麼沒說什麼,這都是萬曆皇帝自己隨心。
如今的皇帝認為宮外和自己貼心的也就是王通一人,那裡會訓斥,那楚太監又是李太后選進御馬監的提督太監,他怎麼會為這楚兆仁出氣,無非是高舉輕落,幾句話就過去了。
這個「毫無動靜」更是讓人明白了些事情,王通這個仗勢欺人,所依仗的勢力可是天底下頭一號的。
這樁事也證明王通自己的判斷沒有錯,什麼面子,什麼派系,自己每年給宮裡送進去的一百多萬兩銀子才是真的。
王通這次上的摺子直接遞送到了萬曆皇帝那邊,儘管他也有別的方法直接到太后娘娘那邊解釋,可以通過宮內宮外的權勢人物說情遞話,可王通並沒有這麼做。
若是在旁人看來,王通的作為似乎是在選邊站隊,處處表明他只是萬曆皇帝一人的臣子,這樣的行為無錯,可未免有些沒必要。
如今的天下,慈聖太后李氏的確執掌大權,干涉大政,張閣老身為帝師,的確一言九鼎,無人敢違,可萬曆皇帝畢竟是皇帝,天下遲早是他的,大權遲早是他的,王通這麼做,非但沒有必要,還攤上了很多麻煩。
不過,王通知道自家做的沒錯,萬曆皇帝對自己的處處維護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從前在職場的時候,他就明白站隊的重要,就算上級領導再怎麼和睦,再怎麼親密,彼此分工不同,職級不同,必然還是有分別的。
跟著一個到底,榮辱與共,這是最好的,如果是改換門庭,儘管短時間會有好處,可長期內必然遭到背叛那方的嫉恨,就連你投靠的這方也會心有提防,左右不得好,更別說天家政爭,稍有差錯就是粉身碎骨的局面。
既然一開始就選了萬曆皇帝這一方,儘管知道太后娘娘那邊權勢更大,能得到的好處更多,可還是死心塌地的不會變了。
當然,李太后和萬曆皇帝是母子,血脈至親,有這層關係在,很多事又有不同,忠心於太后娘娘和忠心於萬曆天子,似乎沒什麼區別,臣子們這般想,太后和皇上似乎也是這般想,可王通顯然不這麼想,他的很多行動都在明擺著表明,我是萬曆的臣子,而不是太后娘娘的臣子。
有人覺得好笑,有人覺得迷惑,有人若有所思,至於慈聖太后李氏,說到底,萬曆皇帝畢竟是她的親兒子,坐在皇位上的皇帝,有個忠心於自家兒子的得力臣子,這顯然不是壞事。
※※※
「王大哥,保安團正在訓練,原本不該走人,可宣府那邊馬大帥解甲歸田,家裡來信催的急,我們這些小輩一定要去觀禮的,還請王大哥見諒。」
天津衛地方和其他處不同,這邊規矩明白,又有王通等人時時督促,所以上上下下都是做事的。
歷韜、孫鑫和李虎頭幾個少年自從王通交待了差事之後,就一直是忙碌不停,一千五百人的人手已經是招齊,目前就在商業區域和海邊之間的地方操練,也算在空白地帶之間放一隻力量監視。
不過八月初二這天,歷韜和兩個宣府出來的少年,卻很不好意思的來請假。
馬大帥這個詞每次王通聽到都有些想笑的感覺,可無論是譚家的家將還是來自宣府的少年,提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都是莊重肅穆。
宣府總兵官馬芳,號稱天下第一猛將,是大明第一個以副將職級加左都督銜的大將,自大同邊鎮榮升,做過薊鎮副總兵,後來鎮宣府,威名赫赫,他是比俞大猷、戚繼光、李成梁早十年的大將。
「馬芳也回家養老了啊!?」
先說話的卻不是王通,而是邊上的俞大猷,歲月不饒人,去年還能拿著桿棒在校場上操練兵卒的俞大猷,今年只能拿著拐杖走路,越來越多的時間呆在家中,可老人家卻奈不得寂寞,從前還能在校場每日看著操練。
現在精神身體都差了許多,卻要看著王通辦軍務和辦差,有自己能指點的,就說上兩句。
老人家這一番熱心,王通自然不好違背,而且俞大猷這邊多少年的統兵經驗,指點一二,也是大有幫助,王通受益非淺。
聽到歷韜的話,俞大猷笑著問了句,隨即開口感慨說道:
「馬芳年紀比老夫還要大個幾歲,可他一路被人蔘劾,一路卻是不倒,真是同人不同命。」
聽到他的感慨,大家都是笑著不語,王通倒有些耳聞,自從知道這馬大帥的名頭,也打聽下,馬芳每逢戰陣必然當先,不過在剋扣軍餉上也是當先的很,經常有文官參劾,不過都是有驚無險,那邊俞大猷絮絮叨叨的說道:
「這麼多年,他撈了多少銀子,老夫這麼多年,家裡才千畝地,馬芳那邊被文官參了,拿出銀子來疏通大家高興,老夫被參了,能拿出什麼,要不是譚大人一次次的替老夫去爭……」
話碎話多,這也是衰老的跡象,被俞大猷這麼說,歷韜幾人都有些尷尬,看到王通的詢問神色,歷韜低聲說道:
「馬大帥家中豪富,這個……這個……」
王通笑了笑,擺擺手示意不必再說,轉頭對一旁的孫大海說道:
「這三人,每人從我自己帳上支三百兩銀子。」
三百兩銀子也是幾個人目前十年賺不到的俸祿了,歷韜等人連忙道謝,王通又笑著說道:
「去三標那邊找馬匹,再去天津衛市面上採買,這麼就沒回去了,也讓老人高興高興。」
說到這裡停頓了下,開口說道:
「這個月就是中秋,你們在家多呆些時日也好,十月回來就可以。」
給了這麼多銀子,又是許了二個月的假期,事事給了方便,歷韜幾人都是高興的很,不過遲疑了會,還是躬身說道:
「王大哥的好意,屬下幾個心領了,保安團這邊剛剛練起來,離不開人,屬下們陪家人過了中秋,就立刻趕回來。」
有這個勤謹練兵的心思,王通當然高興,勉勵了幾句,少年們都是告辭,孫大海跟著出去安排,屋中只剩下王通和俞大猷兩人。
此時正是正午,天氣晴好,雖然還有些熱,卻並不難受,門窗都是敞開,俞大猷坐在椅子上看著外面的天空發獃,突然開口說道:
「年紀雖然小,可知道抓兵馬,自家練出來不能離開太久,算是用心做事。」
王通笑笑沒有接話,俞大猷這話太過誅心,他寧可以為這些少年是帶著熱情,俞大猷拿起放在一側的拐棍,用力的撐自己起來,又是說道:
「平日治軍森嚴,小處懂得結以恩義,王通,你做的好。」
說話間慢慢走出了屋子,外面立刻有護兵迎上來攙扶,卻被俞大猷不耐煩的趕開。
看著俞大猷佝僂的蒼老背影,再想想在宣府致仕的總兵馬芳,薊鎮總兵戚繼光、遼鎮總兵李成梁都已經年過五十,這個時代的名將和英雄都在老去……
※※※
「大人,遼北游擊孫守廉送了帖子來,請大人去海河邊的碼頭。」
八月初三的上午,一大早就有人送過來了帖子,卻是那遼北游擊孫守廉,臘月間這孫守廉領著人住在四方客棧,手下親兵發狂打死了人,天津衛上下不敢亂動,結果讓王通找上門去一火銃打死了那殺人親兵。
事後那孫守廉知曉了王通的背景身份,主動過來賠禮,而且有結交的意思,並且說天津衛這般繁榮,關外遼鎮的特產在這裡設點銷售一定賺到大錢。
當時王通還打算將遼鎮過來的貨物全部壟斷,不過,那孫守廉一走卻沒什麼消息,而且打聽之後,發現這關外的貨物實際上利潤不大,而且山西商人和薊鎮那邊的商戶都多有販運,就算走海路的話,壓低運費是壓低,可從遼陽、瀋陽去往金州衛那邊,同樣路途遙遠,加加減減,利潤也就是比正常生意略高。
對於現在王通系統來說,如果僅僅是這樣的利潤,還不如交給其他人來做,自家坐地收稅來得好,所以孫守廉不來,王通這邊的心思也淡了。
卻沒想到今日間又是上門,而且請自己去海河邊,不知道有什麼玄虛。
不過也簡單,如今住就住在海河這邊,想要去召集人馬去就是了,王通放下帖子招呼了一聲,一同出門。
以往海河邊上的街道比起裡面的店鋪街道要冷清些,今日卻不同,到了孫守廉所在的地方,卻看到河邊聚滿了看熱鬧的人。
驅散人群向前走了走,果然和以往不同,以往不過是一艘艘海上來的商船,今日也是一艘艘海船,不同的是,在海船後面拖著大木排,由粗大巨木捆綁而成的木排。
正看間,聽到不遠處有人朗聲打招呼道:
「王大人,好久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