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譯序

梅俊傑

阿蘭·德波頓先生的這本書,如果直譯的話,書名應作《宗教之於無神論者:一名非信仰者關於宗教用途的指南》。可見,這是一本由無神論者寫給無神論者、旨在借鑒宗教智慧的書,不是一本為宗教辯護的書,更不是一本傳教的書。

與我等無神論者一樣,作者並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也不認同宗教中的超自然內容。但不同之處在於,作者願意更加通達地看待宗教,能夠透過其超自然體系,鑒別並吸收其中所包含的諸多有益要素,希圖藉此豐富世俗生活,促進個人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的和諧友愛。

隨著人類從中世紀邁入近現代,科技節節昌明,理性日益高揚,各路宗教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機。尼採的一句「上帝已死」標誌著宗教主導地位的土崩瓦解和世俗化洪流的滾滾而來,也讓眾多無神論者揚眉吐氣、豪情萬丈。目前這個超現代的大眾消費時代似乎證明著人類掌握自身命運後的不凡成就。

然而,在德波頓看來,光鮮的物質外表之下,人性並無本質的改變,個體心靈的救贖仍然是個嚴重問題,人類群體生活所面臨的挑戰也依然如故。你可以宣告「上帝已死」,但你依然需要此前藉助上帝而維繫的倫理道德,也依然需要原來經由宗教而獲得的心靈慰藉。可現代社會恰恰拙於滿足這些需求,早已顯露出令人遺憾的種種弊端。

相對而言,宗教作為人類經驗的深厚積澱,形成了巍巍可觀的理念和做法,大可補過於物質至上的當今社會生活。德波頓以為,人們盡可以拋棄宗教的基本教義,卻實在不應該放棄宗教涉及群處、悲憫、慈善、教化、藝術、建築等等方面的真知灼見和公序良俗,更何況其中不少要素原本就采自世俗生活。

對於書中的更多內容,這裡不必贅述,本書開篇的「智慧無關教義」以及末尾的「結論」已有精當的概括。我只想強調一點,即作者抬舉宗教,甚至有時不免將之理想化,絕不是要否定現代世界科學理性的基本框架,只是認為在此框架下,理應從宗教這一人類的共有遺產中善加採擷,從而矯治現代社會之褊狹,補救其心靈護理之貧乏。

將本書譯介到中國來諒必是件有意義的善事。作為在現代化道路上全力追趕乃至無暇他顧的民族,作為世上最為龐大的無神論者群體,我們無疑更需要以平和客觀的態度來了解宗教並從中汲取營養。在道德精進、心靈撫慰、人際和諧這樣的層面,各種宗教都提供著現成的啟示,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進而言之,國家的價值觀坐標和發展軌道也可從宗教中得到支撐。如果說自由、民主、科學、富強是當今中國無可爭議的追求,我一直認為尚須輔之以更加豐富而宜人的內容。簡言之,我們實應追求複合型目標:自由—和合、民主—良治、科學—人道、富強—正義,如此兩相兼顧方能做到平衡協調、基石宏大從而行之久遠。而宗教顯然是這些新增目標價值觀的重要思想源泉和促進手段。

誠然,像天底下一切功業一樣,對宗教有益內容的體察與採納要靠慧根和悟性,首先則有賴於對宗教的悉心學習和研究。就此而言,我們或許面臨著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窘迫處境。所幸者,取長補短的條件已今非昔比。德波頓這位大眾哲人匠心獨具、富有啟迪的論述當能讓我們獲益良多。

我本人通過翻譯全書已感到受益匪淺,至少從此會增加一個理性觀察宗教的視角甚或增添一分宗教情懷。還好,當上海譯文出版社衷雅琴女士約我承譯此書時,我沒有照例推辭,特此向她致謝。自然,我也要感謝張旦紅、梅新枝,她們作為本書譯稿最早的讀者,協助完善了譯文。

2011年8月12日於上海社會科學院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