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六十四章 出牆發財

原本一直是活動在鄉間,僅僅是在某些特定的時候,才靠近府城和官兵打大仗的白蓮教,突然間行事變得張揚了起來,山東和北直隸河南交界的一帶,突然間在府城之外冒出了幾萬亂民攻打城池。

除了已經是破爛的不像樣子的滄州府城很快又是被打下來之外,其餘的城池都是在堅守,野戰之中,這些響馬亂民確實是頗有戰力,但是攻堅這種只有正規軍才能完成的動作,就顯得頗為的笨拙了。

除了幾個小縣城因為裡應外合被拿了下來,其他的地方官兵雖然是被壓縮回了城中,可是憑藉城牆和壕溝,還是能夠堅守住。

原本以為亂民只是在鄉間活動,可以睜一隻眼比一隻眼,反正不用上報擔罪責的地方官們紛紛的上表請求援軍,所謂「賊逾十萬之眾,漫山遍野,局勢幾不可控,只有固守城池以待外援」,文書一封接著一封的朝京師發去。

不過也有人看到了另外的東西,守城的官兵和周圍的援軍將官,雖然是每天苦戰,但都是感覺到壓力輕鬆了不少,收攏兵卒退守德州的保定援兵的守備,就和自己的幕僚說道:

「此賊非前賊,攻守無章法,好似鄉間爭水械鬥之村夫愚婦,原以為韃虜參與其中,此時看卻不然……」

劉伯順確確實實是被架空了,他現在升到了總舵的傳經副堂主的位置,在教內的地位確實是要比執掌地方的堂主的位置要高,而且待遇豐厚,不過卻沒有一點的實權,但是劉伯順也不去爭什麼,只是安靜的接受,這倒是讓白蓮教裡面的眾人心裏面很有些不好意思,準備給他些補償。

白蓮教山東香堂堂主的換人,那些行動頗有章法的亂民響馬突然間就散亂了下來,很多綠林的勢力都是默不作聲的消失了,據說是回到了山寨,或者說是到了別的地方,不過去山東指揮的白蓮教首領們,對這些並不在意,在他們的眼中,一片大好的局面,各地都是勝利的勢頭。

那邊打下滄州府的某舵主已經是自稱什麼侯爺了,景教主有令,說是每個人打下的地盤都是歸誰鎮守,財源人員稅賦什麼的都是歸他支配。白蓮教幾百年來都是以打天下做皇帝為目標,核心的教眾們對於地盤和人口都有一種渴望,現在有了這個榜樣在前面,這些人都是奮勇驅動亂民攻打。

整個北三省,特別是北直隸和山東交界的地方局勢已經是如火如荼的局面,但僅僅是局面而已,實質性的進展也就是幾個縣城被打了下來,就是這樣,自稱將軍,都督,大都督的就已經是有十幾個了。

原本是準備看看風色的棉紳們這時候確實是害怕了,這麼鬧下去,交不交稅,是不是受盤剝是一回事,造反的抄家殺頭又是一回事了,而且自從鬧的大起來之後,這些棉紳發現自己倒是能控制手中的私兵和家丁了,而不是從前的完全的聽命於白蓮教的命令,這個原因倒也是簡單,從前劉伯順知道把得來的財物分下去,現在都變成了自己發財和上繳洛陽白蓮總舵。

沒了好處,有沒有什麼人約束,這些人自然是回歸到自己的莊子家裡面,白蓮教裹挾催動的大亂,參與者越來越多的是各地的奴工還有死心塌地白蓮死忠。

棉紳們開始給官府通風報信,提供各種方面的支援,不允許白蓮教的亂軍在自己的莊園控制範圍內,取得給養和休整。

慢慢地到了嘉靖二十二年的六月份,白蓮教的勢頭漸漸的弱了下去,原本是遍地開花的局面,變成了只能是在北三省三省交界的地方,針對青州,東昌和真定一帶重點的進攻,而且除了官兵和他們死戰之外。

到了鄉間地頭,棉紳控制的私兵家丁和他們也是互相的拉鋸搏鬥,這些人比起官兵還要頑強,而且因為前期的原因,對白蓮教的作戰習慣頗為的熟悉,並且對於鄉間民戶有極大的控制力,十分的難纏。

四月五月的如火如荼,京師自然是早就被驚動了,三萬兵馬已經是開進了北直隸,原本還在通州圍困攻打的白蓮教眾,和這些強兵一觸即潰,原本聲勢滔天的白蓮教,很快的就是低落了下去。

遼鎮總兵李孤峰調走了一萬兵馬之後,又是重新的布置了防禦和陣型,所謂草原上的威脅,現在看起來,越來越是那麼回事了,因為在北三省的白蓮教叛亂之眾,響馬的戰陣之法裡面,完全是韃子的套路,這說明,草原上還有亡我大明之心不死的蠻夷,九邊重鎮一定要加強防備。

這都是中樞的旨意,秘密的發到各個邊鎮總兵的案頭,遼鎮總兵李孤峰原本是等到朝廷的命令一下,就開始對關外流民的清剿,這可是大有油水的好事,可是這個文書一來,就要把原本調動到鐵嶺邊牆附近的兵馬朝著西北的方向移動。

而且這個時候要嚴防出現什麼妄動的局面,免得影響軍心,所以遼鎮總兵發下嚴令,不得越過邊牆,擅啟邊釁。

不過整個遼鎮的最北端,也就是鐵嶺衛那裡,已經是約束不住了,第一次那個百戶發了一筆大財,拿著錢財去江南享福,其餘的人日子也是跟著天翻地覆,這個大家都是看在眼裡。而且去搶的時候,據說那些關外的流民也不敢抵抗,就是跑,這還怕什麼,這就等於是白撿的財富。

憑什麼那百戶可以發這個財,我們就不能,而且關內來的商人們上次也是賺到了便宜,攛掇著軍人們去搶,這樣他們就可以用較低的價格來獲得從前要公價買來的貨物,彼此都可以發財。

所以到了嘉靖二十二年六月的時候,雖然是上面明令禁止,抓回來的人都是打了軍棍,但是越過邊牆去搶掠的情況還是屢禁不絕,從前是要百戶帶著人過去才敢,後來則是三兩個人就敢出去。

不過也確實是越搶膽子越大,在邊牆那邊的那些流民只要是見到遼鎮的士兵,都是拔腿就跑,這些遼鎮兵也不願意抓人,只要是丟下財物的,絕對不會窮追不捨,回來之後,就有商人收購,自然是發了一筆小財。

看著眼紅的人越來越多,往往一個晚上,鐵嶺衛五千多人的實額,實際上有兵四千一百人,有時候上千人翻過邊牆去碰碰運氣,邊牆那邊的流民也是被嚇破了膽子,敢靠近的人越來越少。

邊牆那邊流民人數眾多,總是有不信邪的來做生意,也總有倒霉的碰到遼鎮的軍兵,只能是財物被搶走,越是這麼搞,大家的胃口都是被吊了起來,誰都是想要過去碰碰運氣,而且邊牆流民看起來也是很需要貿易來買賣貨物,經常是這邊的搶掠停下幾天,再出去的時候往往就能搶到不少東西。

還有幾個百戶領著人出去的時候,收穫比起第一個百戶來相差不遠,儘管是遼鎮總兵幾次三番的明令禁止,可是卻屢禁不止,財帛動人心啊!

漸漸的也都是琢磨出來規律了,六月月末的時候,鐵嶺衛上下約莫是十天沒有出去,而且安排關內的商人們出邊牆去放出收購的消息,說是朝廷已經是嚴厲約束了遼鎮各個衛所,讓他們不能擅自的出邊牆,所以關內的商人們也是準備來和他們做生意了。

等到去聯繫的商人們回來說明情況的時候,整個鐵嶺衛都是瘋狂了,說是關外集中了大批的珍貴貨物準備交易,雖然是熱天沒有什麼上好的毛皮珍珠之類的,不過據說因為這段時間的搶掠,關外流民的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不禁是數量很大,也是急需,為了儘快盡多的從關內的商人手中換到,都是拿了多年的庫藏,比如說品相上佳的珍珠,今年收穫的鹿茸,據說還有在金礦裡面的大塊原金。

這些東西在關內可都是值大錢的東西,不光是士兵們熱切無比,商人們更是暗自的在那裡盤算,收購的差價到底可以賺多少。

更有那腦筋靈活的,已經是和千戶百戶們談好了價錢,更有那明白人直接去找鐵嶺衛的指揮,還有那商人去找晚了,索性是去找附近衛所的軍戶軍官,幾家衛所討價還價的定下了誰該分多少。

在這期間,還不停的派出商人們去穩定邊牆之外那些流民,以防他們跑了,同時也是確定對方的倉庫和存放貨物的地方到底是在那裡,確定地點。

嘉靖二十二年七月四日,鐵嶺衛,撫安堡,懿安堡等衛所堡壘共七千多人,在晚上蜂擁而出,直奔邊牆之外,發財去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