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之後,江峰安排自己的親衛三人手持燧發槍,三人手持火繩槍,彈藥準備充足之後,在密器工坊安排的射擊場試射。
江峰身邊的這些年輕人都是精悍的武勇之士,不光是在冷兵器的格鬥上有專長,就是槍械的使用上也是純熟之極。不過他們這些人有些很奇怪的看法,比如方才看到完全是手工打造的燧發槍之後,紛紛和江峰說,火繩槍的威力應該比燧發槍大許多。
至於為什麼這麼看的原因,說起來頗為好笑,因為火繩槍的槍管要是燧發槍粗大一些,裝葯比較多,威力自然是大。
來到明朝也有十年的江峰,前世雖然是廚師出身,不過這十年來不斷的和工匠,軍營,還有生意場上的人打交道,當年的廚師功夫雖然是沒有放下,但是從前的那些僅僅是在影視和其他信息媒介上了解的東西,越發的熟悉起來,因為這些東西就是保證他不斷的強大起來的根源,或者說這就是保命的東西。
比如這個燧發槍,兩名打造槍械的工匠和他一起研究了許久,開始江峰只是記得這種槍械是勾動扳機,後面的擊錘發動,然後火槍發射。至於其他的原理一概不知道,但是僅僅憑著這些最基本的概念,根本無法製造出來燧發槍。
在不斷的回憶,和工匠師傅們的不斷琢磨,知道了擊錘應該是擊打在燧石上,激發火花,點燃槍膛中的火藥,然後射出鉛丸。
因為不是明火點燃火藥,所以必須對於發火的環境要求比火繩槍的槍膛要高,必須要小一些,才可以更加的保證氣密性,同樣的,相對較細的槍膛發射出去的彈丸,初速不低於火繩槍的發射。
不過因為上面種種的要求,對於製造槍膛還有擊打燧石的卡簧的材料,都是要求比火繩槍的時候要高很多,對於華州來說,不是不能製造出來,可要是做,大規模的工業化,工業化這個詞用的有些提早了,應該說大規模的作坊生產都做不到,最起碼冶煉不出來質量這麼高的鋼鐵。
只能是手工打造,慢慢的看看有沒有解決的方法,結果到了最後,發現本地打造槍械的工匠們只能是有個構想,真正要做卻沒有能力完成。
當時對於精巧的金屬構件打造的工匠,在歐洲只有鐘錶匠,在大明做這個工作的則是鎖匠了,好在是華州有錢,最高首領江峰發下了號令,下面的各級官員核算之後,發現雖然是昂貴了一些,也是還在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
立刻是各路都是行動了起來,李和尚在江浙本就是地頭蛇,立刻是攜重金上岸,或者是聘請或者是綁架,搞到了出色的匠人。
還有人通過倭國的商人們,在日本聘請到了鍛造刀劍的鐵匠,這些人算是高手,即便是如此,若沒有去年上半年從尼德蘭新來的幾名的鍛造工匠,也是無法提供打造的鋼鐵,耗費了如此之大的人力,才是製造出十五支長短燧發槍。
燧發槍對於這個時代來說,並不能說是超前,其實江峰剛剛穿越而來,在錢莊看到的那幾名守衛身上帶著的轉輪發火的短銃,實際上就是另一種的燧發槍,不過轉輪發火的燧發槍可靠性太差,而江峰所用的東西造價太高,換句話說,就是都沒有大規模生產的能力,這隻能說是奇技淫巧。
但是華州的製造坊卻也不是耗費了錢財給江峰打造了些玩物,他們通過製造這十五支成品和無數的廢品,得到了大批的經驗,還有在槍械製造上面的實戰經驗,這種東西才是最為寶貴。
無數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才是真正寶貴的財富,早晚會形成大規模的生產和製造。
當然,陳冲的顆粒火藥的發現也是為這種武器的提供了很好的幫助,或者說是困難,因為這樣威力更大的火藥,對於槍膛的要求更加的高。
試射的結果把衛士們的議論徹底的堵在了肚子裡面,火繩槍射出一發子彈的時間,燧發槍的可以打出兩發,而且穿透力和破壞力絲毫不遜色。
三十三衛的巡視是江峰巡視民衛的最後一站,他看到了讓他驚喜的東西,還有讓他驚喜的人。
華州太守府的衙役和細作有不少都是民衛中的人挑選出來的,對於本鄉本土的民心動向極為的熟悉,各方面湊上來的資料,都是說民心比從前要安定了不少,都覺得華州都督是值得託付的人。
太守劉順驊倒是沒有想到會有這樣好的效果,本來他只是想江峰的巡視可以顯示他的兵威,自己的女婿別的不說,武勇二字幾乎說是大明武人之首,恐怕是沒有人有什麼疑問,儘管那些事迹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傳播,可是那些戰勝的結果,幾乎每一件都可以用不可思議來形容。
現在華州十鎮一百二十衛的居民都是內地遷徙而來,時間已經是過去了幾年,生活已經是安定了下來,很多人手中寬裕,開始有了回鄉的念頭。這念頭當然是憋在肚子裡面不敢說出來,當年那些回鄉的人什麼下場大家可都是知道。
不過有了這個想法,人心就開始浮動,人心浮動總是給人可乘之機,在朝鮮這個地方,不是大明王法管轄,很多人對於江峰的都督府和太守府的法令還不覺得有些權威,前段時間的白蓮教興風作浪,就是這種情況的產物。
好在是都督府對待此類事情絕對不會手軟,一陣狠殺之後,立刻是震懾住了人心。雖然是明面上的東西止住了,可是潛流不止,民衛之中奇言怪談頗為不少,根據細作偵緝而來的消息,很多讀書人開始講什麼忠義之道了。
說什麼此地終歸是大明之土,江峰和劉順驊若不儘快的被朝廷招安,那就是亂臣賊子,生生世世被萬人唾罵,而民衛之民若是繼續跟隨,那就是亂民,就算是死後也不得超生,劉順驊本身就是讀書人,而且還是讀書讀的很好的那種人,對於這種毫無原則的迂腐思想卻也明白。
這些讀書人在快要餓死,快要被亂兵波及,哭喊著乘船來到朝鮮的時候,從來不講究什麼忠義,江峰分配耕牛挽馬,分配田地農具的時候,不講究什麼忠貞氣節,現在肚子吃飽了卻開始講這些東西。
對付白蓮教的法子,對付這些讀書人卻有些不合適了,信奉白蓮教的都是民衛居民之中的草根,愚民村婦而已。讀書人們普遍是在民衛,在鎮,在太守各個衙門裡面有自己的差事。
就算是那些沒有差事的,自古中國民間對於讀書人的崇敬心思可是根深蒂固,要是貿然採取什麼行動,民心不穩肯定是避免不了的。讀書人想來也是知道這些事情,所以愈發的有些肆無忌憚。
劉順驊理解他們的思想,心裏面卻更加的明白這些讀書人不是要談什麼忠義,而是借著這個向華州求官,讀書人做官也是個根深蒂固的東西,可是華州真正的要職,大多是武官和退伍的士兵們擔任。
還有那些先前的文職也都是有一批帳房先生之類出身的人擔任,這些居民中的文化人自然是極為不滿,他們也是知道,華州為了維持民心,必然不敢朝著他們動手,讀書人們拚命的鼓動輿論,給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
劉順驊就是驚訝,鼓動女婿江峰去巡視,本來的目的是嚇住那些胡言亂語的酸丁,卻沒有想到巡視一圈之後,輿論卻突然轉向,紛紛的支持,這就太過奇怪了。
當然,劉順驊並不知道這裡面華州都督府司馬劉十二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江峰經過各個民衛的時候,有些算命先生或者是說懂得風水的人,見到江峰之後,都是大肆的宣稱江峰有龍虎之氣。
龍虎之氣對於江峰這類人來說,就是為皇為王的意思,這等於挑開了一層窗戶紙,把大家心裏面想說卻不敢說的東西掀了出來,還有這麼一種流言也是跟著流傳了出來,說是現在還是起步的階段,等到了真正成就事業的時候,在華州的居民,肯定都是有各種各樣的優先和好處。
人就是這麼奇怪的東西,他們會為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去製造輿論去鬧騰,也同樣是為了一個很遙遠的許諾,而且還是類似謠言的許諾,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在此時的關外各個莊園裡面,已經開始是熱火朝天的忙碌了起來,自耕農們往往是自家忙碌,可是那些佔據大批土地的護衛隊員們只能是使用奴隸們來勞動,因為去年的戰爭和關內的原因,奴隸們並沒有得到補充。
所以這些奴隸們承擔的勞役更加的繁重,死亡的人數大大的增加,壓迫也是更加的殘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