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道·風雅頌 我所知道的牛的故事

這種題目,一般都用在名人或者明星身上的,某某出了名,認識的人利益均沾,叨光寫一篇我所知道的某某,沾沾神氣,也掙點稿費。可今年是牛年,我想寫的是牛,苦思冥想,怎地弄不出個好題目來,只好山寨一把名人沾光寫作模式,好在某大明星的禁止山寨提案還沒通過,庶幾可以逃過追究的。

在跟人關係密切的動物里,豬一向是被視為比較蠢的,牛次之。其實,現實中的豬相當聰明,如果能測智商的話,豬要高於牛不知凡幾,甚至不亞於狗。人類認為豬蠢,根本原因是豬還在幼年期就被宰了的緣故。當年我養豬的時候,遭遇過若干有幾歲年齡的豬,那個精明,簡直跟人差不多。當然,比起其他一樣蠢的動物來,比如羊、牛的蠢,比較有特色,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直心眼,一根筋。有經驗的飼養員都知道,拴牛的韁繩,不能太長,一旦長到可以垂過牛的脖頸,萬一韁繩硌在脖子下面,牛往下一低頭,脖子碰到了韁繩上,那就麻煩了,我們的寶貝牛一般都不會把頭抬起來,非得拚命向下,努力向下,直到讓韁繩把自己勒死。這樣死心眼的牛,做獸醫的,一般都不樂意給它們治病(極度馴化的奶牛除外),因為你給它打針喂葯,人家會痛的,當時沒什麼,過後人家可就記住你了,不知什麼時候,趁著你不注意,哐嘰就頂你一下子,演一出牛王子復仇記。

幾乎所有的雄性的哺乳類動物,都好鬥,牛當然更不例外,長了兩個犄角,就是頂架的。因此,至今鬥牛都是一種人類的娛樂,只是西班牙那裡,牛和人斗,中國人,牛和牛斗。公豬也斗架,但是豬斗架,很有點類似西方騎士決鬥,兩頭豬先亮招子,像騎士扔手套,然後開打,一下,又一下,很像歐洲騎士騎馬長槍對沖,只要有一方頂不住了,馬上擺姿勢投降,勝者戛然而止,決不做窮寇之追。可牛不這樣,斗的時候沒有章法,怎麼拉都拉不開。一旦有一個敗了,勝者必定狂追不舍,好像非置於死地不可。因此,養牛的人,往往要特別防止兩公牛照面,如果真的打起來了,得架柴草燒才能勉強給燒開。

當然,比起騾馬來,牛駕車還是犁地都比較聽話,懂行不懂行的,大抵可以趕著走。所以,趕牛車的人,在農村,往往婦女孩子齊上陣,沒什麼技術可言。但是馬車老闆(司機)可不一樣,非成年男子辦不來。比較牛的車老闆,大小鞭子成套,甩起來嘎叭脆。車陷在泥里了,別人束手無策,牛的車老闆幾鞭子就能把車趕出來。所以,我們可以判斷,當年孔子門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之中的「御」駕車之一項,肯定都不及格,否則,怎麼會讓孔夫子坐牛車周遊列國?一天走不了多少路,趕不上宿頭難免忍飢挨餓,所以有厄於陳蔡的磨難。

但是,牛也有不好擺弄的時候,這點我深有體會。在鄉下的時候,一次趕牛車去拉柴火,路很遠,又難走,眼看天就要黑了,可是牛大爺不肯走了,怎麼打都不走。換一招,小聲哄,人家不也理你。地老天荒,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急得我汗如雨下,正在百般無奈之際,突然想起中午帶的乾糧還有,於是拿出一塊雙手奉給牛大爺,牛帖然笑納,吃過之後,才肯開路。

牛什麼時候被人馴化的,我不太清楚,好像晚於狗,也晚於豬。但是有了牛,人就可以做很多過去做不了的力氣活了,尤其是犁田,真是得力不少,農耕文明的繁盛,牛有功多矣,因此,農家一般都非常不高興殺牛。雖然自古以來,貴族老爺鐘鳴鼎食,鼎里煮的,大抵是牛肉,但種地的人,是決不會殺牛的,實在不行了,就給牛埋了。這種習俗,直到我下鄉的時候,依然完好地保留著。我所在黑龍江兵團的一個連隊,在我做獸醫的時候,有頭牛得了網胃炎,就是用於壓榨食草的網胃扎了釘子或者鐵絲,這是不治之症,按道理只能殺了吃掉。但是,即使在那個肉食非常匱乏的時代,也沒有人樂意殺牛,我請示了領導,乾脆放生算了,於是,這頭奄奄一息的牛被解開了韁繩,放走了。

奇怪的是,得了不治之症的牛,得了自由之後,沒有人飼養,反倒一天天好起來了。好幾年後,我再去這個連隊,看見這頭牛,依舊活蹦亂跳地到處遊盪。沒人管的牛,活得好,繁殖得也快,我們所在的兵團連隊,是個水網地帶,有時候為了牛的繁殖,人們就春天把一群牛趕到一個湖心島里去,理都不理,冬天結了冰再把牛群接出來,進去的時候一百頭,出來就一百好幾十了。看來,即便是被馴化了幾千年,牛其實還是喜歡不跟人一塊生活,即使是牛,免於奴役,也是愉快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