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的大味道 四季榴槤

世界經濟蕭條,新加坡也不例外,但對於吃,倒是很肯花錢。

在芽籠一帶,開了很多家水果鋪,專門賣榴槤。叫的士司機車你去,一定找到。

「什麼?四月天,榴槤不當造,怎麼有榴槤吃?」我已變成了門外漢。

馬來西亞種的榴槤,和泰國不同,是等到果實成熟了掉下,不像泰國那種爬上樹採的,從前每年只產兩次,六月和十二月。

「知道有市場,馬來西亞人砍下樹膠樹,大量種植。」賣榴槤的人說:「變種又變種,接枝又接枝,生產出很多名堂的品牌。」

一排排的架子上,擺形狀大小不同的榴槤,寫:超級文冬蘇丹榴槤、金鳳、紅蝦、青竹子、太杬、葫蘆、D2、D24等等,名字多得數不清。

「給我一個最好的。」我要求。

「目前紅蝦最好。」小販回答。

紅蝦就紅蝦。為什麼叫紅蝦,我不知道。榴槤販以純熟的手勢,一下子就用刀劈開一個,只見裡面的肉和普通黃顏色不同,竟是帶紅的。很乾身,抓也不黏手,送進口,啊,又香又甜,核小肉厚,絕對不是泰國榴槤能夠接近的。不過一個要賣一百五十塊港幣。

「什麼叫太杬呢?」我問。

「核子薄得像紙。」他回答:「葫蘆和名字一樣,長得像個葫蘆。」

「那麼什麼叫XO,是不是極品的意思?」我的好奇心是無窮盡的。

「不是,」他說:「有點白蘭地味道。」

「那麼多的榴槤,賣得完嗎?」我問。馬來西亞種,擺了一天就壞掉。

「我們當然按照客人的需求而進貨。」小販回答:「到了晚上一定賣完。賣不完,只好拿去做蛋糕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