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4 不要內疚,這世界沒有絕對的清白 從承受內疚開始

一個和諧的關係,必然有豐富的付出與接受,你給予我物質和精神的愛,我接受;我給予你更多的物質和精神的愛,你也欣然接受,然後回予我更多……如果這個付出和接受的循環被破壞,關係也隨即會向壞的方向發展。

並且,與我們的想像不同,愛的關係中,付出和接受的循環被破壞,很多時候不是因為不願意給予,而是因為不願意接受。

不願意接受的原因也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偉大,恰恰相反,是因為我們不願意承受內疚。

對此,德國家庭治療大師海靈格描繪說:「我們付出的時候,就會覺得有權利,我們接受的時候,就會感到有義務。」

而且,只付出不接受的人,會有一種清白感,會覺得自己在這個關係中絕對問心無愧。這是一種很舒服的感覺,有這種感覺的人,會覺得自己在關係中永遠正確。那麼,相應地,關係的另一方就會覺得很不舒服,會頻頻感到內疚,會經常覺得問心有愧,即便他不明白付出者為什麼那麼喜歡付出,他最終一定會產生逃離的衝動。

一旦他真做出了逃離的舉動,那個一直認為自己清白無辜的付出者就會覺得受到了莫大傷害,並且會激烈地指責逃離者的背叛舉動,殊不知付出者自己才是破壞關係的始作俑者。

廣州薇薇安心理醫院的諮詢師於東輝認同海靈格的觀點,他說:「清白感總是和負罪感聯繫在一起,一個和諧的人是既有清白感也有負罪感。假如你沒有一點兒負罪感,而只有清白感,那其實就是你把負罪感強加給其他人了,而那個被強加者一般都是你最親密的人。」

於東輝的一個來訪者麗娜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31歲的麗娜是一家外企的高級管理人員,不僅事業一帆風順,人也聰慧靚麗,且非常顧家,被大家視為標準的好妻子。

麗娜做公務員的丈夫羅峰也這麼認為,他常說,麗娜是一個無可挑剔的好妻子。但他近一年對妻子越來越疏遠,最近提出了離婚,理由是他有了第三者。不過,麗娜很快了解到,那個所謂的第三者是子虛烏有的人,她其實只是羅峰的一個很好的朋友而已。後來,在妻子的逼問之下,羅峰終於講了實話,他說自己非常有壓力。

麗娜一聽,還以為是自己成功的事業給了丈夫壓力,但羅峰否認了這一點,他說自己也不明白這種感受從哪裡來的,但他就是難受,「可能是你太好了,對我太好,對我家人也太好,什麼都好……我說不好,但就是對這一點不舒服。」

「我太好了,難道是一個罪過嗎?」麗娜激動地對於東輝說,「我工作很緊張,還儘力去做一個盡職的好妻子,他也承認我沒什麼好挑剔的,那他為什麼還這樣對我?!」

麗娜想不明白,羅峰的家人也想不明白。他的父母知道兒子想離婚後,把他罵得狗血淋頭。他媽媽說:「這麼好的媳婦,別人打著燈籠都找不到,你卻不知道珍惜,還想離婚,你腦子是糨糊做的啊!」

不僅父母,羅峰的哥哥和妹妹,還有其他親朋好友也都站在麗娜的一邊,要麼聲援麗娜,要麼譴責羅峰,不少人則勸羅峰別離婚。

「你們起爭端的時候,他的親朋好友都站在你這一邊嗎?」於東輝問麗娜。

「是的,因為我對他們比羅峰對他們都好。」麗娜說。

「沒有例外嗎?」於東輝問。「很少,嗯,基本沒有。」麗娜說。她略想了一會兒,然後堅定地說:「可以說,對這個家,我盡全力了,要是真走到離婚這一步,我也問心無愧!」

「在和其他人的重要關係中,你也問心無愧?」於東輝繼續問。

「嗯,是的。」麗娜回答說,「對我的父母、他的父母、他的朋友,我都儘力做到最好。」

於東輝捕捉到了這句話中的問題,於是問:「你對人很好,他對人一般,那麼是你的朋友多,還是他的朋友多?」

聽到這個問題,麗娜有點吃驚,她呆坐在諮詢室里,好一會兒才反問:「我沒有多少朋友,他朋友很多。你是說,我人太好不僅不受他歡迎也不受別人歡迎嗎?」這是問題的關鍵。

於東輝解釋說,朋友關係和配偶關係一樣,是相對平等的關係,是付出和接受相對平衡的關係。相反,親子關係一般不是平等關係,要麼是成年的父母向幼年的孩子多付出而少接受,要麼是壯年的孩子向老邁的父母多付出而少接受,其他的親人關係也常是不平衡的關係。所以,當麗娜一貫地扮演「付出者」的角色時,她在親人中受到了歡迎,並被當作典範來看待。但是,因為她習慣性地拒絕接受,所以在講究平衡的配偶和朋友關係中遭遇到了挫折,對於她這樣的「付出者」,她的朋友和她的丈夫羅峰一樣,都有點想避而遠之。

從理智上,這種避而遠之看上去好像不合常理,畢竟作為「接受者」,從利益上來說是獲益者,為什麼朋友和丈夫都逃避麗娜呢?但如果從情感上去分析,這種逃避就不難理解了。

從情感上看,單純的「付出者」其實並不偉大,他們不計得失的付出,從根本上是一種自戀。「付出者」過分地追求「問心無愧」,過分地迷戀清白感。然而,不管多麼付出,一個人仍然是會在關係中犯錯的,是會不可避免地傷害關係的另一方,或對另一方總有虧欠的。當傷害和虧欠發生時,你總會產生或輕或重的內疚感,單純的「付出者」其實很懼怕這種內疚感,他要求自己絕對不要有內疚感,於是非常努力地去做一個「完美的付出者」,那樣他就問心無愧了。只不過,這種內疚感並沒有因此在關係中消失,它其實是被「付出者」在有意無意中強加到「接受者」身上了。

簡單而言,「付出者」其實在享受這種邏輯: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麼我們的關係無論出現什麼問題都是你的錯了。

明白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麗娜的丈夫和朋友為什麼要逃避麗娜了。

內疚,是和諧關係的調節者,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一點。

內疚的產生,源自付出與接受的失衡。內疚的產生,其實是在提醒你,你該補償對方了。我們要懂得這一點,懂得覺察自己的內疚,然後及時作出補償。同樣,當對方產生內疚時,我們也要給對方機會,讓對方完成他的補償。

在關係中扮演一個單純的付出者,其實是拒絕對方的補償,從而破壞了對方化解自己內疚的努力。結果,內疚不斷在對方心中鬱積,最終這內疚成為一種憤怒,讓他產生了想逃離這個關係的衝動。這正是羅峰為什麼想離開「無可挑剔的妻子」的緣故。

作為一種最基本的情感,內疚是大自然的饋贈,它在提醒我們,你的一個關係需要調整了。假若你懂得接納自己的內疚,並幫助對方接納他的內疚,那麼關係就會自然地流動,自然地走向和諧。

許許多多的「好人」不懂得這一點,他們不喜歡「問心有愧」的感受,企圖徹底消除自己的內疚感。而消除的模式可以分成兩類:禁慾、助人,禁慾是禁止自己接受別人的付出,而助人則是只付出不接受,麗娜無疑屬於後者。

對於「禁慾者」,海靈格有很精彩的描繪:

某些人用最小的方式參與生命,堅持清白無辜的幻象。不是全數地接受他們需要的東西並為此表示感激,而是封閉自己,節食禁慾。他們覺得這樣可以擺脫需求和義務,因此他們沒有需求,不需要接受。他們潔身自愛,因此經常把自己想像成高人一等或與眾不同的人。生活給他們帶來的快樂也僅僅限於蜻蜓點水而已,相比較而言他們會感覺到空虛和不足。

海靈格認為,很多消極的人,持有的正是這種人生態度。通常,一開始是父母警告他們不要接受別人的饋贈,最終他們自己信奉了這種人生態度,並一直固守著被動和空虛。

金庸的小說《俠客行》中的主人公石破天,小時候就是一個「禁慾者」。他被母親的情敵偷走,並一直以為這個女人就是自己的媽媽,而這個「媽媽」向他灌輸了「禁慾」的觀念,要求他不得接受任何饋贈。在小說中,這種人生態度曾讓他逃脫危機,但在現實中,這種人生態度會讓我們無比孤獨,我們拒絕一個人的付出,其實也就是在拒絕與這個人建立關係。如果我們拒絕所有人的付出,那無疑就是在拒絕與所有人建立關係。

關係,是一個生命的核心因素,是我們痛苦的主要來源,也是我們幸福的主要來源,總之是讓我們人生豐富多彩的主要來源。禁慾者拒絕了關係,其實也就拒絕了生命。

在關係中,禁慾者是單純拒絕接受別人的付出,助人者則是瘋狂付出,他們的付出是如此之高,以至於他們的接受彷彿就不值一提了。

正常的人不會喜歡這樣的助人者,因為你假若和他建立了關係,那麼,你常會在這個關係中感到,你的付出是不值一提的,而接下來的結論就是,你也是不值一提的。正常的人不會喜歡這種感受。

並且,因為我們總是對付出抱有敬意,所以儘管我們不喜歡「我的付出不值一提」的感受,但我們難免會對瘋狂的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