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輯 佛教人物 論釋迦牟尼

羨林按:

這一篇論文本來是給《中國大百科全書》寫的一個詞條。既然是詞條,就要求簡明扼要,條理清楚,不能像平常的論文那樣把引文出處一一標出。但現在既然要發表,它又成了一篇平常的論文。這是一個矛盾,我無法完全解決。我只能採取一種折中的辦法,把必要的引文註明出處。這裡或那裡,再加上一點我認為必要的補充或者說明。結果就形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送到讀者面前。我認為有必要在這裡把我的指導思想說明一下。釋迦牟尼,就是佛教信徒的「如來佛」或者「佛爺」,他是一個神仙。但我是一個科學工作者,不是一個宗教信徒。我認為,釋迦牟尼確有其人,是一個歷史人物。因此我寫這篇東西,就把釋迦牟尼當成一個人,同世界上其他歷史人物一樣,他是我研究的對象。我必須把籠罩在他身上的那一團團神話迷霧,盡上我的力量全部廓清,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還他一個本來面目。這是我作為一個科學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職責。如果說得不對,那是受水平的限制,我主觀上並無意宣傳什麼東西。如果有一些話對某一些有信仰的人有點刺耳,那我說一聲:「請原諒!」信仰與科學有時候會有矛盾的,正如魚與熊掌不能得而兼有一樣。

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他的名字梵文是 kyamuni,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釋迦」是部落的名字,可見這不是他的真名。另外還有一個名字叫「喬達摩」或「瞿曇」,梵文Gautama,巴利文Gotama。有人說這是他的氏族名稱。連一些百科全書,比如《大英百科全書》也這樣說。但這是不對的。氏族一般都是外婚制,釋迦牟尼的姨母名叫Gautami瞿曇彌,可見他們不是外婚。此外,瞿曇還是一個婆羅門氏族名稱,而釋迦牟尼屬於剎帝利種姓。瞿曇這個名字是按照當時印度貴族的一般習慣從古代《梨俱吠陀》讚歌的作者仙人家族中借用來的。Gautama就是Vmadeva。釋迦牟尼的真名是「悉達多」,梵文Siddhrtha,巴利文Siddhattha,意譯「吉財」或「一切義成」,梵文Sarvrthasiddha。

他屬於釋迦族。當時在印度北部有十六個大國,基本上都是君主制度。此外還有四個獨立的或半獨立的共和國,釋迦就是其中之一。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用首都的名字稱之為劫比羅伐窣堵國(舊譯迦毗羅衛國),梵文Kapilavastu。這是一個小共和國,只能說是半獨立的,承認薩羅為宗主國,轄地跨今天印度和尼泊爾。釋迦牟尼的誕生地就在今天尼泊爾泰來地區的梯羅拉柯提(Tilaura Kot)廢墟,距印度北方邦巴斯提縣的比普羅瓦(Piprahwa)西北約十英里。這可能是歷史事實。因為在釋迦牟尼涅槃後二百多年即位的孔雀王朝的大王阿育王曾在這裡立過一根石柱,說明此處是釋迦誕生地。《大唐西域記》卷六說:

城東南窣堵波,有彼如來遺身舍利,前建石柱,高三十餘尺,上刻獅子之像,傍記寂滅之事,無憂王建焉……次北有窣堵波,有彼如來遺身舍利,前建石柱,高二十餘尺,上刻獅子之像,傍記寂滅之事,無憂王之所建也。

次東窣堵波,無憂王所建,二龍浴太子處也。

這根石柱今天保留下來。考古學者還在這裡挖掘出釋迦牟尼的舍利壇。曾有一個時期西歐一些學者認為根本沒有釋迦牟尼其人,這是不對的。

他的家屬自稱是印度古代甘蔗王族的後裔,同《羅摩衍那》主人公羅摩同出一系。這恐怕是偽托。有人甚至懷疑,釋迦族不是雅利安人,而是蒙古種,也沒有什麼具體的證據。

釋迦牟尼活了八十年,這沒有異議。爭論不休的是他滅度(逝世)的年代。只要把這一點弄清楚,他的生年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佛滅年代,異說甚多,據說約有六十種。只在中國的西藏地方,就有十四種之多。 其中比較通行的、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幾種:一、南傳佛教各國主張佛滅度於公元前544年或前543年;二、我國蒙藏傳佛教格魯派主張佛滅度於公元前961年;三、我國內地有公元前1027年說,根據「眾聖點記」,則為公元前485年,較中國的孔子早死六年;四、在西方學者中,德國威廉·蓋格主張公元前483年說,荷蘭學者亨利·刻恩主張公元前370年說,日本學者有公元前386年說和384年說,加拿大學者瓦德主張公元前486年說 。採納得比較多的是公元前483年說。

關於釋迦牟尼的生平,我們並沒有可靠的歷史資料。現在只能根據梵文、巴利文以及漢文、藏文的佛經的記載加以敘述。其中有不少神話,也有不少傳說,當然也有不少的歷史事實。基本輪廓看來是可靠的,個別細節則很難說。

釋迦牟尼出生在王家,父親名叫凈飯王。這有點誇大。他父親可能只是貴族寡頭中的一個頭子,美化稱之為王。母親是摩耶夫人。降生的時間傳說是中國舊曆的四月八日。降生後七天,母親逝世。他的姨母大愛Mah praj pati,亦稱瞿曇彌,把他扶養成人。她愛他如子,他敬她如母。這個姨母后來成為佛教僧伽中的第一個尼姑。他生長在深宮之中,享用極端奢侈。父親給他修建了三座宮殿:春季、夏季、雨季各有一宮。他受到了當時剎帝利青年所受的全部教育,包括各種學藝,軍事、體育也包括在內。成年後,娶了妃子,名叫耶輸陀羅。「賢妃美容貌,窈窕淑女姿,瑰艷若天后,同處日夜歡。」(引文見漢譯本《佛所行贊》,下同)他們生了一個兒子,名叫羅睺羅。這一定是歷史事實,因為佛教和尚是不許結婚的,可是佛祖竟結婚生子,給後來的佛徒帶來一個尷尬局面,若非歷史事實,佛徒是絕不會這樣寫的。為了這件事,和尚編造了不少的神話故事,以圖擺脫窘境。我只舉一個例子。《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四說:「爾時菩薩在於宮內嬉戲之處,私自念言:『我今有三夫人及六萬婇女。若不與其為俗樂者,恐諸外人云:我不是丈夫。』」

據傳說,釋迦牟尼二十九歲出家。他生下時,就有仙人預言:他如果不出家,就會成為轉輪聖王。因此,他父親早就擔心他會出家。於是就用盡心思,讓他享盡人間的榮華富貴,目的是引誘他放棄出家的念頭。佛經講,有一天太子要出遊散心,國王派人平整道路,驅逐閑人,不讓太子看到老人、病人、窮人等。然而凈居天卻變成一個老人,太子看了心煩,嘆息不已,轉回宮去。第二次出遊,又看到一個天神化成的病人。第三次出遊,看到一個天神化成的死人。第四次出遊,看到一個天神化成的比丘。太子於是決心出家。這個故事顯然是虛構的。總之,出家的真正原因我們還不清楚。當時社會上,有一派用不同形式出家尋求解脫的沙門,這是婆羅門的對立面。釋迦牟尼出家原因之一,可能是受到沙門思潮的影響,但一定還有更深刻的內在的原因。

釋迦牟尼出家以後,原意是想走苦行這一條路。苦行在印度古已有之,而且是在各個時代都很流行。他先去找沙門阿羅藍迦藍和郁陀仙,又去找五比丘,苦行了六年,結果身體羸弱,毫無所得,涅槃解脫,遙遙無期。他自己思忖:「如是等妙法,悉由飲食生。」(《佛所行贊》)不吃飯,妙法是尋求不到的。他下決心重新進食,接受了一個牧羊女奉獻的香乳糜。「食已諸根悅,堪受於菩提。」(《佛所行贊》)五比丘看到這情況,認為他叛變了,相約不理他。他又繼續遊行,到處尋求解脫之道。

釋迦牟尼最後來到菩提伽耶這個地方,坐在菩提樹下,發出誓言:如不成佛,決不站起。他坐在樹下究竟思考了一些什麼東西呢?我們很難確說。在釋迦牟尼時代,社會上宗教人士中間流行著一種想法:精神可以突然發亮,豁然貫通,悟得至道;除了佛教外,耆那教也有這種信仰。也許就在這種信念支配下,他坐在那裡思維。他先對一切眾生起大悲心,得到天眼凈,看到眾生生死輪迴,善人轉生人神,惡人墮入地獄。他最後想到生死根源,就是後來傳下來的十二因緣:無明(愚痴,不知)、行(形成力,形成)、識(認識)、名色(名稱與物質形體)、六入(感官與感官對象)、觸(感官與感官對象的接觸)、受(感受)、愛(渴望)、取(愛執、執著於存在)、有(存在,無和空的對立面)、生(生)、老死(老死)。這十二因緣,有因果關係。但這關係很複雜,很微妙,解釋也有分歧。根據《佛所行贊》,釋迦牟尼是從下面老死想起的:「決定知老死,必由生所致……又觀生何因,見從諸有業……有業從取生,猶如火得薪,取以愛為因……」如此一環扣一環,最後根源是「無明」(「痴滅則行滅」)。一切皆從「無明」起。什麼叫作「無明」呢?對於這個關鍵的字眼,解釋很分歧。有人說無明就是不知道事物實際上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存在。這有點大乘的味道,但可備一說。有的經又說,「無明」就是不知道苦、集、滅、道四諦。無論如何,「不知道」的對立面,就是「知道」。知道了,就是「大覺」,就是「佛」。這十二因緣著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