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美術之西傳

隨著中國哲學思想之西傳,中國美術也傳入歐洲。歐洲美術史上的洛可可時代約始於1760年,即乾隆二十五年,至十八世紀末而未衰。此時中國美術傳入,產生了顯著影響。在繪畫上重清淡之色彩。在建築上力避銳角方隅,多用圓角。在文學上則盛行精緻的小品。在哲學上採用模稜兩可的名詞。這與流行於當時的「中國趣味」或「中國風」是分不開的。

中國情趣表現在許多方面,首先是在園林布置方面。歐洲人認為,中國園藝兼有英、法二國之長。他們說,中國園藝匠心獨運,崇尚自然,不像歐洲那樣整齊呆板。於是中國式的庭園一時流行於歐洲各國,法國、英國、德國等地都出現了中國庭園的模仿物,遺迹至今尚能見到。

中國繪畫也傳入歐洲,主要是中國的山水畫和人物畫,在瓷器上表現最為突出。有一些畫家也作有中國情趣的繪畫,比如孤島帆影、綠野長橋之類。據說梵高也學過中國潑墨畫。

除了繪畫之外,中國用具也流行歐洲。轎頂圍的質料與顏色,受到中國影響。中國扇子、鏡子傳入歐洲。十七世紀後半葉,法國能制綢。中國瓷器西傳,更不在話下。同時中國瓷器也受到西洋影響。

明末至清朝乾隆年間中國經籍和美術西傳的情況大體上就是這個樣子。

我現在舉一個說明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國文化的具體的例子。我想舉德國最偉大的詩人歌德,他的一生跨越十八、十九兩個世紀,是非常關鍵的時期。他在1827年1月31日同愛克曼談話時說道:

(中國傳奇)並不像人們所猜想的那樣奇怪。中國人在思想、行為和感情方面幾乎和我們一樣,使我們很快就感到他們是我們的同類人,只是在他們那裡一切都比我們這裡更明朗,更純潔,也更合乎道德。在他們那裡,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平易近人的,沒有強烈的情慾和飛騰動蕩的詩興……他們還有一個特點,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你經常聽到金魚在池子里跳躍,鳥兒在枝頭歌唱不停,白天總是陽光燦爛,夜晚也總是月白風清。月亮是經常談到的,只是月亮不改變自然風景,它和太陽一樣明亮。……還有許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禮儀。正是這種在一切方面保持嚴格的節制,使得中國維持到幾千年之久,而且還會長存下去。

這是歌德晚年說的話,他死於1832年。他死後沒有過多少年,歐洲對中國的調子就逐漸改變了。據我個人多年的觀察與思考,這與發生在1840年的鴉片戰爭有關。在這以前,中國這個天朝大國,雖然已經有點破綻百出,但仍然擺出一副紙老虎的架勢,嚇唬別人,欺騙自己。鴉片戰爭一下子把這隻紙老虎戳破,真相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西方對中國的政治、經濟,進而對中國文化逐漸貶低起來。他們沒有歷史觀點,以為從來就是這個樣子,中國從來就沒有好過。他們自己的老祖宗所說的一些話和所做的一些事,他們也忘了個一乾二淨。隨著他們科學技術的發展,政治、經濟的發展,環顧海內,唯我獨尊,氣焰萬丈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他們敲了一下警鐘。他們之中的有識之士開始反思。於是出了像斯賓格勒《西方的沒落》這樣發人深思的書,可惜好景不長。到了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法西斯思潮抬頭,把西方文化,特別是所謂「北方」文化捧上了天,把其他文化貶得一文不值。中國人在法西斯分子眼中成了劣等民族,更談不到什麼欣賞中國文化了。不久就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比第一次大戰還要殘酷,還要野蠻。這又一次給西方敲了警鐘。西方有識之士又一次反思,湯因比可以作為代表。預言已久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始終沒有爆發。雖然在全球範圍內大大小小的戰爭從未停止過,大家總算是能夠和平共處了。到了今天,人類共同的公害,比如人口問題、糧食問題、污染問題、土地問題等等,一個個被認識得越來越清楚。兩個超級大國似乎也認識到,靠武力征服世界的美夢是不現實的,他們似乎也願意和平共處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要怎樣來認識西方文明,怎樣來認識東方文明——中國文明,怎樣來認識文化交流,就非常值得我們注意了。

我在上面提到的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對中國文化和中國未來的作用有自己的看法。在同日本宗教活動家池田大作的談話中(苟春生、朱繼征、陳國棵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北京,1985年),他詳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為了把他的觀點介紹得明確而翔實起見,我想在這裡多引用他的一些話。

湯因比說:

因此按我的設想,全人類發展到形成單一社會之時,可能就是實現世界統一之日。在原子能時代的今天,這種統一靠武力征服——過去把地球上的廣大部分統一起來的傳統方法——已經難以做到。同時,我所預見的和平統一,一定是以地理和文化主軸為中心,不斷結晶擴大起來的。我預感到這個主軸不在美國、歐洲和蘇聯,而是在東亞。

由中國、日本、朝鮮、越南組成的東亞,擁有眾多的人口。這些民族的活力、勤奮、勇氣、聰明,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毫不遜色。無論從地理上看,從具有中國文化和佛教這一共同遺產來看,或者從對外來近代西歐文明不得不妥協這一共同課題來看,他們都是聯結在一條紐帶上的。並且就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顯示出這種在政治、文化上統一的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這樣的統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絕對要求。中國人和東亞各民族合作,在被人們認為是不可缺少和不可避免的人類統一的過程中,可能要發揮主導作用,其理由就在這裡。

如果我的推測沒有錯誤,估計世界的統一將在和平中實現。這正是原子能時代唯一可行的道路。但是,雖說是中華民族,也並不是在任何時代都是和平的。戰國時代和古代希臘以及近代歐洲一樣,也有過分裂和抗爭。然而到漢朝以後,就放棄了戰國時代的好戰精神。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重新完成中國的統一是遠在紀元前二○二年。在這以前,秦始皇的政治統一是靠武力完成的。因此在他死後出現了地方的國家主義復辟這樣的反動。漢朝劉邦把中國人的民族感情的平衡,從地方分權主義持久地引向了世界主義。和秦始皇帶有蠱惑和專制性的言行相反,他巧妙地運用處世才能完成了這項事業。

將來統一世界的人,就要像中國這位第二個取得更大成功的統一者一樣,要具有世界主義思想。同時也要有達到最終目的所需的幹練才能。世界統一是避免人類集體自殺之路。在這一點上,現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準備的,是兩千年來培育了獨特思維方法的中華民族。不是在半箇舊大陸,而是在人們能夠居住或交往的整個地球,必定要實現統一的未來政治家的原始楷模是漢朝的劉邦。這樣的政治家是中國人?日本人?還是越南人?或者朝鮮人?

池田說:

從兩千年來保持統一的歷史經驗來看,中國有資格成為實現統一世界的新主軸。您這一說法,在考慮今後世界問題時,具有極為重要的啟示。

這兩位著名的國際活動家,主要是從歷史上和政治上談論了中國的和世界的未來,其中也涉及文化。他們的意見,我覺得非常值得注意。至於我自己是否完全同意他們的意見,那是一個次要的問題。重要的是,在目前我們國內有那麼一小撮人,聲嘶力竭地想貶低中國,貶低中國文化,貶低中國的一切,在這樣的時候,有像湯因比這樣的通曉世界歷史發展規律的大學者,說出了這樣的意見,至少可以使這些人頭腦清醒一下。你不是說月亮是外國的圓嗎?你們中間不是有人竟認為中國連月亮都沒有嗎?現在有外國人來說,中國有月亮,中國的月亮也是圓的,而且圓得更美妙了。這一小撮人不是應該好好地反思一下嗎?這一些人也許根本不知道湯因比是何許人。但那沒有關係。他們最怕外國人,反正湯因比是外國人,這一點是錯不了的。對這些人來說,這一點也就夠了。我絕非聽了外國人說中國月亮圓而飄飄然忘乎所以,把久已垂下的尾巴又翹了起來。中國的月亮也有陰晴圓缺,並不總是亮而圓的。但這是另一個問題。我們目前當務之急是全面地、實事求是地從最大的宏觀上來考慮中國文化在世界上已經起過的作用和將來能夠起的作用。在這樣的時刻,兼聽則明,湯因比和池田大作的意見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對於人類文明前途的問題,我也曾胡思亂想過一些。我現在想從哲學上或者思想方法上來談一談我的想法。西方哲學或者思想方法是分析的,而東方的則是綜合的。這兩種方法異曲同工,各臻其妙。這已幾乎是老生常談,沒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對於分析的前途則恐怕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首先一個問題是:能不能永恆地分析下去?莊子說:「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從理論上和邏輯上來講,這是毫無問題的。但是,對具體的東西的分析,比如說對原子的分析,能不能越分越細,以致萬世不竭呢?西方的自然科學走的就是分析的道路。一直到今天,這一條路是走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