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西班牙內戰中的人們

共和國的政黨派別

國際縱隊的支援

海明威和羅伯特·卡帕

內戰中的西班牙知識分子

第五縱隊和模範監獄犯人的命運

格爾尼卡和畢加索的畫

在托雷多解圍之後,馬德里最大的變化,是從世界各地來了大批志願的「國際縱隊」。到底是不是國際縱隊挽救了馬德里,歷史學家至今爭論不清。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非常難確定的結論。

可是,從一些數字來看,國際縱隊無疑是起了關鍵的作用。比如說,在1936年12月的馬德里保衛戰中,摩爾兵團逼近馬德里市區,和馬德里的八萬民兵展開激戰。在最關鍵的12月7日到12日的幾天里,三千五百名國際縱隊投入馬德里保衛戰。這段時間,幫助共和派的國際志願兵達到四萬左右。

一些歷史學家們認為,如果當時共和派就失去馬德里,很可能佛朗哥政權會很快被國際社會所承認,西班牙內戰就會就此結束。

馬德里保衛戰是國際縱隊的第一次亮相,同時也把共產黨推到了西班牙政治的聚光燈下。西班牙雖然左翼勢力很大,可是,派別黨派也很多,而西班牙共產黨本來不算是一個大黨。馬德里一仗是個轉折,使得西班牙共產黨在內戰和此後的西班牙歷史中起了很大作用。

西班牙共產黨最出名的是一個女豪傑,她名叫伊巴露麗(Dolores Ibarruri),極善宣傳鼓動,常用筆名「熱情之花」發表文章,大家也就更記住了她「熱情之花」的別名。在馬德里保衛戰期間,她提出的口號:「不讓他們通過」(No pasaran!)名垂青史。這口號幾乎成為她的代名詞。她的另一句口號是:「寧可站著死,不願跪著生!」「熱情之花」極具個人魅力。據說在群眾大會或者電台上,她半沙啞的嗓子一開口,大眾為之傾倒。她是巴斯克地區一個貧窮礦工的女兒,是個堅定的共產黨人。可是,據接近她的人說,她其實又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這就是西班牙風格。

我們回來以後,找了很多西班牙內戰時期的宣傳畫,這些畫的風格都和這樣的口號很相符。假如把上面的洋文遮去,粗粗一看,我們會以為那是中國五六十年代的宣傳畫。

志願兵突然之間從世界各地蜂擁而來,是因為國際縱隊是由第三國際出面,在各個國家有組織地招募兵員,他們以志願兵的方式來到西班牙,其中百分之六十是共產黨人或者共產黨領導下的工會、青年團的成員。國際縱隊來自五十幾個國家,其中包括中國人。我們還看到過一張西班牙內戰中的中國戰俘的照片。最多的是法國人,有一萬人,其中一千人戰死。英國來的兩千人中,有五百人陣亡。美國人有兩千八百名,大多在很出名的林肯營服役,在他們中間有九百人陣亡。在美國志願者中,有三分之一是猶太人,多數是從蘇聯到美國的第一代移民。加拿大也來了一千人,其中有後來在中國殉職的共產黨員白求恩。

還有八千名奧地利、德國、義大利人,採取了和他們的政府相反的立場,沒有站在佛朗哥一邊,而是站在共和派一邊,他們的傷亡率還特別高。蘇聯以志願兵的名義派來了三千人,其中一千名是飛行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這些國際縱隊成員中,有許多人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將軍、元帥或者領導人。在一千五百名南斯拉夫志願者中,有二十四名後來成為共產黨執政的南斯拉夫的將軍。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的阿爾巴尼亞領導人謝胡,也是其中的一個。

1936年12月,是著名的馬德里保衛戰。

莫拉將軍的叛軍被阻擋在瓜達拉馬山北面,但是,佛朗哥利用德國飛機對馬德里大轟炸,據說這就是後來德國閃電戰的初演。在馬德里西面的大學城,共和國一方和佛朗哥的摩爾兵展開街頭血戰。共和國一方缺少重武器和彈藥,一人倒下,後面的人撿起槍來繼續抵抗,直到自己倒下,槍再傳給下一個人。佛朗哥的摩爾兵非常驍勇善戰,一度攻佔了共和國的防線。8日那天,眼看共和國防線要崩潰,共和國一方的總司令米亞哈(Jose Miaja)將軍衝到前線,親自督戰,宣稱誰逃跑就當場槍決。他召集民兵們,重新奪回了陣地。

那天下午,從國際縱隊的集結地阿爾巴塞特(Albacete)趕來一批國際縱隊志願者,大多是法國人和德國人。這些志願者列隊遊行通過馬德里街頭,輕聲唱著革命歌曲,直接上了保衛馬德里的前線。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在以後十天的戰鬥中陣亡。

1936年12月的馬德里,佛朗哥被擋在城外。馬德里依然是共和政府的。

佛朗哥在馬德里失利,但是他仍然相信,他必須而且能夠拿下馬德里。在西邊和南邊強攻失敗後,他改變了策略。他想切入北面,把馬德里包圍起來。

這一仗,國際縱隊有了新到的坦克。雙方傷亡慘重,佛朗哥毫無進展,不得不在1937年1月9日停止進攻。

隨後,佛朗哥集中兵力,切入馬德里東面,切斷了從馬德里到瓦倫西亞的公路。1937年2月6日,佛朗哥的軍隊在大炮飛機等重武器掩護下,突入哈拉馬(Jarama)河谷。這一仗,共和派一方的指揮官,是國際縱隊派出的匈牙利共產黨人蓋爾(Gal)將軍。據說,他指揮得糟糕透頂,可士兵們打得英勇非凡。

1937年2月的戰役中,國際縱隊美國林肯營的第一批四百五十人,在經過突擊訓練之後,也全部投入了這場馬德里保衛戰。這是一次拚死的、可怕的、傷亡慘重的戰鬥。

2月27日,蓋爾將軍命令國際縱隊的志願兵出擊。這一仗,被海明威稱為是「最白痴最愚蠢的出擊」。指揮官的愚蠢,引起少數美國、英國和比利時志願兵的反叛,違抗軍令。儘管如此,林肯營在這一仗後還是出了名。林肯營的志願兵以前從沒打過仗,第一仗面對的是佛朗哥最精銳的兵力,結果還打退了佛朗哥。

佛朗哥的軍隊損失慘重,他那些從這一仗撤下來的隊伍,以後再也沒有形成能夠衝鋒陷陣的力量。而國際縱隊的志願兵儘管傷亡慘重卻士氣高漲,傷兵一出醫院就立即回到隊伍要求出戰。

1936年12月到1937年2月在馬德里附近的戰鬥,不僅推出了國際縱隊,也把蘇聯和共產國際派出的軍事指揮官推到了前台。西班牙內戰的共和派一方,實際上是他們在指揮。

參加國際縱隊的一位英國共產黨員寫道:「1937年的哈拉馬戰役是整個內戰中最激烈的戰鬥之一。摩爾人和國際縱隊在山上交鋒,這是一場屠殺。第一天結束的時候,我所在的薩克拉特瓦營由四百人減員至不到一百人。」薩克拉特瓦營,是由英國議會中第一個共產黨人的名字命名的。這次戰役,林肯營派出四百五十名美國志願兵,死一百二十七名,傷一百七十五名。

兩年後,活下來的海明威寫了一篇悼文《哀悼在西班牙戰死的美國人》:

今晚這些死者冷冷地睡在西班牙。雪花飄過橄欖樹叢,紛飛在樹根間。雪花堆積在豎著小墓碑的土堆上(如果還有時間立碑的話)在冷風裡橄欖樹是疏疏落落的,因為樹身下半截的枝條被砍下去掩護坦克了。而這些死者冷冷地睡在哈拉馬河上的小山間。那個二月是寒冷的,他們就在那兒死去,自此以後,那些死者便沒有注意過季節的變換。……美國的第一位死者早已成為西班牙土地的一部分了。

2月戰役剛剛結束,3月的馬德里外圍,在東北約五十英里的地方,一個叫瓜達拉哈拉(Guandalajara)的地方,戰鬥又打響了。

這次,是義大利墨索里尼的軍隊。他們想佔領這個城市,從而在東北方向威脅馬德里。墨索里尼集結了四個師,不少於三萬人,裝備了成百的坦克、大炮等重武器,還有幾十架戰鬥機。在兩萬摩爾兵和西班牙軍隊的增援下,開始進攻。指揮西班牙軍隊的,正是托雷多圍困戰中的那個城堡司令,摩斯卡爾多上校。

摩斯卡爾多上校的進攻,從3月8日開始。第二天,義大利人參與進攻。共和派的西班牙士兵和國際縱隊,急忙從馬德里趕來。趕來的西班牙指揮官里,有兩個內戰中非常有名的「共和國英雄」,一是李斯特(Enrique Lister),他原來是一個石匠,1934年礦工暴動後到蘇聯,是列寧格勒的伏龍芝軍事學院的畢業生;另一個叫岡薩雷斯(Valentin Gonzalez),人稱「農夫」(El Campesino)。

這甚至被稱為是一場義大利人對義大利人的戰鬥。

參戰的國際縱隊,是由義大利志願者組成的加里波的營。這支隊伍,在馬德里和哈拉馬的戰鬥中都戰績輝煌。加里波的營的志願兵們,就在西班牙內戰的這次最古怪的戰鬥中,和來自家鄉的同胞面對面拼上了。加里波的營的義大利人,大多是受墨索里尼迫害的流亡者,他們痛恨墨索里尼,也特別勇敢,而另一方是義大利的正規軍人。西班牙內戰,其實是一次小型的國際戰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