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戰爭以誰的名義

摩爾兵來了

馬德里保衛戰

托雷多要塞的圍攻

艾爾·格雷可的畫

西班牙黃金的下落

西班牙內戰從1936年7月17日到1939年4月1日,打了近三年。

也有人說,本來不用打那麼久的。

西班牙內戰一開始是莫拉將軍在西北起兵。駐紮在摩洛哥的佛朗哥將軍,馬上領兵響應。佛朗哥掌握著西班牙大多數經過正規訓練的陸軍,就是駐紮在摩洛哥的常規軍和外籍兵團。當時這些部隊在北非的摩洛哥,隔著大海,怎麼過來就是一個問題。海軍和空軍都是效忠共和政府的。叛軍需要外界的援助越過地中海的直布羅陀海峽。不能越過海峽的話,佛朗哥部隊再精銳,也只能在非洲乾瞪眼。所以莫拉和佛朗哥,都向希特勒的德國和墨索里尼的義大利提出要求支持。

這時正是「二戰」之前,德意都看好右翼的佛朗哥。尤其是德國,希特勒興許正盤算著要在以後的戰事中靠西班牙幫忙,當然希望是西班牙的右翼上台。於是希特勒決定幫助佛朗哥,墨索里尼也同意支援佛朗哥。德國派出轟炸機和運輸機,在8月的頭十天里,把佛朗哥手下的九千個摩爾士兵運過海峽,佔領了塞維利亞。後來又持續不斷運來大量摩爾士兵。

突然,塞維利亞大街上呼啦啦一片摩爾兵。當年基督教的所謂「光復運動」及聖費爾南多攻下摩爾人統治的塞維利亞,已是八百年前的事情。現在,佛朗哥起兵的一個訴求,也是說要恢複正在被左翼摧毀的西班牙基督教傳統,可謂是現代版的「光復運動」吧。誰料想,八百年河東八百年河西,現代光復運動的戰事,竟然由當年被趕走的摩爾兵充當主力。

或許是因為摩爾兵對殺戮和他們毫無干係的人特別下得了手,他們的兇殘在西班牙內戰中很有名。而他們的首領佛朗哥將軍又是所謂的鐵血類型。所以,只要是遇到曾經頑強抵抗、被強攻下來的城市,報復都非常殘酷,幾乎每一本歷史書都會提到1936年8月14日在巴達霍斯(Badajoz)發生的慘案。摩爾兵把兩千多個被俘的民兵、平民,有老有少,統統趕進鬥牛場,用機槍屠殺。這是西班牙內戰第一次大規模屠殺俘虜,此後,左右翼雙方,都屢屢發生類似的事件,這是西班牙內戰非常血腥的一面。

佛朗哥佔領的塞維利亞、莫拉將軍在北方佔領的薩拉戈薩,這是戰爭一開始叛軍得到的兩大城市,其他城市都在共和政府手裡。佛朗哥的兩萬摩爾軍隊從塞維利亞出發北上,在西面的葡萄牙邊界附近和共和派激戰。在佔領這一帶以後,佛朗哥的軍隊和莫拉的軍隊沿西面一線聯結起來了。

佛朗哥的摩爾兵在內戰開始後,一路北上,目標是直取首都馬德里。整個西班牙內戰,幾乎可以稱作是馬德里保衛戰,因為馬德里是佛朗哥軍隊上岸之後要攻打的首要目標,也是整個內戰最後攻陷的主要目標。把馬德里打下來,內戰也就宣布結束了。

從當年的選舉分布圖就可以看到,馬德里是在右翼政治力量的包圍中,照理,拔釘子是比較容易的。可是,在1936年9月進軍馬德里的路上,佛朗哥突然轉道南面,放棄了取勝的最佳機會而去攻打托雷多。那時他的軍隊距離馬德里已經只有五十公里了。

這樣做在戰略上毫無意義,托雷多並沒有擋住攻打馬德里的路,通向馬德里的道路已經掃清。佛朗哥的軍隊轉道,是要趕去給托雷多的一個要塞解圍。

托雷多在西班牙內戰的一千四百年前,是西班牙的西哥特人的首都。在內戰前將近四百年時,失去了它的首都地位,讓位於馬德里。沒想到在它層層疊疊的歷史積澱上,還要因為內戰,再添上一層。

1936年7月,內戰初起,托雷多的軍事長官摩斯卡爾多上校(Jose Moscardo)宣布加入叛軍一方。共和派的軍隊就打入了托雷多。摩斯卡爾多和他的一千七百六十名追隨者,退入托雷多邊緣的要塞,西班牙人把這個要塞叫做「阿爾卡扎」,也就是阿拉伯人以前對要塞的稱呼。

這個要塞就是托雷多這個城市的縮影。考古的人在這裡一定很開心。在羅馬人的廢墟之上,是西哥特人的廢墟,然後是摩爾人的廢墟,在這一切上面,就是今天的這個阿爾卡扎。它保留了一個阿拉伯的名字,今天的建築形制,也受到阿拉伯建築的影響。

當我們站在城外的山坡上時,覺得阿爾卡扎的建築很搶眼,簡直是鶴立雞群的感覺。它規規整整四方的外形,四周一圈的建築立面,是淺紅石白相間的牆面,加一溜兒瓦紅的屋頂,四個角落是四個石砌的高高塔樓,上面是很素凈的四坡灰色屋頂,上面再抽出節節收分的尖頂,劍一般直刺天空。可是它一點沒有霸氣,倒是透著很典雅的時代氣質。

那個時候,阿爾卡扎當然已經不是要塞,而成了一所步兵學校。這些退入要塞的人們,後來被右翼稱為「摩斯卡爾多和英雄的步兵士官生」。其實,裡面實際上並沒有多少士官生。在這一千六百人中,有八百個民衛隊員和他們的家屬,有一些軍官,還有原來托雷多城裡的右翼人士和家屬,其中還有二百一十一個孩子。

摩斯卡爾多領著大家退進去,可是他卻來不及把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帶進去。

這座要塞是托雷多的制高點,整個山城收頭就收在這裡。直到今天,我們看著它,還是有固若金湯、難攻易守的感覺。當時,要塞內部有用作游泳池的池塘提供水源,還蓄藏著一些麵粉,還有一些步兵學校的馬和騾子。要塞被共和派的軍隊團團圍住後,大炮開始轟鳴,裡面有五百個婦女和大約五十個兒童,被圍期間還有兩個嬰兒出生。

變成廢墟之後,摩斯卡爾多等人依仗著彈藥充足,還在堅持抵抗。最後,共和派先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僅來人談判,還派出牧師給廢墟中的新生兒施洗禮,但是,摩斯卡爾多拒絕投降。共和派於是換了一手硬的。

1936年7月23日,托雷多民兵電話通知摩斯卡爾多,說他們抓住了他的兒子路易(Luis),如果摩斯卡爾多不投降,他們就要殺了路易。

父子在電話里通話,兒子說:爸爸,他們說要槍斃我。摩斯卡爾多對兒子說的是:把靈魂交給上帝,為了西班牙,死得像個男子漢。最後,父子在電話里相互道別。投降的限期是十分鐘。幾天後,摩斯卡爾多兒子被共和派槍斃。

8月29日,要塞大部分的北牆被毀。9月8日,共和派軍隊再次要求摩斯卡爾多投降。他拒絕了。共和派軍隊再次動用猛烈炮火,硝煙散去,阿爾卡扎還站在那裡。接著,共和派的軍隊開始在阿爾卡紮下面挖地道,並且向外界宣布,他們將在9月18日從阿爾卡扎的底下引爆,這一天就是摩斯卡爾多們的末日了。因此,世界各地的記者都來到這裡,等著發布共和派最終攻陷托雷多的消息。裡面的人能夠聽到挖掘的聲音,卻由於花崗岩石塊地基的阻擋,無法阻止地道的開掘。他們能夠做的事情,就是順著挖掘的線路,疏散地道上方的人。填滿炸藥的地道在9月18日早上六點半引爆,幾十公里外的馬德里,都能夠聽到那聲爆炸的巨響。共和派隨著爆炸之後進攻,卻仍然攻不下來。這種挖隧道用炸藥的做法,是1864年美國南北戰爭中維克斯堡圍城戰時的翻版。那次沒有成功,這次也沒有成功。

摩斯卡爾多在這個易守難攻的城堡里守了十個星期,直到佛朗哥派兵來解圍。

一個星期之後的9月25日,佛朗哥的軍隊接近托雷多。兩天之後,共和派的軍隊嘗試了又一次的地道爆炸和進攻,進攻再次失敗。這是他們最後的機會。當天傍晚,趕來解圍的佛朗哥的軍隊,把阿爾卡扎解救出來。在這段時間裡,裡面有九十二個士兵死亡,所有的婦女兒童,包括那兩個在圍攻期間生下來的孩子,全部活了下來。

作為要塞的阿爾卡扎,差不多淪為一片廢墟。我們看過內戰之前的阿爾卡扎的照片,以及這七十天圍城之後,被炸剩下的廢墟的照片,再對照了我們旅行帶回來的照片。我們看到的這個阿爾卡扎,是日後按照原樣,重新修復出來的了。圍城之後,剩下的不到一半了。

在內戰之後,佛朗哥政權修復了阿爾卡扎,把這裡變成一個宣揚右翼英雄主義的紀念地。裡面的指揮中心變成了博物館。這幾乎是所有凡兩軍對陣的勝利方,都會做的事情。那是一個非常容易玩的政治把戲。人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在一定的精神刺激下,他會做到自己的極限,他會在某種信仰信念之下,發揮到極致,或者在群體效應之下,放大自己,使得自己藉助群體的勢頭,使得精神的亢奮提到平日難以想像的地步。這種狀態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比如會在戰場上殺俘虜。可見,英雄行為也常常是某種氣氛烘托下的結果。

假如是兩軍對陣,不論在哪一方,都有絕地反擊的英雄,出於求生的慾望、信仰的力量,或者是同僚的激勵,等等。反觀這樣的英雄,人們看到的是某種精神和信念在超越一切地起作用,使得人不再是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