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艱難的嘗試行不通

盧兄:

上次聊到,美國建國初期,進行的是一場弱政府的實驗。

「弱政府」的念頭,起於最早一批美國獨立的推動人,這是他們對自由的理解。他們的口號就是「政府越小越好,各州組成邦聯,各自為政,國會聽各州的」。在美國民間,自治的觀念更為徹底。民眾對自由之最直觀、最樸素的理解的典型,就是發生在美國北方一個小鎮上的故事。《獨立宣言》剛剛發表的時候,這個馬薩諸塞州的小鎮,隨即在鎮民大會上通過他們的自由宣言:「除了上蒼的主宰,我們無須任何統治者。在上帝之下,我們設一個議會,面對合眾國其他成員,共謀幸福。」美國老百姓很多人這樣想,他們種地打糧食,什麼領導也不需要。

可是,不要說無政府,就連弱政府的實驗效果都並不好。

原因很簡單,如果要建立所謂的美利堅合眾國,事實上就不是以前分散的殖民地了。以前各殖民地之間沒有什麼聯繫,它們各自為政,都歸屬英王,自成系統。英王的政府是各殖民地的協調力量。現在,英王沒有了。假如它們是同一個「美國」,各州就會有糾紛需要調解,還會出現國家和外部世界、中央和各州的關係。

可是,除了大陸議會的上層精英們從獨立戰爭開始,就以美國的名義,向各個國家派出代表,並且為戰爭籌款以外,所謂大陸議會只有很少的一些來自各州的代表,他們本身也是各州的骨幹,開完會,他們就都回去了。至於各州的政府和民眾,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把自己看做一個獨立的小國家。它們各有自己的利益,相互衝突,卻缺少有力的聯邦一級的政權力量來協調。而且作為國家,聯邦政府需要一定的財力人力,來處理各種事務。如果政府太弱,問題就一大堆。

先是聯邦政府沒錢。聯邦不僅欠著答應了的複員軍人的軍餉,更緊迫的是,獨立戰爭期間積累的國家債務,引發了國家的信用危機。打仗靠錢,獨立戰爭期間,發行債券是美國主要的籌款方式之一。各州和大陸議會都發行了一些債券。這些債券,有的賣給了「看好美國獨立和前景」的外國人,有些發給士兵作為軍餉,有些付給商人用來交換軍隊需要的物品。現在,手裡捏著債券的,當然就是美國的債權人。不能兌現債券,美國作為一個國家,就沒有信用,就是欠債不還的無賴。現代貿易關係全依賴於信用。失去信用,下一步的生意還怎麼做?

各州更是各行其是。它們也發行各種債券和紙幣,過後又各自用不同的方式結算。債券還像錢一樣在流通。由於沒有貴金屬的支撐,戰時發行的債券和紙幣一起,馬上都開始貶值,信用就開始崩潰。雪上加霜的是硬通貨短缺。那時候,還沒有什麼美元。所謂硬通貨就是外國錢,通常是歐洲貨幣,用英鎊換算。獨立戰爭之後,和平了,生活和建設需求大增。接著幾年,在這個幾乎沒有工業的國家,大家需要什麼,都只能拚命向歐洲去買,硬通貨大量外流,導致短缺。

你想,這情況就相當於好多老百姓手裡不但沒有錢,還攥著一大把「白條」,生生地等著政府兌現,而政府也沒有錢。你說這國家是不是要出問題?

戰爭一結束,十三個州之間的關係馬上變得複雜起來。它們各自的主要貿易對象都是歐洲國家。這些州明明大家講好的同屬美國,卻事實感覺自己是個獨立小國家。有港口的州,就向沒有出海口的鄰州收「過港稅」。像紐約州就大收新澤西州的過港稅。新澤西州覺得實在太冤,就告到大陸議會,要求給個公道。可是聯邦政府正弱著,哪裡管得了紐約州。一怒之下,新澤西州就宣布,他們以後再不給聯邦政府交那份規定的份子錢了。這一下,其他州又氣得跳起來,指責新澤西州違規。

當時的美國西部邊界模糊,人煙稀少,拓荒者還在向西面挺進,創造著我們在電影里看到的那些西部故事。看著那些電影里野蠻的西部牛仔,你就可以想像,西部邊界上,相鄰各州如何經常發生衝突。比如說,佛蒙特的拓荒者,就乾脆決定從紐約州分離出來,另外成立一個獨立的州,但是大陸議會沒承認它,議會中也就沒有他們的代表席位。

不僅內部問題矛盾重重,美國還存在邊防和外交問題,更需要一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

當時的美國周圍都有強敵。北面是英國人,西面是法國人,還有衝突不斷的印第安人,西南面還有西班牙人。西進的拓荒者們,和印第安人也頻頻發生衝突,相互都有攻擊行為,常常釀成流血戰事,仇恨也在隨著流血而積累。雖然美國作為聯邦,和印第安人訂有條約,可是政府根本沒有實力去約束各州的拓荒者。拓荒者們浪蕩慣了,只要自己的無拘無束,根本不把美國看成自己的國家,更不把「邦聯條約」當回事,看做什麼「國家法規」。他們有時還聽自己州的,假如從自己的州政府得不到幫助,他們就連州里的管束也不認,乾脆轉向周邊的外國。

這是一個個人有著極大自由、而社會組織卻極為鬆散,鬆鬆垮垮、磕磕碰碰的國家。難怪美國當時完全被歐洲人看不起。覺得這個蠻荒的地方,有著一大群野蠻人的「國家」,隨時都要散架。

於是,歐洲各國紛紛私下盤算,這美國「國不成國」,和它簽了條約也等於白簽,也看不到聯邦政府的執法能力,所以,要簽訂條約還是和各州打交道,看上去還可靠點。結果弗吉尼亞州就真的「跳過美國」,自己單獨核准了對英國的條約。在南方,喬治亞州因為土地往西伸展到密西西比河,和西班牙殖民地相接,心裡一直打鼓。因為喬治亞州地方極大、人口極稀,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自己根本對付不了,就希望聯邦能夠幫忙抵抗西班牙人,保護自己的土地。可其他幾個州沒有這樣的威脅,事不關己,自然一心想和西班牙人保持和平友好關係。當時的這個「美國」,在外交上,都找不到什麼一致的「美國態度」。

獨立之後,美國軍隊已經基本不復存在。到1787年,戰爭部長諾克斯將軍手下只有三個書記官,下面只有象徵性的七百個裝備不良的「美國兵」。各州還開始抱怨,說是既然沒有軍隊了,還徵稅幹什麼?聯邦的大陸議會還是沒有直接徵稅權,本來講好各州出錢養聯邦政府的,各州又紛紛開始拖欠,甚至拒絕交錢。沒有錢,聯邦政府本身都岌岌可危。

今天,全球化是熱門話題,我也覺著夠稀罕。世界的全球化其實早已經開始了。它的標誌是國際貿易的發達。十八世紀末年,在一個拓荒者樂園的美國,儘管各州之間陸路交通不便,可也在趨向于越來越多的交往,和歐洲的水路貨運已是一天都不能中斷了。這是很有意思的現象:美國各州和歐洲的聯繫,有時比它們相互之間的聯繫還多得多。當時絕大多數美國人還是農夫,處於一種自然經濟狀態。可是,美國已經是外部世界的一部分,不可能「閉關自守」了。你一定很難想像,在那個時候,新生的美國不過是一個經濟和各方面都落後的國家,面臨如何與外部發達世界「接軌」的問題。

那時,最基本的貿易交往,到了美國都會成為問題。由於硬通貨緊缺,歐洲的製造商只好先把貨物賒給美國的進口商,進口商再分給各地的零售商,零售商給了本地農夫。一路賒欠下來,到了收錢的時候,反向的路卻行不通了。因為這些美國農夫,平常過日子,現金短缺不是什麼大問題。農夫們在附近小鎮上用記賬的辦法做交易,等到農產品出來,再交給商人來抵賬。農夫沒有現金也能對付過日子,每年過手十來英鎊就打發了。但到了要還錢的時候,農夫們沒有信用穩定的硬通貨,只有土地、房屋、牲口,還有的就是正在混亂貶值中的債券、紙幣。

農夫賒賬在美國鄉下其實持續得很久。我們的朋友安琪,才三十多歲,她說起小時候在我們附近鎮上的生活,都還是樣樣賒欠,連汽車加油都記賬,到一定的時候結清一次。但是在建國初期,現金還是少不了的。除了購物,還有交稅,雖然有時候也用農產品來抵稅,但稅務官逼著要現金交稅的時候,就行不通了。現金短缺不但貿易成問題,還造成美國的社會動蕩。因為大量農夫拖欠商人和銀行的債務,無錢償還,惡性循環就開始了。商人當然把欠債的人告上法庭,法庭依法允許債主拍賣欠債人的房屋土地,甚至把他們關進債務監獄。沒錢當然也交不出稅來。這樣的問題個別出現倒也算了,一普遍,就說明整個社會在出問題。

頭腦並不複雜的民眾會想,不是說民主了嗎?民主不是多數人做決定嗎?這好辦!於是,欠債的農夫一多,就群起要求州議會通過立法,允許他們緩償債務,要求州里加印紙幣,還要求立法強令債權人接受紙幣作為還款。可是,信用不良,紙幣貶得飛快,債主當然堅決不肯接受,認為這簡直就是搶劫。

在另一些州里,債主們遊說州議會,不要通過這樣的法律。可是,這樣一來問題並沒有解決。欠債的農夫們走投無路,開始造反,他們憤怒地成群衝進當地的法庭和拍賣場,迫使它們關門。從1784年開始,新澤西等好幾個州,都發生了這樣的農夫騷動。雖然一一平息下去,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