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 傳承高貴 傳承高貴

今天的時代,高貴已成陌生之物。教育原本賦有傳承高貴的使命,然而,在應試體制的壓力下,教師、學生、家長皆疲於應對,以至於在今天的學校里,傳承高貴似乎成了一種不合時宜的奢侈。現在,這裡有一位中學校長,他仍執著於這種不合時宜的奢侈,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要向年輕的生命中注入貴族氣質。面對他的努力,我不由得肅然起敬。

《教育,讓人生更美好》一書中的文字,大多是邰亞臣校長在學校里的公開講話,聽眾的主體是學生。一個校長向學生訓話,再平常不過了。可是,且慢,你讀一下就知道了,這個校長有點不一樣。在他的講話中,你找不到一句官話、套話。他沒有把校長講話當作例行儀式,更沒有把學生當作訓誡對象,我相信每一次他都做了認真的準備,要和學生進行言之有物的心靈交流,奉獻出自己從觀察、閱讀、思考中得到的主要收穫。他的講話激情飛揚,甚至可以說文采斐然,而說出的則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真知灼見。

在邰校長身上,我看到了做人與教人、人生理念與辦學方針的高度一致。他自己感悟到並且享受到了人生的那些最珍貴的價值,多麼希望通過言傳身教和制度設計讓學生也能感悟到、享受到。當然,這不容易,因為在今天社會和教育的大環境中,正是這些價值遭到了普遍的忽視和損害。我單說其中的兩項:個性和優雅。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個性是人生的珍貴价值,人的多樣性是人類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因此,教育應該尊重學生的差異性,為不同個性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然而,在當今教育舞台上,通行的是以應試、升學、就業為目標的過度的規劃,正如邰校長所指出的,老師、學生、家長的目標被驚人地統一,從上小學開始,孩子們的生活和心靈就被分數以及奧數、英語等各種特長班格式化了。針對這種情況,他向老師和家長呼籲:減少規劃,開始等待,讓孩子的生命里多一些懸念。他強調:單純的喜愛是最有尊嚴的活動,最重要的事情是讓孩子恢複對事物本真的興趣。幫助每一個孩子感知自己內心的真實,發現精彩的自我,展現豐富的個性,是他的明確的辦學方針。

除了個性,邰校長還經常談到優雅。他把培養優雅的文化氣質確立為重要的辦學目標。優雅或許有二義。一是生活情趣,有真切的生命體驗。一句精闢的話:「在我眼裡,所有對生命還有感動的人們,是這個時代的英雄。」二是精神氣質,有高貴的靈魂生活。如他所言:學校應該是培養精神氣質的聖地。如果說功利性的過度規劃摧殘了個性,那麼,同樣源於功利性的過度的競爭意識則是優雅的大敵,使得學校成為了戰場。他告誡學生、老師、家長遠離競爭,有一段振聾發聵的話值得全文照抄:「我們可能確信不疑,奧數、英語、有名的中學、頂尖的大學、收入很高的工作都是往生命銀行里存入的巨款。但如果沒有閑適與從容、逍遙與自在,多年以後,我們認為的巨款可能就會變成呆賬、壞賬。相反,聽從內心的呼喚,不斷體驗生命中的新鮮,可能會成為人生最重要的投資。」

邰校長自己是一個熱愛精神事物的人,尤其愛詩歌,在講話中經常引用中外詩人的詩句。他把詩定義為「夾雜著明亮的憂傷」,單憑這一句,我就知道他不但愛詩而且懂詩。在這個毫無詩意的時代,他偏強調詩歌的教育意義,倡導學生舉辦詩歌朗誦會,鼓勵學生在詩歌里發現生命的源泉,修整內心的空間,以一種不同的方式重新找到自己。一個自己對詩歌沒有精深體驗的人,當然是說不出這些話的。

邰校長還在學校里建立了一個博物館,定期更換和展出不同的藝術品,向全校學生開放,並且由學生志願者擔任講解員。有一回我去參觀,展出的竟是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吳冠中、關良、弘一法師、陳逸飛等大師級的作品,令我大為驚訝。當然,展品是借來的,他在收藏界廣有人脈,資源充足。為了讓學生受藝術的熏陶,成為他所期望的飽滿、有品質的人,他真是用了心。

也許有人會問:「身在應試體制之內,做校長的總要對學生應試和升學的成績負責吧?邰校長的回答是,第一,事實證明,豐富的學校生活對此絕沒有消極影響,在北京市的中學裡,十五中的高考成績一直是好的。但是,第二,十五中的育人目標決不定位在清華、北大上,也不和某些頂級名校攀比。因為在他看來,這樣做只是以學校為本,而唯有立足於人的全面教育,幫助學生在歷史、現實、未來的坐標體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他的堅定不移的立場是:如果在有名氣和明亮之間選擇的話,我們會毫不猶豫選擇後者,竭盡全力打造一所照亮學生內心的學校。」

眾所周知,在現行體制里,做校長基本上是做官。為邰校長計,他似乎還可以有另一種選擇:作為個人不妨講究精神品位,作為校長則遵守官場規則。今日官場上這樣做的人不在少數,不過,人們當然有理由對其所謂的精神品位打一個問號。邰校長太愛學生,不可能這樣做。他由衷地感到,教育工作是人生中一場純真的旅行,途中最美麗的風景就是與孩子們的可愛靈魂的相遇——愛學生也被學生愛。正因為愛學生,他對孩子們在應試體制下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深知責任重大。他向全校老師指出:在今天這個社會裡,最大的弱勢群體其實是被考試和作業奪去了無數黑夜與白天的孩子們。他提醒老師們,雖然無法破解體製造成的困局,但要多一些警惕,培養一種勇氣,不盲從,不追風,同時更加智慧地工作,少佔用學生的時間,為孩子們其實也是為自己找回屬於人的基本權利。他向學生們傾吐肺腑之言:你們是壓力和年齡不匹配的一代人,從小升初開始就輾轉於各種班的痛苦,父母的無助,學校的無力,一路走來,緊張、焦慮、茫然、無所適從,剛到十八歲已是一身滄桑了!他開導他們:考不上理想大學算什麼,不要把人看得太簡單和渺小,只要你保有自我選擇的勇氣,就有一線生機讓自己不成為眾多的別人。他大聲疾呼:孩子們,我們要一起合作!

我們看到,面對學生,邰校長掏心窩,講真話,批評起現行教育的弊端來簡直不像一個校長。可是,其實他所做的正是一個好校長在今天所能做的最好的事,那就是讓學生對弊端懷有警覺,保持內在的自由,同時在教育實踐中最大限度地減輕弊端的危害,為學生拓寬外在的自由。

2012年2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