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輯 面對的姿態 酒文化閑話

滿世界寫下酒這個字,都要在後面加上兩個字:文化。酒文化,見諸於官員的講話,新聞報道,學術文化論文這樣一些官樣文章,而且,日益地變本加厲,到賣酒的人也文化,買酒的人也相跟著日漸一日地文化起來。

一天,和朋友喝了幾杯酒,又遇到酒吧老闆來滔滔不絕地宣傳酒文化。眼下,談文化越來越多,都要先選個很具體的物事冠在前面。弄得文化像運動員身上的衣服,總有與之不相干的名字冠在上面廣而告之。文化前面冠多了東西,本身就看不見了。這番話不便對酒吧老闆講,一來希望人家打個八折,二來,想到文化藏在很多釀造方式,很多不同名頭的酒的後面,倒有了些大隱隱於市的味道。最重要的是,酒與文化掛鉤,總比許多別的什麼什麼文化要確切許多。

況且從最原始的意義上講,酒與種植相關。而種植可以看成一切文化的根源。

酒做到現代,但凡是成都人,不管喝酒不喝,都耳熟能詳著一個釀酒業的專門術語:勾兌。這是化學術語,更成了一個具有更多社會學含義的語詞。大家說起來,特別順口,特別心照不宣。

但我真正想說的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似乎是再沒有資格說酒了。

酒與文化被如此牢固地焊接在一起,但傳統意義上,真正具有文化意義的詩酒文章,卻隔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平常就是抽煙。桌子上有酒時,往往不是為了友情,不是為了那個三張口組和而成的,而為了別的什麼,大家也都心照不宣。最後警告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卻不大容易實行的規則,就是不在多喝了幾口的公眾場合,猜拳行令,也不把自己灌到改變了肚子里東西的排泄方向。

當然,酒在今天已經是一個產業,一個高效益的產業。說點最切實的,如果沒有這個產業,至少我們要少看好幾個電視頻道。而且,電視上的酒廣告大多都拍得賞心悅目,很文化。我只是感嘆,為什麼酒的作用越來越大,但我們卻越來越不會喝酒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