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輯 太陽攀響群山的音階 永遠的嘉絨

嘉絨,是藏民族大家庭中一個部族的名字。

嘉絨也是一個地區的名字。

我在一篇小說里說:這個地區在行政上屬於四川,地理上屬於西藏。

嘉絨在藏語中的意思,就是「靠近漢區山口的農耕區」。這個區域就深藏在藏區東北部,四川西北部綿延逶迤的邛崍山脈與岷山山脈中間。座座群山之間,是大渡河上游與岷江上游及其眾多的支流。出四川盆地,從大渡河出山的河口,或岷江出山的河口,這兩條大河像是一株分杈越來越多的大樹的莊嚴的頂冠。

最後,澎湃洶湧的水流變成了細細的一線,如牧人吹出的笛音的清麗與婉轉。那些細細的水流出自於冰川巨大而有些麻木的舌尖,出於草原沼澤里緩慢的浸潤與匯聚。

那種景象出現時,雙腳已經穿過了數百公里縱深的嘉絨大地,登上了遼闊的青藏高原。

在大多數人的想像里,那裡才是異域風光的開始。

長期以來,大家都忽略了青藏高原地理與藏文化多樣性的存在。忽略了在藏區東北部就像大地階梯一樣的一個過渡地帶的存在。

我想呈現的就是這被忽略的存在。她就是我的家鄉,我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故鄉。正是出於這樣一個動機,我選擇了再次漫遊嘉絨大地,攀登群山階梯這樣一種方式來「走進西藏」。

只是,這不是行政區劃意義上的西藏,而是純粹文化意義上的西藏。

嘉絨地區的中心部分位於阿壩州境內。按現今的行政區劃來看,主要包括小金、金川、馬爾康三縣全境與理縣、黑水和汶川三縣的部分地區。此外,還有甘孜州境內丹巴縣等部分地區,以及雅安地區的天全、寶興兩縣的部分地區。有數十萬人口與數萬平方公里土地。

在明、清兩朝,嘉絨全境實行的是土司制。土司制度最完備的清代中期,嘉絨全境共由十八個土司統轄。

由此上溯這一地區的歷史,則是與唐朝長期對峙的吐蕃王國的長期統治。

吐蕃之前的蒙昧時代,就是些不斷互相結盟又互相征戰的部落了。

這也就是說,嘉絨地區其實是在吐蕃時期才完全納入藏文化的範疇。這當然是因為吐蕃強大的軍事力量。而真正影響深遠的,是這一時期傳入該地的藏傳佛教與統一的藏族文字,使這一地區與整個藏區獲得了文化上的高度一致性。使嘉絨人成為藏族這個大家庭的一個重要成員。

在吐蕃時期,嘉絨因為其特別的地理位置,成為吐蕃王國與大唐王朝間戰事頻仍的地區。

吐蕃分崩離析之後,宋、元、明、清各代,內外戰爭不斷,留下了許多英雄傳說。而當我一次次順著大河與大河衍生出的枝枝蔓蔓,在嘉絨大地上漫遊,那些農耕的山谷卻呈現出一種深遠的平和與安詳。

山谷不斷閉合又不斷敞開,不時閃出一個又一個石頭寨子的村莊。石頭砌成的寨子很堅固,顯出與天地同在的永恆模樣。精工雕繪的彩飾門窗,總是顯出一種繁複卻又質樸的美感。村子前面,生生不息的水轉動著石磨;村後,生生不息的風,撥弄著經幡。

那些村莊是青稞的村莊,是玉米與小麥的村莊,是土豆與向日葵的村莊,是蘋果樹、梨樹與核桃樹的村莊。

但我還是固執地尋找著動蕩的時代的蹤跡。

最後,有睿智的老人把嘉絨特有的石頭建築指給了我。在冷兵器時代,每一戶人家都是一個堅固的堡壘。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高高的石頭碉堡。挺立山頭的,曾經傳遞鼓聲與烽火。而居於險要隘口的碉堡四周,還有順著山勢蜿蜒的石頭護牆,那就是鎮守一方的戰碉了。更多的戰碉則散布在村寨的四周或中央。顯示出一種決不棄守家園的永遠的氣概。

那個叫做索南扎布的老人還告訴我,這些高聳入雲的碉堡中,有一小部分是風水碉。但是,今天已經很難有人一一為我指點出風水的意義,說明它們以怎樣玄妙的方式保佑著一方水土與人畜的平安了。

隨著時代的遞進與變遷,在整個嘉絨,已經沒有一座寺廟建築可以傲視天下。但是,嘉絨人民依然崇奉著自己的宗教,分布廣泛的寺廟卻已經很難再有曾經的輝煌。但是,我並不為此而感到失落或悲傷。我願意看到一座座的寺廟與所有供養它們的村莊保持格調上的一致,喜歡這種素樸中透露出來的厚重與端肅。在注視著西藏的眾多眼光中,可能少不了宏偉輝煌的寺廟,所以,我的影集中,便乾脆予以了徹底的省略。

多年以來,我都曾想在文字之外,再用鏡頭來記錄自己的遊蹤。這一次「走進西藏」,更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機會,但我右手那不明原因的陣發性的顫抖,往往在旅行的路上發作。旅行結束我回到成都,十餘個膠捲出來,都是些模糊不清的色團。

但又不能因此收回對出版社的承諾。於是只好給老朋友潘志林打電話,告訴了他我此行的路線,讓他為我拍一些照片。老潘是我的同胞加同鄉。於是,他寄來了這些照片。雖然不是百分之百,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景物也會是我的選擇。因為,他也是一個嘉絨人,我想,他也想如我一樣,想讓外界以同樣的眼光,看見自己的故鄉。

為了扣題,我再說說從嘉絨進西藏的路線。

一條,從金川縣折而向南,經道孚等縣,到德格,即上了川藏線北線,過金沙江,而昌都,而藏北,抵達拉薩。

再一條,從黑水、馬爾康兩縣,進入若爾蓋草原,北渡黃河,進入青海,到塔爾寺後,再格爾木,再藏北,直至拉薩。

據很多進過西藏朝聖的僧人與老百姓講,他們進藏時走一條路線,回來再走另一條路線,這樣會使功德更加圓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